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净界法师  2021/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一个总结,总共有五段。

第一个,总相。“平等流类,丝毫不爽。”

先看第一小段。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把因果的道理作一个复习。首先,佛教的因果思想跟一般的因果思想不一样,它是三世的。也就是说,你造的业不可能马上表现出来,它要一个酝酿的保存。所以佛教因果观是很复杂的,不像儒家思想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没那么简单的。它是三世两重因果,过去现在一重,现在未来一重。要懂因果道理,记住两个字:一个是恒,一个是转。你把这两个字记起来,对整个佛教的因果思想就全部掌控。

什么叫恒?就是你要继承过去,生命是相续的,今天的你一定继承了昨天的你,昨天的你一定继承了前天的你。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的果报,继承了过去的业力。

所以你今生的果报不能怪现在的你,今生所有的遭遇,跟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今生的行为是影响来生的你。佛教是隔代受报的,你今生快乐也不是今生造成的,你要赞美你的过去;你今生痛苦,也是过去造成的。所以,因果的思想,第一个它是有继承的概念,继承过去,叫作恒,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

第二个,转,我们是可以开创未来,人生是可以改造的。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有机会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调整你未来的相貌。

这是因果的第一个总说。就是它有继承过去跟开创未来两个相貌,同时具足。这是第一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佛教词典】三种寂静

【三种寂静】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有三种寂静。...

【佛教词典】解深密经

(经名)五卷,唐玄奘译。此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地藏菩萨的化身百千万亿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

六念法

一、念佛, 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素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