佛弟子文库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净界法师  2021/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们了解。当然体没有什么好了解,反正就清净本然,你只要直下承当就好,但是这个作用甚深,我们应该了解一下。

看这个表。“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这个表很重要。我们先看表的下面,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先看体,有性空跟性具。

先看它的性空。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的体性是清净。但是这种清净,它法尔——就是它本来就具足十法界的染净诸法,这很重要!性具就是说,它这个清净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是潜在的,就好像唯识种子的概念,但是它不用种子这个名词,它叫具足。

也就是说,你为什么会出现人的果报呢?就是我们的心性当中本来就有人的法,我们只是假借五戒十善的业力,把心中的法启动起来。

我再讲一次: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就像一个仓库,它本来就有十个房间,有的房间里装的是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有的房间是装二乘的涅槃,有的房间是装六道轮回。如果你造五戒十善的业去熏你的心,你就打开了人道的那个窗户,就把人的果报现出来,让你受用,让你自己循业发现。如果我们忆佛念佛,我们就打开了净土的功德让我们来受用,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从佛法的角度,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起,因为你本来就有。所以我们佛法不讲生起叫缘起,是因为因缘把它显现出来。你本来就有的东西,哪有什么生起呢?只是说它本来是一种潜在的功能,你用五戒十善把它激发出来了。所以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它有十种可能性,有十种潜能。

第一个,你有成佛的可能;第二个,你有往生的可能;当然我们也有六道轮回的可能。这是天台宗很重要的性具思想,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所开显的。我们这个清净是具足十法界诸法的清净,不像二乘的清净是完全偏空,大乘的清净是具法的清净,在天台宗叫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

我们现在的果报,是把自己的法触动出来,让自己受用。就是它这个里面有十种资料,都是你本来具足的,现在是哪一种资料调出来,自己来受用。如果你造了五戒十善,你把自己的人的果报创造出来;你做了杀盗淫妄,你把自己具足的三恶道的法创造出来。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因为它本来就具足,哪有什么生?

生,什么叫生?是本来没有,后来变有,本无今有叫生,所以佛法不讲生,讲缘起。就是你创造一个念头,把这种法现出来,叫缘起。所以,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不管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佛菩萨的功德还是在那里等着,只要你能够打开佛菩萨那扇门的密码,你随时可以把佛菩萨功德创造出来。因为你的心中本来就具足佛的可能性,只是你现在不知道方法操作,你不知道用什么念头去打开它而已。

所以,这种圆顿思想,是让一个人很快从罪业跳脱出来,很快进入正道的非常重要的思考——生命就在你一念之间!如果你能够掌握这个道理,临命终时,转这个业力非常快。这种思考模式,套一句佛陀在《楞严经》说的,灭业障如翻大地。因为你本来具足佛的功德,你没有失掉,过去因为傻傻地去启动了轮回的开关而已,你现在可以重新启动。

因此,这种性具的思想就是说,我们本来是清净,但是这种清净不是顽空的清净,是妙有的清净,是具足染净诸法。因为我们今生很多念头的造作,去刺激到不同的法界,所以就显现不同的果报让我们来受用,这个叫作缘起论。佛法很少讲缘生,因为本来就没有生,是因缘把它生起,也是因缘让它消失掉,缘灭。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起,因为你本来具足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佛教词典】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六种依处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六种依处】 p0584   瑜伽五卷十五...

【佛教词典】显露秘密二教

(名数)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信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

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

杨震是东汉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汉末...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