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九种「作观」戒淫法

徐足之  2012/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台湾妙莲老和尚一向劝人“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万人万修去”才有保证。就是说,能持戒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万无一失。“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中,最难最要紧的是淫戒,所以佛将“断淫心”作为修楞严大定的“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淫欲炽盛,必须想办法窒欲;有志于修梵行,就得想办法断淫。窒欲和断淫,都叫戒淫。戒淫之难,难于上青天。欲心炽盛之时,不论诵读佛经戒语,或是切念因果难逃,也难免无济于事。大约因此故,佛祖乃及历代祖师,还传了很多其他方法。最常见最有功效的,有如下九种“作观”戒淫法。

第一,四觉观。其序曰:“凡夫淫欲念,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欢喜。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四觉观:睡起生觉第一,观口中不净;醉后生觉第二,观呕吐不净;病时生觉第三,观容貌腐溃不净;见厕生觉第四,观排解不净。观诸不净,不起心,不动念,不妄想,不执着。

第二,九想观:(1)新死想,身僵气寒;(2)青瘀想,死后变色;(3)脓血想,腐肉脓溃;(4)绛汁想,臭不可闻;(5)虫啖想,腐尸生虫;(6)筋缠想,唯剩筋骨;(7)骨散想,筋也烂了;(8)烧焦想,死尸被焚;(9)枯骨想,坟破骨露。人死之后的过程大约如是,如果是火化,则瞬间变为灰烬,无限悲凉。此九想既可以作他人死想,也可以作自己将来死后过程的观想。达到“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的效果。

第三,毒蛇观。佛陀最后的教诲说:“贪欲之魔,经常在找寻机会,去欺骗人们的心。如果有一条毒蛇住在你的屋子里,你想得到安宁,你必须首先把它驱逐出去。你必须逐去你生命里的贪欲毒蛇。”印光大师在《<不可录>重刻序》中教人窒欲,作毒蛇观:“又当淫欲炽盛,不能自制之时,但将女阴作毒蛇口,如以阳纳蛇口中,则心神惊悸,毛骨悚然,无边热恼,当下清凉矣,此又窒欲之最简便法也。”

第四,变性观。虚云老和尚曾教其在家弟子作变性观: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第五,天欲观。娑婆世界,无一不爱色。但情欲有轻重,交爱不同形。如忉利天交合不泄精;夜摩天人抱持或牵手就完事;兜率天人不须拥抱,笑语即相通;化乐天人互相看一眼,即算做爱,笑语都免了;他化自在天人连看一眼都是多余,只闻语声或嗅到香气即完成爱事。修“天欲观”,意在反观人畜界情欲炽盛,如人视淫犬贪心,牛马骑合,不忍卒看。天上视人间,其理亦然。更超天外者,唯如来清净无欲。

第六,白骨观。跏趺坐,或双盘,或单盘。观想白骨。日常多看白骨图片或骨架模型。“想”出来了整体白骨之后,功夫精进,慢慢在“心眼”里呈现白骨,由模模糊糊以至于清清楚楚,玲珑剔透,渐渐的功夫纯熟。只要略微起观,全体白骨就会现前,功夫到了这个地步,“所”“能”“观”到的,无论在公车上、马路边、无非是白骨。

以上六种属于“不净观”。以下三种属于“超越观”。

第七,亲想观。阿难曾问佛,如何对治淫欲?佛告阿难:“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熄灭恶念。”

第八,普门观。如何才能断淫欲,念佛人不一定要修“不净观”,最简洁有力的对治法,就是多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多多读诵观音经(即普门品),《普门品》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若人多于淫欲,但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离欲。”

第九,解脱观。“托质上品莲,戒淫之事尽。”即修学《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观弥陀世尊,观观音势至两菩萨,观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观莲花化生。“等到观想成熟,净境现前,即使天宫之乐现前,也不会接受,何况区区淫欲呢?”

以上诸方,皆为有志于修梵行者之参考,各人因缘或习性不同,所取方法各异,或单用一法,或多法并用,能常有屡败屡战之坚勇,须永存向往清净之佛心,长时熏修,必可成学佛之令器。具体参考经典资料有:《大佛顶首楞严经》、《佛陀最后的教诲》、《安士全书》、印光法师增订《寿康宝鉴》、净空法师《<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虚云和尚开示录》、南怀瑾关于白骨观开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念处之观身不净

好,我们看附表第二的四念处,四念处呢,这个我们先解...

《寿康宝鉴》白话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佛教词典】善解一字

(术语)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种种皆解得律之一字...

【佛教词典】德格印经院

为川康地区大规模印经中心之一。位于西康德格县更庆寺...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要开着面包车往返县城。有一...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佛世时代,舍卫国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楼阁上,...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这个利他的心好处很多,会减少很多挂碍痛苦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让诸位去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