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道德是为人的根本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江河之水后浪推前浪,韶华易逝,世上青年逐老年,这样随之逐之,渐渐又归于老死朽灭,无踪无影,足见一切无常。

正因为一切无常,所以我们应该赶快找一个归宿,在座各位,总算幸运,找来找去,终于信佛了。信佛,能令我们得「常乐我净」──究竟之乐;所以我们应信佛。可是,也并不是说只是「信」便可以了,也要依法修行,若是只信而不修行,有如说食数宝,于自己本身了无益处。所以古人说:

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 德要修的,不修哪有德?

所以,我们应该躬行实践,常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这句话看起来很难懂,为什么说应该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呢?因为,道德二字是为人的根本,好像树木的根一样,所以有了道德,我们才能立得住脚;反之,脚下无根,那么则无处可立,进退维谷,不能有所作为了。若是我们能把这二字实践了,那么,人格更可以立得住,而一切亦自然可以成功了,所以说:「道德二字,是做人的根本。」《论语》上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才能生出道,这是古有明训的。

正如刚才所说,日子是似箭般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过去的且让它过去了,可是来者可追,对于未来,我们应立下宗旨,不让它糊里胡涂地度过。

西乐园一向的宗旨是提倡「净土法门」,主张大家精进念佛。所以每年的六月十九日和十一月十七日(农历),都照例地举行观音及阿弥陀佛七的念佛法会,可是呢?大家不可以就「照例参加」,马马虎虎地敷衍一下就算了,应该一年比一年精进,念兹在兹,在这七天里头,在在处处、时时刻刻我们都要勤念菩萨的名号,不可以懈怠。

我们要念菩萨,而不是要菩萨念我们,为什么说不要令菩萨念我们?因为,在这打七的期间,你若是挂打七的名,而杂念纷纷,也不勤称诵菩萨的洪名,那么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会为你这个可怜的众生而可惜,为你不是诚心来打七而焦急,所以,大家应该至诚恳切地念,而且更进一步地要有一颗慈悲喜舍的心,如果能够这样,我敢肯定地说一句:「菩萨是绝对会加被各位的。」

同时,西乐园从来没有用帖子请过任何一个,大家都是自动发心来参加打七,这点可见大家并不是没有诚心,而这种自动发心的精神,也很值得嘉许。既然这样,我们更不要让这分真诚白费了,我们都要发愿念个「水落石出」,念至菩萨现身说法,才不枉这次参加打七一场。

今天是打七的第一天,在这开始打七的今天,我预祝各位今年能有所成就,否则,我要和大家算帐,要是帐算不清,可别后悔!闲话不多讲了,还是多念几句菩萨的洪名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你无法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

大学阶梯教室里,一场演讲会即将开始。主讲人是蜚声海...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敦伦尽分的人生

【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

宣化上人:自性财产

现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很不好的时候,你到每一个地方,...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宣化上人:薄拘罗尊者的五不死报

薄拘罗是梵语,译为善容,言其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宣化上人:发财教

人在世上都是找假的,不找真的。都是愿意被人欺骗。你...

【佛教词典】义湘

(人名)新罗人。唐总章二年,游中国,至长安终南山,...

【佛教词典】色境

(术语)五境之一。青黄赤白等之法,为眼根所对之境界...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星云法师《家中的佛像与香炉应怎样整理呢》

家中佛堂的设立,是遵照佛陀的遗教,可在家中礼佛及早...

心定如须弥山,任何境界都不动心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