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传喜法师  2016/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实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不出妈妈的“心”,出不了妈妈的“心”,就像我三哥去世几年了,妈妈还常念叨他,乃至死亡也出不了妈妈的“心”。这次依妈妈的因缘,让我更深地去体会了佛法。

佛为什么告诉我们“佛音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佛为什么这么执着?讲那么多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现在佛法已传至各个国家、各种肤色,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地球有佛教,为什么会这样?儒家有言“妇人之仁遍及天下,便是圣人之仁”,妈妈的爱,就是佛的爱!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教?就是“不忍众生苦”

《地藏经》里,地藏菩萨因为母亲的缘故,一再发重誓愿! 幸而有佛教、有彼岸,可解脱我们的这个苦海,否则父母爱孩子,能给予孩子什么?子女孝顺父母,能给予父母什么?如果没有解脱轮回的苦海,爱河也是千尺浪!

通过这次,我就想:幸亏我早早学佛了,有20多年的修行经历,我的“心”可以平静,可以知道什么是佛,可以供养三宝,积累功德资粮,可以回向妈妈。虽然现在她不能吃饭、喝水了,但有功德,妈妈还是能感受的到。

这次的法会,我不仅仅想到我的妈妈,我为妈妈流泪的同时,也在想:生生世世,我有多少妈妈?六道轮回的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妈妈,我为哪一个妈妈流泪呢?

尽管还是在流泪,但真心、真正感受到地藏菩萨为什么会再发重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妈妈在苦、在轮回,我就不享乐;妈妈在轮回,我就不成佛!

回头看地藏菩萨的这个愿,再次想到: 地藏菩萨为什么会这样发愿? 妈妈有我们这些孩子,这么真切地爱我们,这就是她心的天堂,有孩子可以爱,对有缘众生的那种慈悲,这就是她的天堂。

我妈妈一生当中,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运动,1960年代随家父携全家下放,1980年代末又回到上海,担惊受怕,含辛茹苦,哺育我们六个儿子。

她是奉献的一生,她的生命没有空过,她真正地爱过,她用她的身口意辛勤劳作,抚养子女,用她至诚的孝心,孝敬她的父母。

我妈妈对她父母的孝顺是这样的场景:家里烧好饭菜,先端到小房间里给我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吃好了,我们吃;我们吃好后,已所剩无几,妈妈才吃。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那个年代,妈妈养我们六个儿子,何其艰辛!她的整个生命就是“付出的一生”!

我以前常常回向父母长寿。刚出家时,六年不受供养,也就是为了身口意出家了,修一点功德,回向父母。以前爸爸身体不好了,我就会知道,马上为爸爸修功德,最大的功德就是供养僧团,到哪都供养僧宝,依着佛陀的教法,自己戒定慧,依教奉行,然后做功德回向。

现在忙得连妈妈身体不好都不知道了,本来跟妈妈约好,我心里就只想着过年妈妈会来庙里。所以,非常惭愧,这次妈妈也没生病,走得非常快。

作为子女,尤其想告诉大家这个心念,父母若健在,真的要多去拥抱一下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烧点好吃的;兄弟姐妹要多团圆,不要有纷争,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若起纷争就等于割肉一样,大家要和合,常跟父母团圆,看到孩子们和乐团圆,父母是最幸福的!

再加上平时我们学佛,戒定慧庄严,用我们的身体给父母积功累德,否则大限一来,生死两隔,这时只有功德才不相舍离,可以送给、供养父母。所以学佛要趁早,尽早让自己身心沉淀下来,利己利人。

通过父母的爱就可以了解,佛菩萨对我们的那种慈悲、那种爱。我妈妈不识字,没想到她用一个比喻将她的爱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虽说是一口气不来,可心里还是希望看见子孙团圆。她把她的心意传递给我们: 你们吃火锅的那个滚烫的水,就是我对你们的爱啊! 通过妈妈的这个爱,才有点了解佛是怎么爱我们的!

白岩松到台湾慈济,当时他讲过一句话:“佛教,远看是佛,近看是爱!”

为什么佛教追着我们,在人间几千年不灭?

法王如意宝也曾言:若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对妈妈来说,哪个孩子在生病,都会心痛得比自己生病还要痛。这一次妈妈给我的示现,就是让我更深切地体悟佛法,体悟佛的大慈大悲!

刚才贴的:“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以前我写东西还蛮快的,但昨天下午几个小时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挽联……

当时接了电话,我立马赶回了上海,整整一夜,在妈妈的床边陪着妈妈,我入定修圣观。后来发现,仅依一个法师的形象,你本事大也未必能度众生。妈妈要看到的: 你是她的儿子!

近24小时我都没有流眼泪,我没有伤心,甚至我心里一直都保持着极乐世界的愉悦,我用这种愉悦去拥抱我的妈妈,用这种无苦之乐去拥抱我的妈妈,用我修行的这些去面对这个事,把极乐世界的乐,依无死无离无别的这种智慧去拥抱我的妈妈。可作为妈妈来说,她要看到的是她的儿子。

这也是让我思考的。反过来说,不要说十方一切诸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证得的功德,圆满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也在拥抱我们呢,一切诸佛菩萨早就圆满了,都在拥抱我们,但我们众生知道与佛相应吗?不知道!

当我了解这个的时候,我的角色开始转变了,不仅仅是一个法师、一个修行者,我也是我妈妈的儿子,我要告诉她: 我爱她,我舍不得她走!

当妈妈的“心”跟儿子的“心”“合一”了,就可去体验佛法是什么了。佛教里说“悲”和“智”要双运,“悲”是不忍众生苦,跟众生同业同生、做一样的事情,生在一处,与他为友、为父母、为亲人。

佛菩萨度化我们也是这样子。

这次因为妈妈的离去,如果我这个“心”能有一点愿心的话,不忍妈妈受苦,不忍妈妈别离的这种心情,就把这个变成更大的“愿”! 把生生世世的父母,把六道一切众生都当成我的父母去尽孝! 用最殊胜的佛法利益众生、利益我的如母有情!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放生正是践行佛陀之大慈悲

世间福德,放生第一。众生在世间最为宝贵的就是生命,...

学佛才有能力「自私」

以好德行成就身口意 过去,佛教造法宝,都要选非常稀有...

清净念佛 切莫谤法

在不同根器的人当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

1、这个世界你找哪一点是乐?一转眼就成空,所以叫变...

【佛教词典】智身

(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

【佛教词典】归依佛

(术语)舍邪师而事正师也。大乘义章十曰:依佛为师,...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圣严法师《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

佛学常见辞汇(十一画)

【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

【推荐】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

星云大师: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

有人说: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也有人说,人生如浮...

《佛说法灭尽经》的预言

《佛说法灭尽经》: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