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净界法师  2021/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是最圆满的了。这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相妄性真”。这个相状就是我们整个五阴的身心,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我们前生可能是一个天人,今生却变成一个人的相貌。这样的相状是变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内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断地在变化。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种种的相状都是一种虚妄相,因为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实不变的。我们讲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你前生做一只蚂蚁的时候,你的心性是这样子;你变成了一个人,你变成了一个菩萨,乃至于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远都没有改变,都是如此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心性是真实的。佛陀刚开始是把相状跟心性作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所谓的“相妄性真”。

到第二大段的时候,讲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说,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相状是不能分开的,相状当中有心性,心性当中也有很多的相状。这两个是不可分的,永远分不开的。

讲了这些道理以后,其实阿难尊者已经是大开圆解了,发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楼那尊者跟二乘的无学,这个时候对“性相不二”的道理产生了质疑。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说我们这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怎么就产生了虚妄相呢?为什么产生这些山河大地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很简单,主要的重点只有四个字:迷真起妄。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这个观念很重要——本来是没有生死的。那么没有生死,怎么就有生死了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动,就在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虚妄相出来。你看,蚂蚁的相状产生了,人道的相状产生了,天人的相状产生了,阿修罗的相状产生了……这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动而有。

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要知道,“真本无妄,因迷故有。”心性本来是没有虚妄相,后来怎么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不在相状,重点在心中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的无明的妄动,那一念的向外攀缘的心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不知最亲切

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

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佛教词典】新旧两译

(术语)佛典之译语有两样:一曰旧译,一曰新译。以唐...

【佛教词典】惛沉

【惛沉】 p1010 瑜伽十一卷四页云:惛沉者:谓或因毁坏...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

真假出家人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星云大师《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 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富贵人多病的原因

原文: 富贵人多病,一则一事不肯操作,血脉便不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