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蔡礼旭老师:化解职场上的压力

蔡礼旭老师  2011/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压力,有来自外在的,有来自内在自己心理调试的问题。

比方我们先从内在。有时候给自己压力太大,患得患失了,那就放不开了。给自己压力太大,这个要调整成,时时要用平常心去应对一切事情。而且给自己压力太大,也是太容易紧张,不懂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给自己压力大,对谁有帮助?对自己没帮助,对工作也没帮助啊。那人要冷静啊,要有定力,对自己对单位对事情都没帮助的心态跟做法,绝对不要起来。这就是人的素质,心理素质啊。应该调整,平常心,尽心尽力就能把它做得好,不要自己在那里制造紧张,制造担忧。假如这个得失心来自于患得患失,那还得把自己的贪念放下,贪求的心、挂碍的心放下。

其实,只要一个人每一天很用心在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他的经验、他的智慧、他的能力,以至于他所建立的社会信用,就会不断的提升。所以应该他会越做越顺手才对。除非他这些心态没有调整好,又没在自己的本位上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他可能就患得患失,担忧未来,压力可能就来了。

所以内在的压力,还得靠自己积极、正确的思维。而这些积极、正确的思想,还来自于深入圣贤人的教诲,我们的经典当中,就能学到这些人生态度。“百折不挠”、“宁为成功找方法”、“放下患得患失”,这些教诲。“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个都可以调整人的压力。

假如是来自外在的呢?比方,上司的压力。那人家给你压力,你不接受不就没有压力了嘛。你把它接下来,当然压力很大。老板很急躁的对你劈里啪啦讲一堆,你不要因为他的话,恐惧了、着急了、生气了,你不要被他转嘛,你要有定力嘛。因为老板那些急、情绪,他也是一时的,他冷静下来不就好了嘛。所以你定下来了,好好的跟上司沟通,很可能你的跟他沟通,跟他的提醒,可能他的情绪化就没了。

或者当下他情绪化还是没有结束,可是等他冷静下来会觉得,每一次我情绪很不好的时候,我这个下属怎么都能很冷静的讲出很重要的话?这个下属很有修养,智慧也挺高的,我以后应该多听听他的建议跟劝告。是吧?你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压力,你还能很平稳的去应对,很从容的应对,显出了你的修养,进而更取得上司对你的信任。

假如这个压力是来自下属,“啊呀,怎么都教不会!”其实我们在那里急,在那里生气,还不如拿那些时间赶紧来好好的教他们,带他们,反而好,化压力为动力。然后也包容他们。因为现在年轻人也很可怜,他失教。家庭学校没有很好的教他做人做事,又不是他故意的,你就别跟他气了。

而且我们做领导的精神,就在“君、亲、师”。“君”是能够以身作则;“亲”,像父母一样爱护他们;“师”,抓住一些机会点,在做人做事当中引导他们,提醒他们,教诲他们。我们相信,用这样的心境去对待下属,他们一定印象很深刻,这个时代还有这么厚道、有爱心的领导。日久见人心,他们会很珍惜有你这样的领导。

再来,这个压力假如来自于职场当中,同事之间的攀比,那这个攀比的事,说坦白话,人家要攀比是人家的事,你不攀比不就没事了嘛。

因为我们曾经听一位女士讲,哎哟,那个衣服穿那么久,也没有换一件,而且换名牌的,这样穿出去人家会笑死的,说“连这种衣服你还穿,笑死了”。她觉得很难过。我们冷静想想,那个笑的人是他笑死,又不是你死,有什么好这么紧张的呢?而且你真正节俭了,十年、二十年过去了,那些攀比的人每天就累得半死,在那里赚钱,因为他活在虚荣当中,没有量入为出,打肿脸充胖子,全部都在那里还信用卡贷款,他哪有快乐?

那我们很节俭了,量入为出,活得很自在,而且知足也常乐。然后因为你很节俭,你教出来的孩子也节俭,你代代家族、家道承传又兴旺,多好。你看那个攀比的人,到他第二代之后更虚华,根本赚不够他们花。这个都是不理智的随波逐流,造成这些压力的。

自己攀比,压力很大了,又把这个攀比加在自己家人身上,家里的人跟我们相处,压力都大得不得了。一家人应该互相爱护,互相珍惜这个缘分,不是互相给压力的,这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面对不管内在的压力还是外在的压力,都能从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当中明理,放下那些无谓的烦恼、追求,反而理得,心安在明白,安在这些知足上,安在助人为乐,安在天伦之乐,就不会有这一些痛苦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

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

如何面对中年失业

最近几年来,失业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说与经济不景气...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黄豆的8种保健养生功效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植物肉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佛教词典】额珠

以额上之珠譬喻人人本具之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载...

【佛教词典】佛缘

谓来世成佛之因缘。又作佛因。如以信佛之因缘,愿往生...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