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佛源老和尚  202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禅堂不好好坐香,一天到晚这么散乱,这么散乱怎么能用得上功呢?也不晓得参话头,就是你读书也没有办法。读书还要把心收起来,心你不收起来,你这个书读不熟。你一阵想娘,一阵又想吃,一阵又想玩,那怎么能搞得好呢?用功哪,要都摄六根。眼睛看着自己,一念回光就成佛了。象那手电筒一样一天到晚只照到外头,不晓得照自己,那没用的。要自己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什么东西呢?看着自己这个心,不要让它跑掉了,不要给它打妄想。

所以你看虚云老和尚,他都是不看人的,都是看着自己。一辈子,你看他的像。老和尚他的像不管你到哪里照的像,都是看着自己。你看那个方丈室,他同来果老和尚,都是看着自己的,不看人家的,眼睛收起来!我们现在用什么功呢?两个七啦,现在是二七开始,昨天你们一个七一下子就两个七又圆了。用什打圆。今天是两个七开始,还不好好用功,么功呢?包子吃了要还债的,不要说包子易得吃。

那个时候有个祖师,他的皈依徒弟送几个馒头,做一件衲袄给他。冬天里,怕他冷,怕他肚子饿。送几个馒头,送一件衲袄给他穿。好了,吃她的馒头穿她的衣,到他皈依徒弟家里去变马了。你看看好危险哪!这有公案的呀。“四个馒头四个蹄”呀!那个马有四个足,吃了四个馒头变成四只足了,四个蹄了。穿了这件衲袄变成一张皮了。

四个馒头四个蹄,一件衲袄一张皮。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好危险哪!你们不要以为包子易得吃。人家来供养我们,要在我们身上求福的。所以我今天给那些小朋友讲,好好念佛哪,不要打妄想哪。你们在禅堂里,就是要好好参话头。不要打妄想。所以禅堂里,这个就是“静”禅就是静虑嘛!要回光返照,看着自己,清清净净地。你不要管人家,不要看人家,只管好你自己。同那个念阿弥陀佛的一样,楞严经里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打闲岔,叽里咕噜干什么!不要在这里动,好好地用功。你心里念阿弥陀佛,不要管他那么多,心在哪里呢?找出来你的心到底在眼睛里呢,还是在鼻子里?都有。都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你要把它关起门来打狗,这个狗呢?在里面。心里面那个狗!这个狗呢在跳,蹦蹦跳、蹦蹦跳。所以你们在这里叽里咕噜、叽里咕噜,这还不是那个狗!把这个狗打死来!关起门来打狗,就是打“安想”!你们打七就是打“妄想”。把妄想一打死来,不要给它打妄想。把这个妄想打死,它就没得搞了,一天到晚清清净净。

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被妄想牵着走。不要好玩!你参禅就是把那个妄想打死。“打得念头死,许你法身活”念头打不死不行。这个念头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妄想嘛。你妄想不消除掉,法身就不得活。我们为什么变人呀变鬼呀?还不是被这个妄想迷住了,造罪。一天到晚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是是非非。

所以你们小朋友,最好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昨天给你们讲的啦功课没读熟就是念功课,那还不好啊!不要你参话头,就是要你念功课。把功课念熟来,反来复去念,一样地。念的是什么呢?念的是心。你没有心,他就不晓得念。动的就是心在动。所以六祖在光孝寺,两个和尚在那里:风动哪,幡动哪。六祖他说,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都是你心在动。风也没动,幡也没动,就是你的心在动。你心不动呢,也不会到外头跑,你心不动呢,包子拿到嘴边上都不得吃的。所以用功的人哪,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你不碍我、我不碍你,互不妨碍。

那个时候,老和尚在云南,见了一个老修行。这个老修行呢,在那里修路。他这个地方的路,不好走。他一天到晚,背把锄头,背个簸箕,修这个路。后来老和尚经过这个地方,就问他,他就不吭声,不讲话。他在修路的时候还在用功哪!他不讲,你问他也不睬你,他修他的路。后来老和尚感觉他很奇怪,他也跟他一路修路。你搬石头我也搬石头,你煮饭我给你烧火,你吃饭,我拿个碗跟你一路吃饭。这样的。你在打坐,他也盘起腿来打坐。

过天在晚上夜里,大月光,老和尚在那里打坐。这个老修行看到老和尚这么地打坐,他也感到奇怪:呀,这个人了不起!他跑到背后来:“干什么!”老和尚他不停地打坐,不停地用功。“大好毫光!”所以,后来老修行牵他的手进去谈起来。他们在金山同在一个禅堂里同参道友,当时都不认识你是哪一个,我是哪一个。讲起来,他哪一年哪一年在哪里参学,才知道这个事情的。所以你坐在禅堂里,我们在这里参禅,你是哪一个都搞不清楚的,你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是非呢?没有是非,也没有烦恼!所以你们现在有福报,这样好的环境,有班首师父,有维那师父,陪着你们大家。不管老的小的,自己不要空过光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

【佛教词典】修所断法

【修所断法】 p090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修所断...

【佛教词典】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五事有漏无漏分别】 p028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立即长大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

在众生浊中不能洞觉

我们讲到在众生浊中,我们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