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着福果报

证严法师  2014/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灭。”

所谓“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挥行动、种因造福,所以修行主要就在修心。但世间人心多陷阱,佛教将世间相比喻为“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风一吹海就掀起波浪,同样的我们内心若经不起社会上的爱欲引诱,也会陷于万丈苦海中。

为什么人心会浮动不定?因为“爱着福果报”,做了一点事就认为是在造福,能够消灾。

我也时常听到有人抱怨:“我拜佛拜得这么虔诚,为什么都不能如愿?我也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挫折?”这就是爱着,为了求福才肯做一点好事,又时时记挂于心。“而不好福因”,一个人倘若做什么就想立即成功,或是还没造福因,就想得福果,这真是痴心妄想。

比如:今年种树也要明年才会发新芽,更何况还必须先播下种子,辛勤耕耘,才有机会茁壮成树;所以,得福必先种因、惜因。“求有不求灭”,人人都有很多爱欲执着,却不去追求真正的解脱,殊不知这就是众生的颠倒。

佛经中有一则故事──过去有只很漂亮的鹿,有一天误闯国王的花园,园丁见状,怕惊扰了它,所以不动声色,让这只鹿逍遥自在的在御花园里。此后,它进出御花园时都无人惊扰,久而久之,它就很习惯地在御花园里吃细嫩的草。

有一天,国王到花园来赏花时,看到这只美丽的鹿很喜欢,便命人捕捉这只鹿。园丁恳求国王给他一点时间,然后每天都在园中的草上喷蜜,这只鹿吃到香甜的草,竟忘了自己置身何处,更没有警觉到周围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已经越来越小了。

后来园丁手里拿着沾了蜜的草,去喂这只鹿,一步步地将它引进了皇宫。等到园丁将草收起来时,宫中的人全部围过来,这只鹿才如梦初醒,看到那么多人,它吓得全身发抖。

国王看到这只鹿几天前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那么逍遥自在,现在进到宫中,反而惶恐得全身发抖、浑身不自在。由这只鹿的境界,给了国王启示,他想:这只鹿就是因为心念贪着于味觉,才会陷入人们的圈套而惶恐挣扎;而众生就好比这只鹿,时常为了贪爱而掉进陷阱,不得自拔,这就是众生的愚痴。

世间人心容易浮动,往往只知道向“有”的方向追寻,向爱欲的境界贪求,这就是不造好因,却妄想获得好报。修行就在于时时反观自心,保护心念不动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佛教词典】鱼腹儿

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之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

【佛教词典】月舟寿桂

(1460~1533)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别号幻云。博学...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

星云大师《如何坐禅》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

背诵《华严经》口放光明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悟开法师念佛问答

问:《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