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海涛法师  201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如来一日由迦毗罗卫国释氏精舍,率领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向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去。

两国交界处,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树身高大无比,全树枝头所结果子,甘芳适口,味甘于蜜。果熟自落,人民取食,能愈百病,精神重振。如来坐彼树下,时诸比丘自在游步,取果尝食。

如来便对贤者阿难道:‘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难急至如来前,长跪作礼,问言:‘天地万物,有何宿缘?愿求我佛宏慈,详为开示。’

如来即言:‘善哉善哉!汝等静听,待吾宣说。吾今且就人类,约举诸因。夫善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生根发芽,徐徐长进,开花结实,收获无限。’

1、人若豪贵,身负时望,万人仰首者,从夙世敬礼诸佛,虔奉三宝中来。

2、人如巨富,财宝无限,富敌侯王者,从夙世慷慨布施,乐善不倦中来。

3、人如长寿,身体康强,毫无病苦者,从夙生严修大戒,持斋戒杀中来。

4、人如品貌超越,性情温和,令人生敬者,从夙生度量宽宏,忍辱不校中来。

5、人如乐修福慧,不憍不快,始终不懈者,从夙生参求大道,勇猛精进中来。

6、人如气度安详,沉静寡言善于审察,不轻举动者,从夙生修习禅定,心不妄动中来。

7、人如开明特达,善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间其言,莫不向化者,从夙生修般若德,燃智慧炬中来。

8、人如发音清澈,当众宣说,无不畅怀者,从夙生歌咏三宝,劝善无厌中来。

9、人如气体芳洁,不取人厌,终身无有疾厄者,从夙生积德累功,慈心爱物,百方救护中来。

阿难恭敬作礼,更向如来请问:“云何为慈?”

如来答言:“慈之种别,约举有四:

一、慈爱众生,如母爱子。二、悲苦众苦,欲令解脱。三、仁恕一切,心常欢喜。四、护令众生,一切不犯。”

如来又言:“阿难谛听!”

1、为人因何长大?以夙生恭敬人故。

2、为人因何短小?以夙生轻慢人故。

3、为人因何丑陋?以夙生嗔恚人故。

4、为人因何无所智能?以夙生不学问故。

5、为人因何蠢愚?以夙世不教人故。

6、为人因何喑哑?以夙生毁谤人故。

7、为人因何聋盲?以夙世不喜听受经法故。

8、为人因何身为奴仆?以夙世负债不偿故。

9、为人因何卑贱?以夙世不敬礼佛法僧三宝故。

10、为人因何丑黑?以夙世遮佛光明故。

11、为人因何裸形族中?以夙世不穿法服,喜亵渎塔寺精舍故。

12、为人因何生马蹄类中?以夙世喜著屐佛前行故。

13、为人因何生穿胸族中?以夙世布施作福,生悔惜心故。

14、为人因何生獐鹿獐兔类中?以夙世喜惊怖人故。

15、为人因何生蛇蛤等淫贱物中?以夙世调戏人故。

16、为人因何生诸疮,医药难瘥?以夙世喜打众生不以理故。

17、为人因何令人一见欢喜?以夙世见人欢喜故。

18、为人因何令人一见不欢喜?以夙世见人不欢喜故。

19、为人因何系闭牢狱,扭械加身?以夙世曾笼系众生,一时剥夺众生自由故。

20、为人因何缺唇?以夙世钓鱼,鱼缺口故。

如来重复告阿难言:

1、人若闻好言善语,心不乐闻,掉彼两舌,惑乱人心,阻扰他人听受经法者,后堕狂吠犬中。

2、人若闻说法语,心不受纳,不知依法起修者,后堕长耳驴马之中。

3、人若悭贪独食,不共饥人食者,后堕饿鬼道中。即使一旦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

4、人若好食自用,恶食施人者,后生猪豚,蜣螂之中。

5、人若喜横取他人所有物者,后堕羊中,生剥其皮,偿其夙罪。

6、人若心喜杀生者,后为一切短命虫,乍生即死。

7、人若甘心为贼盗,惯于偷窃劫取人物者,后堕奴婢牛马之中,偿其夙债。

8、人若作奸淫事,污他人妇女者,死入地狱,铁床铜柱,炽热灼身,惨痛万状;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多堕鸡鸭中。

9、人若喜作妄语,扬人恶事,死入地狱,烊铜灌口,拔如牛犁,备受惨痛;出堕鸠枭鸲鹆鸟中,人闻其声,莫不厌恶,咒令速灭。

10、人若喜饮诸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内,出生堕人面兽中;后若为人,心甚愚痴,生无所知。

11、人若夫妇不相和顺,时相斗夸,或至离异,后堕鸠鸽中。

12、人若贪取人力,自求省便者,后堕象中,蛮力负重,以偿力债。

13、人若身为大武官员,无端侵害人民,人本无罪,录名系缚,鞭打杖击,强逼输送,稍不遂意,枷械系闭,毫不动心,令人诉告无地者,后堕地狱中,身受苦痛,数千亿岁,罪毕乃出。更堕水牛中,贯穿其鼻,牵船挽车,大杖打扑,偿其前罪。

如来又告阿难:

1、凡为人不净,不知羞丑者,从猪中来。

2、为人悭贪,不能廉洁者,从狗中来。

3、为人恶毒,心地阴险者,从毒蛇中来。

4、为人讲究美食,杀害生灵,毫无慈心者,从豹狼狸鹰中来。

5、为人短命,或者胞胎伤堕,或则出世未几而早命终,堕在三涂,数千万劫。

如来继发悲哀之声,言:‘此辈受短命恶报众生,生生世世,穷年累劫,无有出期。都为夙生喜射猎,焚烧山泽,探巢破卵,施网捕鱼,杀一切众生,取其皮肉,以自供奉或谋财利,造此杀孽,故受此报。’

如来又告阿难:“凡作诸功德,皆应身为,不得倩代。如倩人食,岂得自饱?若亲自动作,行诸功德:虔诚斋戒,香花供养,合掌作礼,诵经讽咒,燃灯续明,实心布施等等均能得福。诸天圣众,到处护佑,众魔退避。懈怠之人,偷安苟且,作辍靡常。修持善行,无精进心,一朝患病,诸苦缠身,方欲修善,以求得福。诸天未降。众魔竞前,相与扰害,作诸怪变。终被黑业牵去,受苦永劫。以故真发心修道之善男子善女人,常当精进,不稍退堕。须知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播福因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获良果,其数无限。施一得万,功不虚弃。”

如来说毕,随口说一偈云:“贤者喜布施,天神暗赞扬。施一得万倍,安乐寿命长。今日大布施,后福不可量。终能成佛道,度脱于十力。因缘合会谁为亲,五戒十善去贪嗔,等视一切无差别,种种境界假非真。往来五道如轮转,急自营救快离尘。经戒奉持作宝筏,天地尚坏何况身!”如来复告阿难:“世人无知,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照见无量劫来,乃至今身,罪福报应,犹观掌中琉璃珠,内外明澈,不用疑揣。”

阿难整衣趋前,顶礼白佛云:“此经当付名之?”如来答言:“此经名为轮转五道罪福报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宣传,功德无量。当得礼侍贤劫千佛,奉侍供养,不堕三涂八难之处,得戒定慧。”如来说此经已,五百比丘漏尽结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诸天圣众,闻此大法,异口同声唱言:‘善哉!’即起作礼,绕佛三匝,欢喜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字体潦草易误事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

福不可以享到尽头

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教词典】能所双亡

已不执著能缘的相和所缘的相,是已进入三轮体空的境界...

【佛教词典】择法眼

(术语)简别法之是非之识见也。...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推荐】圣严法师《心的五四运动》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罗睺罗出家记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贿赂阎王

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