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成就「一生补处」呢

黄念祖老居士  2012/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生补处”,那就不是八地菩萨,等释迦牟尼佛的法都完了之后,下面一个新的劫,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来世间成佛。现在已经在兜率等着呢。将来是舍兜率而降王宫,然后出家、得道、成佛、转法-轮,最后般涅槃。这些“一生补处”的菩萨,他的福慧威德、神通自在……这一切“随意所须,应念现前”。心想到哪里,一动就能现前。“一生补处”如弥勒菩萨一样。这样的大菩萨,虽然还是菩萨,但因为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就是补佛位了。等于说你已经当选总统还没有就职,选举的结果是你已经当选,但还要到一定时候才能接任,总统才把职位交给你,实际下一任总统不是别人,就决定是你了。所以下一届的佛就是弥勒,但他还没有就职,还要等一等,这是“一生补处”的意思。

怎么成就“一生补处”呢?“皆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十地菩萨都不离念佛,这一生补处菩萨也由于念阿弥陀佛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把念佛看得很浅,这种观念我们必须要把它端正过来。不但是一切众生,连一生补处菩萨都是由于念阿弥陀佛才成就的。底下我们都要讲的,文殊普贤都在发愿,要往生净生。文殊是大智慧七佛之师,他也发愿念佛往生,还有谁的智慧能超越文殊?所以都在求生净土,而且是最下下根的人也可以去,即使是最严重的病人犯了绝症,病入膏肓都可以治。最高的文殊普贤都不屈才,也要去。什么能够这么广泛, 一切都不屈才,一切都可以救?当老师的最怕学生水平不齐,由于水平不齐,老师讲的高了,低的听不懂,讲低了,高的不爱听……老师不怕别的,就怕学生水平不齐。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水平不齐到了极点了,但是都能救度。这就不可思议了!所以我常说,这个净修功课从幼儿园到研究院同是一个课本。只有佛法可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真的念下去就成功了,这一段就是讲礼拜一生补处的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黄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三圣都指归净土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1.生平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

【佛教词典】废立

(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

【佛教词典】增上果

(术语)五果之一。依增上缘而生者。如眼识之于眼根,...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付出,不是发给东西就好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济志工都曾遭遇抢劫。有一次,一...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

老人的三个躬

法庭里座无虚席,开庭审判的是一桩绑架案。犯罪嫌疑人...

人生的选择

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