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因诵第三品之五

(四五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灭界。如此诸界,何因缘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缘闇故可知,净界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缘有身可知。」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有正受而得,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于讲堂阴中敷座,于大众前坐,说优檀那句,告诸比丘:「缘界故生说,非不界,缘界故生见,非不界,缘界故生想,非不界。缘下界,我说生下说、下见、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设、下建立、下部分、下显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胜界,缘胜界,我说彼生胜说、胜见、胜想、胜思、胜愿、胜士夫、胜所作、胜施设、胜建立、胜部分、胜显示、胜受生胜。」

时,有婆迦利比丘在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世尊!若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彼见亦缘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亦缘界而生,非不界。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无明界,如我先说,缘下界生下说、下见,乃至下受生,中胜界生胜说、胜见,乃至胜受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起三处邪因缘已,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害想。

「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如是安于生,生危嶮想,不求捨离,不觉、不吐,彼则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远有旷野,大火卒起,彼无有力能灭火者,当知彼诸野中众生悉被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危嶮想,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谓彼慧者出要求时,众生三处生正,谓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缘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出要想。

「云何因缘生不恚、不害想?谓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缘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觉、不害热、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时,众生三处正,谓身、口、心。彼正因缘生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不害想。

「若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不害想,不捨离、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边有旷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灭火,当知彼诸众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正想,不捨、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已,于一面住,白佛言:「众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罗门:「如是论者,我不与相见,汝今自来,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婆罗门言:「云何?瞿昙!众生为自作、为他作耶?」

佛告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耶?」

婆罗门言:「瞿昙!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罗门:「若有方便界,令诸众生知有方便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众生知有造作耶?」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罗门:「若彼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自作、有他作,瞿昙!世间多事,今当请辞。」

佛告婆罗门:「世间多事,宜知是时。」

时,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四六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复次,长者!有异眼界、异色界忧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苦触,彼苦触因缘生苦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复次,长者!异眼界、异色界捨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不苦不乐触,不苦不乐触因缘生不苦不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尔时,瞿师罗长者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四六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于一面坐。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云何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晓了于欲界,  色界亦复然,
 捨一切有余,  得无余寂灭。
 于身和合界,  永尽无余证,
 三耶三佛说,  无忧离垢句。」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四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名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是名三界。」即说偈言:

「若色界众生,  及住无色界,
 不识灭界者,  还复受诸有。
 若断于色界,  不住无色界,
 灭界心解脱,  永离于生死。」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四六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  超踰于色界,
 一切行寂灭,  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  一切行灭尽,
 知一切有余,  不复转还有。」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四六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时,尊者阿难闻上座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五百比丘所,恭敬问讯,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时,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时,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难:「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上座所说。」

时,尊者阿难闻五百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五百比丘所说。」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

阿难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捨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六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六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六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乐作苦想,  苦受同剑刺,
 于不苦不乐,  修无常灭想,
 是则为比丘。  正见成就者,
 寂灭安乐道,  住于最后边,
 永离诸烦恼,  摧伏众魔军。」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六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繫着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罗睺罗!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已知,不苦不乐受痴使已断、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乐受所受时,  则不知乐受,
 贪使之所使,  不见出要道。
 苦受所受时,  则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见出要道。
 不苦不乐受,  正觉之所说,
 不善观察者,  终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进,  正知不动转,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觉知。
 觉知诸受者,  现法尽诸漏,
 明智者命终,  不堕于众数。
 众数既已断,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海深嶮者,此世间愚夫所说深嶮,非贤圣法、律所说深嶮。世间所说者,是大水积聚数耳,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嶮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身生诸苦受,  逼迫乃至死,
 忧悲不息忍,  号呼发狂乱,
 心自生障碍,  招集众苦增,
 永沦生死海,  莫知休息处。
 能捨身诸受,  身所生苦恼,
 切迫乃至死,  不起忧悲想。
 不啼哭号呼,  能自忍众苦,
 心不生障碍,  招集众苦增。
 不沦没生死,  永得安隐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呼。」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繫终不离,苦受所繫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繫终不离。云何繫?谓为贪、恚、痴所繫,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繫。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繫,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繫。于何不繫?谓贪、恚、痴不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于苦乐,  非不受觉知,
 彼于凡夫人,  其实大有闻。
 乐受不放逸,  苦触不增忧,
 苦乐二俱捨,  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空中狂风卒起,从四方来,有尘土风、无尘土风、毗湿波风、鞞岚婆风、薄风、厚风,乃至风轮起风。身中受风亦复如是,种种受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受、苦贪受、不苦不乐贪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乐不苦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虚空中,  种种狂风起,
 东西南北风,  四维亦如是。
 有尘及无尘,  乃至风轮起,
 如是此身中,  诸受起亦然。
 若乐若苦受,  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  贪着不贪着。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客舍种种人住,若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野人猎师、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于中住。此身亦复如是,种种受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着受、苦贪着受、不苦不乐贪着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客舍中,  种种人住止,
 刹利婆罗门,  长者居士等,
 旃陀罗野人,  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  如是等种种,
 此身亦如是。  种种诸受生,
 若乐若苦受,  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  贪着不贪着,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知诸行无常,  皆是变易法,
 故说受悉苦,  正觉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诸受已,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毗婆尸佛,如是式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及我释迦文佛,未成佛时思惟观察诸受,亦复如是。

(四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如是观察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时,彼比丘从禅觉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七)

如异比丘问经,尊者阿难所问经亦如是。

(四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亦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非沙门、非婆罗门,不同沙门、不同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者,彼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沙门、非沙门,如是沙门数、非沙门数亦如是。

(四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壹奢能伽罗国壹奢能伽罗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于此中半月坐禅。诸比丘!勿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即便坐禅,不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

尔时,世尊半月过已,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以初成佛时所思惟禅法少许禅分,于今半月,思惟作是念:『诸有众生,生受皆有因缘,非无因缘。云何因缘?欲是因缘、觉是因缘、触是因缘。』

「诸比丘!于欲不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因缘故,众生生受,邪智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因缘故,众生生受,正智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证者证生,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是名不寂灭因缘,众生生受,寂灭因缘,众生生受。

「若沙门、婆罗门如是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不如实知者,彼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不同沙门之沙门、不同婆罗门之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此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以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时。

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示、教、照、喜,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三月请衣被、饮食、应病汤药。」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给孤独长者知佛默然受请已,从座起去,还归自家,过三月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佛告给孤独长者:「善哉!长者!三月供养衣被、饮食、应病汤药。汝以庄严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获安乐果报,然汝今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

时,给孤独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知给孤独长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为给孤独长者说法,善劝励给孤独长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养如来大众中,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受乐报;汝莫默然乐着此福,汝当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世尊!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捨、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圣弟子修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远离五法,修满五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无食无食念者;有食乐者、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有食捨者、有无食捨者、有无食无食捨者;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捨,是名无食无食乐。

「云何有食捨?谓五欲因缘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无食捨?谓彼比丘离喜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捨,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捨。云何无食无食捨?谓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捨,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捨。

「云何有食解脱?谓色俱行。云何无食解脱?谓无色俱行。云何无食无食解脱?谓彼比丘贪欲不染、解脱,瞋恚、愚痴心不染、解脱,是名无食无食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跋陀罗比丘及尊者阿难俱住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尊者跋陀罗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时,尊者阿难问尊者跋陀罗比丘言:「云何名为见第一?云何闻第一?云何乐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罗语尊者阿难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为世之父,若见彼梵天者,名曰见第一。

「阿难!有众生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生喜乐,彼从三昧起,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诸有闻彼声者,是名闻第一。

「复次,阿难!有众生于此身离喜之乐润泽,处处润泽,敷悦充满,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

「云何想第一?阿难!有众生度一切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云何有第一?复次,阿难!有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同彼,有何差别?我作方便问汝,汝当谛听,当为汝说。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是为见第一。如其所闻,次第尽诸漏,是名闻第一。如所生乐,次第尽诸漏者,是名乐第一。如其所想,次第尽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实观察,次第尽诸漏,是名有第一。」

时,二正士共论说已,从座起去。

(四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瓶沙王诣尊者优陀夷所,稽首作礼,退坐一面。时,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说诸受?」

优陀夷言:「大王!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正应有二受——乐受、苦受。若不苦不乐受,是则寂灭。」如是三说,优陀夷不能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时,尊者优陀夷以先所说,广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来具问世尊如是之义,定有几受?」

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

「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谓欲界繫受、色界繫受、无色界繫受,及不繫受。云何说五受?谓乐根、喜根、苦根、忧根、捨根,是名说五受。云何说六受?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云何说十八受?谓随六喜行、随六忧行、随六捨行受,是名说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贪着喜、依六离贪着喜、依六贪着忧、依六离贪着忧、依六贪着捨、依六离贪着捨,是名说三十六受。云何说百八受?谓三十六受,过去三十六、未来三十六、现在三十六,是名说百八受。云何说无量受?如说此受彼受等,比如是无量名说,是名说无量受。

「优陀夷!我如是种种说受如实义,世间不解,故而共诤论,共相违反,终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实之义以自止息。优陀夷!若于我此所说种种受义,如实解知者,不起诤论、共相违反,起、未起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

「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胜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处,转转胜说。

「若有说言:『唯有此处,乃至非想非非想极乐非余。』亦复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处,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是名胜乐过于彼者。

「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应。所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

「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

佛说此经已,尊者优陀夷及瓶沙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捨,得尽诸漏,所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厌、不乐、背捨,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捨,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正厌离、不乐、背捨,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捨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正观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捨离,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捨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业迹,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捨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五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云何?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谓缘眼界生眼触,非缘眼触生眼界,但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想,非缘眼想生眼触,但缘眼触生眼想;缘眼想生眼欲,非缘眼欲生眼想,但缘眼想生眼欲;缘眼欲生眼觉,非缘眼觉生眼欲,但缘眼欲生眼觉;缘眼觉生眼热,非缘眼热生眼觉,但缘眼觉生眼热;缘眼热生眼求,非缘眼求生眼热,但缘眼热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乃至缘意热生意求,亦如是广说。是名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非缘种种求生种种热,乃至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外六入处亦如是说。

 

上篇:杂阿含经

下篇:别译杂阿含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卷第一 东晋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一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一 (一...

增壹阿含经

增壹阿含经序 晋沙门释道安撰 《四阿含》义同。《中阿...

佛说满愿子经

佛说满愿子经 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鸠罗无...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梵摩渝经

梵摩渝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随...

佛说七知经

佛说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佛游于舍卫...

大乘法苑义林章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 基撰 总料简章 第一总辨诸教....

佛说木槵子经

佛说木槵子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文殊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注音版】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

新春祈福要念哪些经咒才好

一、新春祈福:佛号咒语 1、十法界万咒之王:南无阿弥...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