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印光大师  2018/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为世间贤人善人,以立其基。

良以佛以三皈五戒十善,教一切四众。若不敦伦等,则凡三皈五戒之气分也无,便是儒释二教之罪人。纵有修持,其利益由于心不善,而反小之小矣。

复蒋德泽居士书

白话译文:

应当生大感激心,生大惭愧心。惭愧心生起来,乖谬不正的心即灭。惭愧是入道的初步。既然想要学佛,应当极力敦笃伦常,恪守己分,防止邪恶,心怀诚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之成就世间的贤人善人,以此来建立学佛的基础。

实在是因为佛以三皈、五戒、十善,教化一切四众弟子。如果不修持敦笃伦常等法,那么连三皈五戒的气分也没有,就是儒释二教的罪人。纵然有修持,其利益由于心地不善,就反过来小而又小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佛教词典】猎师

比喻破戒之僧。即指无僧戒而着僧衣者。此类人破坏僧团...

【佛教词典】住莲

(1169~1207)日本净土宗僧。师事源空。曾与遵西等人...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爱别离」和「求不得」

琪琪和男友是大学同学,相恋近四年,男友对她非常好,...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宏海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