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慢之人得果报是怎么样呢

净界法师  2025/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高慢之人得果报是怎么样呢

我们看经文的第三段─慢。

所谓的慢是一个高举相,就是这个人仗恃自己的功德,把自己的地位高举了,因为高举的关系,就带动很多、很多贪爱的烦恼,也容易去造一些罪业。

总标: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别明: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劝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我们把这个慢的坚固妄想,它的因果相貌做一个说明:

首先,我们看它的烦恼活动叫作惑─慢习交陵,高慢之心会出现:第一个慢是指烦恼的现行,第二个习是它的种子。

一个人会起这么坚固的慢烦恼,他过去生肯定是有它的种子,今生的因缘刺激……外境的刺激,又把烦恼的现行表现出来,所谓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两个互相的交陵、互相的作用,就把这个烦恼的势力,变得非常强大。

烦恼强大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它一定会付诸行动的。

发于相恃,驰流不息,这是它一个造业的相貌─慢烦恼的活动,它的发动的原因就是仗恃:他可能仗恃自己财富广大,或者自己多闻智慧,乃至于地位崇高;我们内心本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是平等,他就在内心当中捏造一个高山的相貌,自己是高高在上,谁也比不上他,这个仗恃的结果就驰流不息。

为什么高山会产生水流呢?古德解释说:因为高慢会产生贪爱─贪爱自我,我们就会在人与人之间,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贪爱自我当然就产生了水,因为贪爱是水,所以从高山当中的贪爱,产生了水,这个水就奔驰而下,这是他一个造业的情况─首先把自己高举,然后坚固的爱着自我,以这个爱着自我跟高举的相貌结合,就造成一个奔驰而下的水流。

高慢之人他得果报是怎么样呢?

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腾逸就是腾跃放逸,奔波就是向前的奔驰。一个高慢的人,他是躁动不安的!积波为水,把这个平静的水,带动了很多的波浪。

这高慢心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

说:这个人他的舌头是往上顶,(高慢的人是高举),舌头往上顶住自己的上颚,所以就把这个口水创造出来。因为他的烦恼现行的互相的鼓动,所以高慢心的人,他是高举、躁动不安的相状,而且是贪爱相有水,所以他的果报,就有三种地狱出现:

第一个、血河地狱─血河地狱它两边是高山,这个人一进去高山以后,这高山就突然间把他合起来,就把这个人的色身夹成血肉模糊的状态,这叫血河地狱。因为他因地的时候高举,高举就把心中的高山创造出来,结果高山跟高山相挤,就把自己给夹出了血河。

第二个、灰河地狱─我们自性本来清净,怎么就有这个地狱呢?就是这个罪人他高举就奔腾,然后他被投入到一种高温沸腾的灰黑色水中,在这个沸腾的水中,他被烧得脓血流出,痛苦万状,这是灰河地狱,又热又脏的水。

第三个、热沙毒海─这个地狱,圆瑛老法师说:这是两个地狱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黑沙地狱。这个罪人被投到又毒又热的大海当中,他很痛苦,他希望能够跑到岸边,但是他好不容易跑到岸边的时候,这个岸边的沙也特别的热,结果把他的皮肉烧得皮破彻骨,这是黑沙地狱!

乃至于融铜灌吞,用高温熔化的铜汁,来灌这个罪人之口等等,这都是在因地的时候,因为高慢的烦恼不断的活动,自己就把这地狱的果报创造出来,让自己去承受。

佛陀劝诫我们:是故十方如来,以智慧之眼来看我慢的烦恼,就像一个人饮这个痴水。在印度的一种毒水,你喝下去以后就失去理智了。

所以菩萨见慢,如避巨溺─菩萨见到内心当中生起高慢的活动,就看到一个人沉没到大海当中,你的整个眼睛就看不到前方了,就失去方向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

对经典不尊重和亵渎,都会有后果的

把这个经典作为枕头,你去这样作的话,就会损你的福报...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

傲慢与偏见

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

【佛教词典】四七品

指法华经二十八品。法华经乃由七卷二十八品所成,故有...

【佛教词典】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p1148 瑜伽二十二卷三页云:云何...

这个生死的怨贼你认识到吗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来,自然相应,求是苦追求...

本焕长老行愿无尽

临近清明时节,本焕长老静静地走了。 坊间传说,本老...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上记载:浙江省钱...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

【推荐】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