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待老人,也意味着善待明天的自己

2015/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待老人,也意味着善待明天的自己

“他一直坐在灯光昏暗的病房中,握着老人的手,向他传递着希望和力量。”这是《父亲》的的一句话,一句感人肺腑的话。看完这《父亲》这篇文章,这句话也就印记在了我的心里。

《父亲》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老人在穿越马路时,突然虚脱了,救护车立刻把他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里,每当老人有意识时,总是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医生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封信,原来这位老人的儿子是位海军陆战队员,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医院的人立刻向红十字会求助。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儿子。这位儿子一直坐在老人的床边,双手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医生多次让儿子休息,可他却一动不动地守着老人,可老人最终还是去世了。当护士正要对年轻人说节哀之类的话时,才发现他根本不是老人的儿子,只是他和老人的儿子同名同姓罢了。但他却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成了老人的儿子,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证明了人类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这位年轻人对一个陌生的老人是那样的尊敬,我们呢?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位置,便迅速地窜了上去,舒舒服服地坐着。这时,我明明看到我身边有一位老人,他那额头上的皱纹告诉人们他应该是古稀之年了。汽车摇摇晃晃地开着,老人的身子也随着车子晃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摔倒似的。我本想让位,可又一想:这是我好不容易才坐到的位置,就这样让给那位老人,真有点舍不得。可又一想:你刚刚还评到了三好学生,连尊敬老人都做不到,你配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吗?在两种思想的斗争下,我决定让座。可我刚想让位,坐在我前面的一个阿姨已扶着老爷爷坐在了他的位置上。阿姨自己就站在旁边,手吊着上面的吊环。看着这位阿姨,我羞愧得低下了头。

俗话说: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今天我做得很不好,但我已认识到自己的欠缺。我应该向让座的阿姨、临时当老人儿子的叔叔学习,学习他们关心老人、善待老人。让我们一起善待老人吧,这也意味着善待明天的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如何对盲聋哑说禅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佛教词典】世间难信捷径

(术语)他力之信心,为恶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议之法,...

【佛教词典】屙屎送尿

禅林用语。如厕大便谓屙屎,小便谓送尿。临济慧照禅师...

星云大师:礼拜观音菩萨的感应

佛教里的规矩,戒期圆满的时候,要烧身供佛,以示虔诚...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佛说法灭尽经》的预言

《佛说法灭尽经》: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