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2011/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亦即说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之根本咒。本咒文有多种翻译,其章句亦依各经而异,如《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智通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菩提流志译)所载为九十四句;《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金刚智译)为一一三句;《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不空译)为四十句,并谓诵此咒可得息灾、增益、降伏、敬爱钩召等四种成就;《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不空译)所载则有八十四句。

而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简称《大悲咒》就是由唐三藏法师不空所译。

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啰娑啰’句,系表示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的菩萨,则每句不同,其图像见《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系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观音菩萨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佛。时观音菩萨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安乐众生。即时应愿,身生千手千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持诵此咒有以下诸功德: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扶持;(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魍魉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希望大家精进诵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

【佛教词典】因体

(术语)于因明为因之体者。即有法上所具之义,立者敌...

【佛教词典】申瑟知林

梵名 Yasti-vana,巴利名 Yatthi-vana, Latthi-vana。...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星云大师《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仁清法师:文殊菩萨消业开智修持简轨

接下来是智慧文殊菩萨的修持,我们拿到资料了没有?所...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佛像的缘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

太虚大师:三种般若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

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十行位的「行」指的是什么呢

十行位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