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大安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人的生命有轮回的,轮回的对境是六道,讲这些。这些在传统社会当中,都是启蒙的教学内容。小孩子他由于心很纯真,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分别心也不强,你跟他讲这些他马上就能相信。然后再让他进一步知道自己当下的心跟天地鬼神佛菩萨的心息息相通,是一体的。举心动念天地鬼神都会知道。

如果他相信这一点,他就有敬畏感了,就能做到慎独,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自己也不敢胡来,也得要按照八德来做事。起一个邪念,做一个恶行,早已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了,这种悉知悉见就好像对着明亮的一面镜子,你的长相在这个镜子里面一览无遗呀。所以我们诵戒,都说诵戒就像一面镜子,你持戒,道德力量好,显现的是好的形象;你犯戒了,做了邪恶的事情,显现的就是丑陋的形象,这是无可逃避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举心动念,都在阿赖耶识里面存了档案了。

在《华严经》直接告诉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两个神跟随着我们,叫俱生神。一个同名男,在左边,记我们的善行;一个同生女,在右边,记我们的恶行。我们的善恶行为都是记录在案的。所以轮回靠什么?就是靠你一生的善恶行为,已经记录在案的业力,来决定你到哪里轮回了。所以阎王殿有一面镜子——业镜,你站在这个镜子面前,你的阿赖耶识就好像一个电影的拷贝,它自然就开始放映了。就映在这面镜子当中,你一生的行为,你很希望保密的隐私,都显现出来。所以阎罗王判人是公正无私,你不得不心悦诚服,你做的事你还能狡辩吗?你能躲过凡夫的肉眼,世间的法律,但是阴间的这些记载你是一点都逃不掉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一个儿童,能够接受这些教育,他马上内心就有所畏惧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是治心之法呀!如果没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那人的内心有很多邪恶的冲动,他就无所畏惧,他就什么都敢干啊,所以现在我们的道德是这样的低迷,吃这碗饭、这碗菜,用个酱油都不安全,都是用工业盐水来弄的。做这些事情的人就是不信因果,不信轮回的人。如果他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敢做,做了要下地狱的啊,他敢去做吗?

现在他不相信有地狱了,这就宋明理学家种下的祸根,宋明理学他就是觉得人是(气)之聚,人之死,气之散,哪有什么地狱啊?即便有地狱也没有受罪的主体,气都散掉,宣扬这些断灭见,人死灯灭,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很有市场。你跟他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他认为是迷信,哪有前生后世啊?奉行断灭见的人,他没有道德的底限,没有道德可言。虽然口头上讲道德,都是假的,都是应付外面的。

所以人心恶的一面,就要靠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让他畏惧,勉强让他去做善行,这就是道德的堤坝。欲望的水没有在道德的堤坝流,它会泛滥的,它会淹死自己,淹死他人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 孙思邈...

用反作用力来改造相貌

人人都想拥有美丽的相貌,但是有时事与愿违,为什么?...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有些接触净土法门的人听说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解脱海

(譬喻)解脱之德,深广如海。华严经二曰:此智幢王解...

【佛教词典】五事谛摄分别

【五事谛摄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三卷一页云:问:如是...

有障碍才能考验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时,坐了三年的监狱,在监狱里每天受...

生命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许多人过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个秘密目标,非要把一切...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抑制我们的怒气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欲火害人(普明法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