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能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学诚法师  2012/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来到寺院,信仰佛教,学习佛法,成为一位三宝弟子,是可喜可贺的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在很多“习惯”中度过的。有很多生活的习惯是因为承袭传统形成的,也就是过去人怎么生活,现在人就怎么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等等,都是这样习惯性地延续下来,我们也跟着这样做;甚至我们的思考方法,思惟模式,语言表达的方式也是这样的。这种习惯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都是在这样一种习惯中度过的。我们上学,希望考得好成绩;毕业以后,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赚很多的钱,在社会上有比较高的地位,让自己的生活比较丰富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不断地灌输给我们,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些观念。而我们自己的心力、思考思维的能力却越来越差,我们的思维也就越来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思维,其目的是要得到什么?世俗社会引导我们的就是希望得到刚才谈的那些内容。佛法告诉我们思考思维是要得到什么呢?它是要让我们积聚资粮,让我们解脱,让我们成佛。我们解脱什么呢?解脱无明,解脱烦恼,解脱内在的问题,解脱内心的障碍,然后广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资粮,不断种植成佛的因,慢慢就会成佛。这是佛法引导我们思考和思维的结果,跟社会上面的人所谈的思考和思维是两个不同的结果。

其次,我们怎么来思考,怎么来思维,才能得到这些佛法的结果?思考、思维、观察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特点,智慧是以心来进行系统地、深入地思考与思维。我们内心要做到非常系统、深入、清净、正确思维佛法,需要专注的力量、禅定的力量。要获得专注、禅定、一心不乱的功夫,必须要靠戒律。戒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信心。所以说,佛法和世间法告诉我们用心的方法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要做到两者的统一是很难的。我们在学佛法的过程中,只有学会不断地放弃社会上面种种不合理的观念、片面的思想、错误的认识,善于接受佛法清净的、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质,然后影响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然的话,我们一定会在世俗社会的生活、工作、思维的习惯体系当中循环,无法出离,烦恼障与所知障也就会越来越重。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过来,怎么办呢?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作保护。比如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这里有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团体。到寺庙来,大家比较容易持戒,比较容易专注,比较容易发心,比较容易用功,比较容易开智慧。在家里面,在单位里面,就不容易,所以环境对我们精进用功办道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把佛法学的比较好了以后,才能慢慢一点一点去做事,才不会被染污。未学佛的人,一直都在染污中而不自知,他不知道自己在烦恼中,不知道痛苦的原因何在,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未学佛之人的普遍状态。

我们认识了佛法,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教大家庭的一员以后,这条路何去何从,下一步怎么走,应该都要很清晰。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准备怎么做,怎么思考,因为只有经过你的认真思考抉择以后,才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才能改变习惯。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没有做过明确地判断,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有意义,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有意义。因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心思维到这样做有功德,那样做有过失,而去选择做与不做,有过失的要防范,有功德的要去多做。

我们的判断是根据什么标准呢?是根据世间法的标准还是根据佛法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再者,我们有没有这种能力去抉择,也是需要考虑的。社会上不学佛的人,内心中没有那种力量,不能判断孰是孰非。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和不断增长这种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来越清楚,如何来认识自己生命的问题,如何来充分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来创造更加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这些问题,佛法能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这样的学佛观念是否正确

问: 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佛教的四点真理

所谓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有四点...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

只有打破一切成见 才有可能见性成佛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

【佛教词典】阿育王

阿育,梵名 A?oka,巴利名 Asoka,又作阿输迦、阿输伽...

【佛教词典】持犯体状能持犯体

亦名:能持犯体 子题:意思为能持犯体、意思 戒本疏·...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推荐】「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南华禅寺韦驮菩萨圣像 众所周知,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

真如三昧能遣除烦恼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