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里有正念,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静波法师  2019/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里有正念,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什么叫正观呢?用正念来观察,所以叫正观。不要用胡思乱想的邪见去观察,那是邪观;用正念来观察,故名正观。什么叫“敌色”呢?就是抵御外在存在的种种现象,心里要有正念,那么我们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有正念了,那么能没有抵抗力吗?肯定就会有了。如果没有正念,哎呀,就会东风来东风去,西风来西风去,很多人就是会这样。

今天有人告诉你:“哎呀,读《楞严咒》好”,你拿出《楞严咒》天天读;有一天又有人说:“读《地藏经》好”,你又读《地藏经》;还有人说:“读《无量寿经》好”,你又把《无量寿经》搬出来了;有人又说:“读《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好”,他又把别的放下了,读了这个……可谓:见益思迁。

那么请问:你到底觉得什么好呢?我们应该有个正念,如果没有正念,什么都对我们没有用。因为所有的经书无非就是让我们有一个正见、正念,所以如果没有这个正念和正见,那有什么用呢?没用。

在这里,佛教给我们一个“正观敌色”的方法。“敌”,是“抵御”的“抵”,抵御外在的事物的诱惑,也就是境界或者叫色。那么最重要的我们已经说了,男女色对我们修道的障碍是最大的,所以这里边着重地提出了这一点。

所谓“佛言”:佛陀就对有缘的人们又开示说了:

所谓“慎勿视女色”:不要用眼睛总是盯着女色,当然了男对女是色,女对男也是色,不要盯着看。“慎勿视女色”,千万不要视女色;因为这是非常大的修道障碍,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所谓“亦莫共言语”:也不要总是想要同她说话,没完没了。我们有抵抗力吗?很难有抵抗力,说来说去,心猿意马;说来说去,正知正见没了;说来说去,自己佛教徒的身份就没有了。

虽然如此,如果说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看,又不能不跟她说话,那怎么样呢?

所谓“若与语者”:实实在在地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得不同她说话,怎么样?

所谓“正心思念”:要正念来观察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怎么样呢?

所谓“我为沙门”:我是一个出家人,或者我是一个佛教徒,这不仅仅是对出家人说的,因为社会的诱惑太多了。我是一个佛教徒,对于一个佛教徒应该怎么样?

所谓“处于浊世”: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世界?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处在娑婆世界这样一个污浊的环境里,应该如什么?

所谓“当如莲华,不为泥污”:应当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莲花是从污泥浊水里长出来的,你看它脏吗?莲花是不会脏的。你看佛菩萨坐的或者站的是什么?莲台。我们能够这样吗?向佛陀学习就是这样的:如莲花一般不被泥水所污所拘,即不被任何事物所困扰。

所谓“想其老者如母”:若能如此观想,我们也就不会执着,不会像观看女色一样,有那种欲望的想法,没有了;面对现实,我们就观想:年纪比较大的,七老八十的,一看这是我母亲辈的,那我们还能有别的想法吗?没有了!“想其老者如母”,那些年老的就是我的母亲了,我们需要这样去考虑。

所谓“长者如姊”:年纪稍长的,观想她是我的姐姐;当然了,对于女的来讲,年长的是我哥哥,他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所谓“少者如妹”:年纪小一点的,观想她是我的妹妹,那你还会有别的想法吗?不会了。

所谓“稚者如子”:很小很小的孩子,观想他就是我的儿子,或者是我的女儿,那你还会有别的想法吗?没有了。这就是佛法中的对治方法,要学会着去转移,不要钻牛角尖,钻牛角尖要麻烦,必然要想不开,烦恼乃至轮回;所以我们要换位思维,要转一个角度。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站出来,真心地去帮他,从而成就自己。

所谓“生度脱心”:我们的心就会慈悲了,不再是污染的了,已经改变了。

所谓“息灭恶念”:马上恶念没有了。

我们也是一样,要转变观念,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变观念、转变行为的过程。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转变了,行为一定转变,命运会随之改变。我们看他年龄那么大,很可怜,还会贪着、恨他、骂他吗?不可能了。我们看她年龄很小,她是我们的妹妹,你说我们还会有别的想法吗?不可能了;当她很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会随着自己的能力因缘帮助她。这个时候我们的帮助,才会有价值,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佛行为。

当然,如果人家没事,我们就不要添乱;人家说,“我没事”,没事你添什么乱?所以不要添乱。不要犯瘾,说“我就是想度众生”,请先把自己度好!其身正,不令则行。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需要把自己先管好,把自己的事先处理好,如果还没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那么就没有说服力了。

这方法挺好的,大家想想看,有时候我们有些佛教徒尽管做得比较笨,甚至可能不是很如法,不是很受益,但是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说我们恨谁,经常会念佛去为他回向,如果真是能够这样去想和做,那么就是同他结善缘了,就不再是恶缘了,这就是一个方法。

当然,我们可能会硬着头皮去这样做,那就错了,要知道自己也受了伤。可以这样考虑:“他在别的地方没有办法去发泄,拿我来发泄,没有伤害别人,这已经很幸运了。”如果这样去考虑,我们也会非常快乐。你说他没有伤害别人,伤害的是我,那没关系,而我又有抵抗力,这有什么关系呢?

把垃圾给我吧!我是佛教徒,正是要把垃圾变废为宝,转烦恼为菩提。

就像看到别人实在痛苦了,我说:“你可以把过去的垃圾同我结缘吧?”他说:“你怎么办?”我说:“你就甭管我了,你好就行了。”事实上哪里有个什么实在的烦恼?如果真的有一个实在的东西,我也是真的不敢要,这不是炸弹吗?我才不要哪,我也会跑了;但是事实上我明白,没有这么个实在东西,所以我就会敢于面对。希

望大家也学着去敢要,而不是带有情绪化的东西,这个才是学佛过程中的稳妥,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祖师大德的戒淫法语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若诸世界,...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淫女(妓女)的开示

1、《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复应语言。善男子。...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欲望永无止境没完没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

静波法师于百年妇女节座谈会上的开示

尊敬的市宗教局的领导、市妇女联合会的领导、各位法师...

见坏法者能呵责,当知是人真佛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

不要把别人的因缘套在自己头上

最近几年,佛教界流传,不诵《弟子规》不能往生西方极...

【佛教词典】四求

(一)指四种欲求:(一)欲爱,即贪爱欲界之五境。(二)色...

【佛教词典】六轮

(名数)本业璎珞经示三贤十圣之果报,用铁轮王等之名...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

天龙八部

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