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圣严法师  2010/10/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只知道用佛法来调心,可以平衡我们的情绪。好的情绪其实就是一种慈悲心、同情心,一种关怀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欢喜的心,这都是情绪透过观念的调整和练习所成。

如果情绪不能调整的话,一般人就只是称心而为,或是任性放纵。无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绪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愤怒,很容易失望悲观,很容易妒嫉怀疑,类似这种心理现象,应该就称为EQ不高吧!

佛法说,每个人的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称它‘心念’,也就是‘情绪’,有的人善于应用,有的人不善于应用,善于应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善于应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场所,一定有跟自己相关的人,包括同事、老板、客户,这些人都有可能让我们无法称心如意、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于是就产生情绪上的反弹,也就是抗拒。抗拒后接就是抗争,抗争后就变成斗争,斗争后就变成战争了,这都是源自于情绪的问题。因此,佛法要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不好的情绪,叫做‘烦恼心’。烦恼心需要透过方法的练习、观念的疏导,才能使我们的情绪平稳、心灵平静、烦恼平息。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观念来链心呢?首先要认识人的差异性,认定人与人相处一定会有摩擦;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个别性、独立性,想法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而且我们对自己都无法十分了解了,更何况是去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想法和看法。对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绝对清楚,我们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猜想,并站在自己的立场为对方下结论,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认清这一点,那么在观念上就一定能转得过来,就能心平气和了。要是心不能平、气还是不能和时,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弥陀佛’圣号,这是最简单的,当你晓得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不要把念头老是系着对方,不要把对方当成对象,要转移自己的念头,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时候心向内看,不要老是对着外境放不下,这样练习下来,情绪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另外,还有个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情况很难改变时,我们可以转念想:我还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还活着,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就该满足了。

因为生气没有用,就试着心平气和地来处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气很快就会平和下来,一旦心平气和,自然就会有处理问题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气。所以,佛法所讲的慈悲心、同情心、关怀心和欢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上无往不利。

工作自在语:

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况很难改变时,我们可以转念想:我还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还活着,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我就该满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你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在你愁眉苦脸度日之际,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

【佛教词典】你看者瞎汉

禅林用语。乃带有讥讽意味之用语,意指你们看看这个不...

【佛教词典】勤劬处苦

【勤劬处苦】 p1223 瑜伽四十二卷十页云:勤劬处苦者:...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淡然面对一切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

农历七月不是鬼节

一、盂兰盆会的由来及其发展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问: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发脾气...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