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大安法师  2021/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严。首先是概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依报庄严,依报庄严在十六门里面谈大义门功德:“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这个偈子字面上是这么来说的。

首先大义门,大义就是摩诃衍的意思,大乘的法义。所以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到了大乘的法界。所以这叫大乘善根界。你没有大乘的善根,你是很难往生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由他的大菩提心显现的一个实报庄严土,所以它叫大乘善根界,具有大乘善根的世界。

大乘善根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无缘无条件的大慈悲心就是出世间的善根,是由这个出世间的善根显现的极乐世界,就叫大乘善根界。

这个大乘善根的法界是大平等的法界。一切往生者没有讥嫌之名,都具有像佛的那样的相好庄严,紫磨真金色,像佛的那样的五眼六通,善巧辩才,都是平等的。那讥嫌名是什么?就是让人觉得能够讥讽、奚落的名,名就是名相,极乐世界那个真实的讥嫌的事实没有,连这个名都没有。

这个“名”是指有三类,一个是女人,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不仅没有真实的女人,连女人的名字都听不到。所以他就很清净。极乐世界都是相好庄严,没有六根残缺的人,没有残疾之人,甚至名字也听不到。

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个特点,二乘的种性不会发生。二乘种不生。二乘就是声闻缘觉的种性,他不会发生。对这个不生,常常我们会有误解。什么叫不生?你思惟这个不生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不往生,就是不能往生的意思,一个是不发生的意思。

那我们常常会望文生义,极乐世界那就是二乘种性的人不能往生,一定要回小乘向大乘才能往生。望文生义常常会得出这个结论。现在也有不少人这么说,这是有问题的。首先要考量二乘种不生站在什么立场来说。如果站在娑婆世界的这个立场来说,你说二乘种不生,自然就会说你二乘的种性就往生不了。

但是天亲菩萨是在描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庄严,依报庄严。他是站在净土的立场来谈的。那西方净土立场来谈就要理解为不发生。就在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不产生二乘的种性。那么可以说你还是要站在西方净土的立场来理解这个不生的含义,应该是不发生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

四十八大愿——(第27愿)万物悉皆殊特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佛教词典】大乘与七大性相应

【大乘与七大性相应】 p0245 瑜伽四十六卷十八页云:诸...

【佛教词典】事理权实

(术语)一切差别之事相,悉为权法,以常住不变之真理...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问: 您三年连续到秦皇岛讲法,我都亲临来听,可是心中...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

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辉曰: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