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理想成为现实

济群法师  2012/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事无不可对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中尽力持戒,但很多同修觉得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化,请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答:受戒确实会和原有串习发生冲突,所以我们会觉得束缚,觉得不舒服。但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持戒,正是在内心建立一套防范系统。尤其是现代人,受个性解放的影响而格外缺乏自制力,这就有必要特别加强。具备自制力,我们才有能力抵抗串习累积的惯性,改变原有的生命发展轨道。当我们认识到戒律对改善生命的巨大意义,持戒就会成为自觉的行为。因为我们不是在被动接受某些规约,而是我们为了改善自身生命来寻求戒律的帮助。这不是理想,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

问:盗戒的界限在哪里?另外我很喜欢吃肉,怎样克服这个嗜好?

济群法师答:偷盗也叫不与取,其标准为,凡别人没有给你的有主物,都不可私自占为己有。哪怕挪动位置,也是犯戒的。

至于不杀生,并不完全等同于吃素。佛陀开许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不见是没看见这个肉为你而杀,不闻是没听说这个肉为你而杀,不疑是没任何际象表明这个肉是为你而杀。这种三净肉是可以吃的。当然,从慈悲的角度,不吃肉是更好,毕竟有人吃就会有人杀。

如果对肉有贪着的心,我们可以做些观想。其一,肉就是动物的尸体,尸体好吃吗?其二,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你想吃众生肉时,拿自己的手咬一口试试,看看自己的肉好不好吃。其三,现在很多养殖方式很不健康,吃了对身体有极大危害。具备这样一些认知,就会减少对肉的贪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

佛教怎么看世界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佛教关心的...

应当怎样追求利益呢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

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

问: 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长期吃素会不会烦恼...

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

【佛教词典】住无戏论执金刚

为密教大日经说会曼荼罗之内眷属中,十九执金刚之一,...

【佛教词典】二漏

有漏和无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无漏就...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