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202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原文】

瞎堂曰: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则万物定矣。未闻心治而身乱者。佛祖之教,由内及外,自近至远。声色惑于外,四肢之疾也;妄情发于内,心腹之疾也。未见心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盖一心为根本,万物为枝叶。根本壮实,枝叶荣茂;根本枯悴,枝叶夭折。善学道者,先治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故导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心正己立,而万物不从化者,未之有也。(《染香集·与颜侍郎书》)

【演莲法师译文】

瞎堂慧远禅师说:学道的人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然后才可以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端正,也可以去教化他人使端正。自己的身心既然端正,那么万物也随之端正。从未听说人的内心既已修养好,而这个身体所表现的行为还会产生错乱。佛祖的教法总是由内而至于外,由近而至于远。人被外在的声色迷惑,这是身体四肢六根的病。妄想情欲发自于内心,那才是心腹大患。从未见过有人自心安静而不能对治外在的物欲;自身行为端正而不能教化他人的。

因为心为根本,万物如同枝叶。根本壮大而充实,则枝叶自然繁荣茂盛;若是根本枯悴,枝叶必定也随之夭折。所以善学道的人,先要把内心的烦恼妄想对治清净了,自然能够敌过外在的尘境;不要贪逐外在的尘境而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

因此,要想化导万物,一定要从清净自心做起;要想去纠正别人的缺点,先要端正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身心端正而万物犹不能从其教化,没有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佛教度化众生的四种悉檀

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所以佛教度化众生时,也会因势利...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

【佛教词典】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p0288 瑜伽六十三卷一页云:...

【佛教词典】散地

具有散乱心的众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

驴毁磁器

一座高楼大厦,不但要花许多的物资,也经工人经年累月...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惠的妻

一个家庭里,丈夫要能干,妻子要贤惠,才能共创幸福的...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