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圣严法师  2011/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众生恩。

第一种是“三宝恩”

其实三宝恩是无法报的,而三宝本身也不需要我们报恩,只是我们以“报恩”为目标来修行。

第二种是“国家恩”

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这都是国家的恩惠所赐,如果国家不安定,我们又如何能平安度日呢?所以,我们希望国人不要作奸犯科,制造动乱,也没有来自外国的欺凌和侵略,愿政府有贤明的官员来领导,人民个个健康,社会处处安定;这些我们都可以用“修行”来祈祷,使我们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我们报答国家恩的方法。

第三种是“父母恩”

父母有现世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过去世的父母,我们无法知道,但现世的人,纵使是孤儿,也由父母所生,并有人将其扶养长大。所以,还是要报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后,才遗憾父母在世时未能尽孝;能够于父母健在时,即已思及父母年迈,来日无多,必须好好照顾和孝顺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报恩佛七”,除了超度过去世的父母外,也要为现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们可用三宝和共修的力量为父母祈福,这是办得到的。

个人修行犹如一根纱,很容易被扯断,如果许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许多纱结合在一起,变成坚韧的绳索,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因此得整体的力量。因此,我们为报父母恩,还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为殊胜。

第四种是“众生恩”

“众生”是什么人?可能是你的儿女、亲友、部属,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对我们的生命过程有过帮助的都是。我们常听人说:“遇到贵人。”而“贵人”往往只是普通的人,只要他曾替你解决问题,启示过你,以致转变了你的命运,他就是你的贵人。因此,我们要报“众生恩”,必须将所有的人,都视为恩人。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不知接受过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说:“众缘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许多人的力量,个人所能提供的,实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斋后,都要感谢所有布施的施主,并祝福他们“有愿必成”。

至于在家居士是否也有施主呢?或许有人认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用钱买的,但是人类社会是一个互助的环境,虽然是用自己的钱买的,也还是要有感谢心;若是别人不卖东西给你,你有钱又如何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所得的存有感谢心,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善人和菩萨。因此,报“众生恩”时,眼中无一是仇人或坏人。世上只有坏事,没有坏人。人做了坏事,只要以后不再犯,仍然是好人。因此,佛法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失望,这就是将所有众生都视为“恩人”的缘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

感念施主恩德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不拔眼中钉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

【佛教词典】苦故无我

【苦故无我】 p0843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复次由...

【佛教词典】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

情欲越淡层次越高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居则致其敬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