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净界法师  2012/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祖师大德;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大乘思想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这当中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宗派的建立。

祖师们把整个大乘的经典,根据它的内容性质,分成了大乘八个宗派,让一个初学者,能够很快进入佛法内涵,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因为佛法实在包含太广,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佛教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册,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懂,学不完。

祖师们为了方便众生入门,就把它分成了大乘八宗,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根性,选择相应的法门,这样修行才容易上路。但是宗派的建立,虽然给中国佛教带来很大的力量,却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尤其到了明朝末年,宗派之间成为一种门户之见。也就是说,宗派建立之后,因为门户之见的影响,彼此之间不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融通。正如蕅益大师说的:分河饮水,同一条河水,虽然水的性质是一样,但是饮东边水的人,跟饮西边水的人,各立门庭,彼此不相往来。

因为这种情况,形成整个佛教思想的对立。有鉴于此,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祖),提出了禅净双修的思考。禅观的主轴是强调心灵的力量,透过止观把心力开展出来;净土宗是偏重佛力,我们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是来自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而在永明大师之前,心力跟佛力是不相为用的,强调心力就不强调佛力,强调佛力就忽略了心灵的力量,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永明大师认为: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不可能主动救拔我们,必须要用心的力量去感应,好比你今天用录音机放佛号,这个录音机放一辈子的佛号,也不可能有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功能。为什么?因为录音机没有心灵的力量、没有明了性。

佛号一定要经过心的推动,才能够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心灵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百多人打佛七,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心力不同!

其实,永明延寿大师所提出的禅净双修,它的具体方法,并没有清楚说出来。到了明末的蕅益大师,他的代表著作《阿弥陀经要解》,才把禅净双修的思考,很明确、很清楚的说明白。

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力不可思议。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能念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即能产生三种力量:第一个、心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法力不可思议,第三个、佛力不可思识,这三种力量同时现前。

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蕅益大师主要是强调心力不可思议;他认为没有心力,就不可能有法力,也就不可能有佛力。

《阿弥陀经要解》中的心力是指什么呢?就是自性功德力,也就是我们真如本性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真如力量,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来?因为我们一直被妄想所误导,不断的被过去错误的想像所干扰。

所以你应该知道怎样去开显真如的力量,才能把心灵的潜能发挥出来。其次,法力是指名号功德。虽然说我们有心力,但是没有阿弥陀佛的摄受,我们的修行是入道多辛苦;由于心力去启动法力,才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

因此,念佛有三种力量: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是以这三力来成就净土的功德。

如果你能够明白这三种力量,那么《阿弥陀经要解》的整个修行理念,你大概就清楚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心力为根源。以心力来带动法力,以法力来感应佛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如来的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而不为余者所摧故,如同...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惧

问: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惧所吓死的。请问...

【佛教词典】百一羯磨

子题:伽论恰有百一羯磨、四分有一百三十四法、一百三...

【佛教词典】佛实无所食而现受食

【佛实无所食而现受食】 p0657   世亲释十卷三页云:...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有缘就能悟道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