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修行人要过的情色情缘关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爱情,我只说三句:付出不求回报就是幸福,受伤乃是恩赐,惜缘无论善缘还是恶缘。对淫欲,我有两个法门:观照法门和炼精化气法门。“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是生死轮回之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任何真修行人,都必须过这关。

什么是真爱?如果你内心有真爱,有完全的爱。你不会去占有你的伴侣,不会害怕他的离去,无论他是对你好,还是不好;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去。爱,爱她的留下,也爱她的离去。爱她对你的好,也爱他对你的不好。你的心如果有真爱,就从不会被动摇,不会有恨,也不会害怕。反之,如果你的心,害怕他离去,恨他对你不好。那不是爱,只是贪--贪别人对你的爱。而你爱的其实只是自己。所谓的爱,只是个动听的借口。付出就是幸福。幸福在你付出时,而不是在获得回报时。没有企图的付出,好比父母的爱,无论如何的回报,恩情都是报答不完的。因为那是一种真爱,不是用报答可以衡量和偿还的。而如果能体会付出就是幸福,没有付出念头,没有回报的企图,甚至向受益者说:“谢谢,谢谢你给我付出的机会。” 心就清净自在了。对因付出没有回报而抱怨的人来讲,请跟伤害你的人说谢谢吧。当他在地狱里受苦,你却在天堂中享福。他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善恶相成,极恶之世,必生大善之人。因此恶世,成其功德。而其最应感谢的正是这极恶之人。

淫欲,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一切束缚的根源。因为淫欲,而有妻子家室,于是被枷锁束缚。因为淫欲,而犯下种种过错。因为淫欲而生死纠缠,六道轮回,成累劫怨亲债主,不让你解脱。对修行者来讲,当断则断,断性亦无,进而转化这个能量成为转换色身的能量,所以道家也说:内有三宝,精气神也。这个精,当然不是后天精虫的精。淫欲是妄想,是执着,是深厚的轮回习气,如何断淫呢?当然法门很多,可以采取持咒(如:诵楞严咒)、念佛等以妄治妄的转化功夫。也可以直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一是,炼精化气,疏导精气。二是,观照自在,欲念不生。

观照法门

何为观照:观照,就是观察自己的身心,观察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就是自省,就是自觉。读过心经的都知道,心经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整部心经的基本,就是“观自在”三字:观察-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观照,就是让自己的觉知,时刻保持临在于当下。

如何观照:你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旁观,看清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妄念来去,清清楚楚,不生取舍,不跟随,不粘粘。注意,无论自己想什么都不要被卷进去,也不要去压抑那些念头。你需要的就只是耐心,看清他们。看着他们产生,看着他们消灭。看着一个念头来了,一个念头又去了。你就会体验到,他们都是无常的,自生自灭,自来自去,与你何干?何须用人之绕,自堕其中?又何须断除?只要不去认同他们,跟他们保持距离,他们自会幻灭。一切尽是虚妄,自性本自清净。

如何看美女?

有人问,修行人碰到美女,是看还是不看?最好是不要看,或者少看。看多了,引起淫欲,乱了道心。所以,还是眼不见,心不烦。而有时是不得以,必然要接触,不得不看,那怎办?那就得学会“如何看美女”。看美女,一般人,眼里只有美女,而忘了自己。而修行人则不同,看美女,既看到美女,更看到自己。而重点在后者,看着自己。看着自己在面对美女时,身心有何变化?是否引起欲望?看着欲望如何生起,如何消灭。客观的观照,保持距离,而不卷入其中。如此欲望自生,自灭,本是无常,自会幻灭。观照功夫熟悉了,这个欲望对你的牵引力就越来越弱,你不再受其牵制。这时,欲望就可有可无。于是,就干脆断了。进一步,看到美女,欲望一起,当下察觉,当下就放下了。就能降服欲念了。再进一步,欲念,就懒得生起了。所以这时就是看着美女,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美女是漂亮。而欲念不起,看了,又何惧之有?

楞严经火光三昧法门--炼精化气

《楞严经》: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正常的人,吃五谷杂粮,必有精气,精气足而不能转化,自然下降容易引动淫欲。如果只是勉强的强迫自己回避女色,压迫自己的欲望。这些人,只是表面的戒淫,而其实潜意识中淫欲更盛,往往梦中却难以自控。很多出家在家人,长期不近女色,却难免梦中有淫念。要戒淫,好比大禹治水,不是单纯的“水来土掩”,勉强压抑,而是必须有智慧去转化这个能量,一旦欲念动了,就已经是漏了,精气转变为精虫精液,就没有用了。欲生则觉,觉即空,时常是保持内心的空净,而不是等欲念生起后再降服。重在预防,欲念欲起则觉察,一觉则空,空则降服妄念。

男性如果能坚持静坐每日1-2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一个月甚至百日内不漏丹不起淫念。下身精气具足,小腹气足,腿部有力不拖泥带水,那个能量自然能润养百脉,这就是长生不老药啊。真正精气足的人,往往淫念很淡泊,正所谓:精满不思淫。那些自以为身体很好的人而从不节制淫欲的人,往往就像一盏灯一样,灭之前往往光明很盛,一会就灭了。

为何要右侧吉祥卧?

右侧卧时,双脚弯曲,好比静坐,身体前后任督二脉不受压迫,气血通畅,也不压迫心脏。尤其在睡觉中保持这个姿势,自然能防止气血淤阻,可以使脉络畅通,不至于漏丹。吉祥卧中右手贴耳,可以辅助达到心肾相交,所以释迦佛教给我们行住坐卧的每个动作,都有大科学在里头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佛教词典】亡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

亦名:亡人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亡僧物负债债息异处差...

【佛教词典】虚妄分别差别相及异门相

【虚妄分别差别相及异门相】 p1170 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

星云大师《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阴雨绵绵,但雨水阻...

长夜漫漫恶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

女众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 进...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