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梦参老和尚  2018/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善男子!何等名为三种业轮,一者建立修定业轮,二者建立习诵业轮,三者建立营福业轮。善男子!云何如来修定业轮,定有十种,何等为十?谓正观察诸有识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业为良田,无明覆盖,爱为滋润,无有自在,依他而立,系属众缘,为欲断灭业烦恼苦三种流故。如是观察,云何业流?谓诸有情所行诸行,若此诸行所由无明及爱为因,能生诸有,名烦恼流,若由烦恼识为其因,众缘和合,名色生起,名色为因,众缘和合,六处生起,六处为因,众缘和合,触受后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业流。”

三流,有业流、烦恼流、苦流,要观察它们是怎样生长的。什么叫业流?什么叫烦恼流?什么叫苦流?每一个名词含着很多意义。你要是懂的话,你就契入佛经了。不止这一部经,好多部经你都能懂。这里举了三种业流,什么叫业流?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作的一切事,包括睡眠,乃至于从生下来,一直到死亡,你逃脱不了的,离也离不开的,都在这三种业里头。业流就是你所造的业,凡是有情的,包括动物,畜生、马、牛、羊、鸡、犬、猪都包括在内,植物不算。

不过,业流是以人类为重,你所作的诸业,就是你所行的,这叫业流。流就是永远不停息,流是动业,永转不停息,永远这样流。烦恼流,就是无明跟爱。这个爱就是众生的欲望,众生的欲望是我们的生死根本,有爱染,以无明爱为因。由这个因而产生的行为,因为有了行为,就是你所作的业,善恶业,就有升有降,升者就上天,降者就下地狱。

那时候我在北京,碰到一些煤炭的工人,我问他:“你作什么职业?”他说:“我有时候,下地狱!”我说:“你能下地狱吗?”他说:“我是下地狱!”我说:  “下地狱干啥呢?下地狱不受苦吗?”他说:“我是作工作。”我说:“作什么工作呢?”他说:“我跟阎王老子挖煤。”我说:“你这个工作是不是在煤炭工作呀?”他说:“是呀!我天天都要下地狱。我们一早上睁开眼起来就下去。”他在北京门头沟工作,到了晚上才出来,很容易碰见坍方,上头掉下来或者冒顶,这是他们坑道的术语。北京的门头沟已经挖了好几十里,他们在西山的底下挖。“有时候我也有生天的时候!”我说:“你现生就能生天?”他说:“是呀!”我说:“你怎么生呢?”他说:“把我吊到中南海里头去,那些大官,我把他们看成玉皇大帝,给他们添砖盖瓦,那房子漏了,要我去添砖盖瓦。”我说:“你真的本事大,上天入地。”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时而作善业了,上升了,有福报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你别把痛苦忘了,我们也受过苦。能生诸有的话,这里包括很多。三流,一个业流,一个烦恼流,一个苦流。苦就是有烦恼,识为其因,识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睛是属于根。眼根对着外边的境的时候,它是没有分别的。能分别的是眼识,用眼识来分别,这个识是指六识,总说起来是八识。有烦恼识为因,还得加上很多的因、很多的缘来促成,它才生起这样的次第!什么叫现在五果,未来二果?这都叫苦流。无明和行,行是运动义,要是贪、瞋、痴、慢、疑,再加上身、边、戒、见、邪,这十种都叫烦恼。这十种叫“结使”,它促使你作业,这就是行。这是内心里头的,属于因。心里头造业,还未生出现实的。心里想的运动,就是心里的活动,因为你不明白,不明白了就去活动的,不是智能的活动,而是愚痴的活动。这纯粹是造业的活动,是这个十结使的指使。投胎的业识,我们经常说这个结使是八识种子的,那个是恶分,不是善分,识里头有善恶二分,“使”属于恶分的。造了这些业,造了这个业就投胎。

由于过去这两种因,造这个业,这个八识又称含藏识,它就含藏在识里头。由于过去业,你就受报了。受报了,随你所作的业去受报,有的生天,那就享受,那也是他的识。那么投于六道去,投生人道,就是最好的。如果你作的善业多了,才能到人道。一般的众生是生不到人道,你堕到饿鬼畜生三恶道去了,要是堕到畜生道去,那就更苦了。

不论到哪一道,业识将入胎的时候,七天一变,将入胎的时候,还未有长六根,连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只有胎形,六根未具。出胎之后,爱欲跟境接触了,眼观色,耳闻声,身体就接触,在母腹里头很温,一生出来,那空气就让你每个毛孔挣扎,那种痛苦,你说不出来,就是感觉到痛苦。这个痛苦,我们不知道了。在监狱受种种苦刑的时候,把你的嘴巴堵上,眼睛蒙上,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六根都闭上了,只知道受苦,说不出来。我想最初投胎接触的苦,可能跟那个也差不多,没有办法表达。表达又怎么样呢?这是苦果。外界接触了,那就不同了,生起苦乐感觉了,也就是小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不如意,就用哭来表达一切,小孩子哭,大人不要太哄他,他哭就是表达。他哭的时候,就是成长。他一切的运动,只有哭,哭是他的运动。多哭,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表达了他的不快乐,小孩还不会说话,你逗他,他也会笑,你们带小孩多,就知道那种感受。我了解得少,你们比我了解得多,我是根据经上说的。

这个时候他产生的苦乐感受,业是投胎,这就是果。等他长成六根,他是果。出胎了,跟外境接触了也是果。这一接触,苦乐受,他就享受吧!从此就受了,这一生他都要受,受到再投胎,或者再死亡,永远不止息的,所以称为流,流是动的意思,流动不止。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这是过去的两因,二因而结了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五果。

由于过去二因受现在的五果,不会停息的。爱、取、有,是现在的三因。对境,对一切境界,生起爱欲,这花太好,我买一朵,我看见这花园里有很多好花,没人看见,摘一朵,这就是犯盗戒。看値好多钱,要是钱多,盗戒已经成了。虽然说我没有作,只要生心都算。那就是造了那个因,造了因,对境生贪爱,生欲望。生了欲望就想得到,好的想得到,不好的想舍掉,就想不受。因为追求这个,就要造业,就要造作。这一造作,就成了业。因为这个业因,你就受报。我们现在作的,现在就现受现报。已经现受现报,只是临时的果报。

如果我去抢人家的东西,当然受报,马上就被捉去关监狱,关监狱而后判刑,这是现报。但是还未完结,这只是人间的法律。完了,你要受因果。你抢人或者杀人,杀人要还命,国家法律已经执行,抢人家被捉到,把我枪毙了,我不是还了?不是,这是人间的法律,还得受报,那个人还会找你要命债,你得还他。你现在作的因,未来还要受色声香味触法五蕴的苦果。再来受,再来生,生了又老,老了又死了,死了又造,造了又生,生了又死。就这么来回的轮转,这叫十二因缘法。

在这里,佛建立第三轮,建立修定轮,解释定有十种。你要观察十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我执实为我,像我们上面讲的。你所作的业是田地,就是良田,被无明覆盖,再加上爱的滋润,自在不了。受这因跟业的束缚,都是依缘而成立的,依他而立,这叫缘生,缘生诸法。凡是因缘生的,没自体的,生而灭,灭而生,生而灭,灭而生。无自体的,就是缘起时不能久住的意思,也就是轮转的意思。假使要想观察这个业流,观察明白了,之后,一切有情所作的种种诸行,就是诸业。这个所作的诸业又成了一个烦恼苦,由于造业而系属的众缘成就了,成就了,你就受苦,要受烦恼苦。有了烦恼,那就受了苦果。要经常的观察这三种流,业流、烦恼流、苦流,一切有情所作的,超不出十二因缘法。随你想的、作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是受的,现在受过去的因,现在受的五果,受的过去的因。你相貌长得好丑,有智能没智能,跟你过去的无明行有关系,跟你的善业也有关系。那么所受的不同,都是由无明跟行,无明在前,行在后,再加上爱为由,才生长诸有。

诸有是一切有情,我们都有情感。畜生有没有情感?任何畜生都有情感。你看那布谷鸟,要是细心观察,仔细研究,你看看它们的行动,它们也有爱有取舍。你要如是观察才知道。家里养小鸡,或者布谷鸟,你看那雌性的,会围着雌的转。那雌的不喜欢那雄的,就不交往。雌的喜欢那雄的,就交往。这不是爱吗?不是有取有舍吗?一切动物、一切人都如是。

十二种因缘生起的意识,构成了有情生存的十二种条件,这叫十二支。因为愚痴,没有智能看不破,才有行,有行才造业。在〈大乘起信论〉上讲,一念不着生三细的三系相,这是根本烦恼,它不会停止的,它是在转变的,因为转变,它就追求现前的境界。这境界还是自心的,缘那个行,那个运动,他要找个对象,要取境。因为想取境,就产生识,而识有分别,识是分别义,他要分别。因为有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又缘爱。好的,他喜欢,你要是用鞭子打他,那个触,它不接受,太苦了,他有痛苦。太热了,它又痛苦,太冷,它又痛苦,这是属于触的感受。这样子缘爱,就有取舍。有取舍,就缘有,缘取有有。有缘有又生。缘取就有,缘有就有生,缘生就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聚一身,一切苦恼都产生。

这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依他起行,都是依缘而生的。十二因缘,过去、现在、未来,无明跟行是二因,过去的、现在的,这叫一重因果。这种因果就是两因五果,过去的因,现在受的果,有识、名色、六处,而六处触受现在的五果,所受的五果。在这个取舍当中,有取有舍,有爱有取,这就有了生死。这是三因。这个三因,就是给未来造成不生老死苦果。这叫三因二果。生老死,有生必定有老,有老必定有死。有的时候跳过去,未等老,他就死了。有的人业不同,他只受苦,一生下来就死了。甚至还有胎死母腹中的。业不同,过去的因不同,所受的果也不一样。因为修这个定业轮,定业轮有十种,修定的时候要观察,观察你身的六种境界。

我们刚才讲的是十二因缘,这里只讲六种境界,是指内在境界说的。还有,在这里产生我、我所执,就是以我为主宰义。执着的,就是在无明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因为不明白,没有智能,他认为自己是对的,说我是第一,执着那个见解。看问题,明明是不对,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执着,他有他的执着,这个就是他的因。一个人在看问题的时候,分析问题的时候,是不准确的。你认为这个是对的,其实你已经错了。就像我们买股票,买这张股票以为一定发财,一定能涨,结果你一买到手就赔钱,已经不涨了,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你看人家都赚很多钱,你生起羡慕,你去买,那就是我执。他认为一定能赚钱,事实上一定赔钱,赔到跳楼自杀,有没有这种情形?也有看对的,这回一定发财,他的投资就投对了。

这都属于我执,我见。但是从佛经的道理来讲,从生灭法上来讲,得到的也会消失,没得到的当时就受苦,得到的后来才受苦。你得到也好,没得到也好,都是虚幻的。你得不到什么,最后是消灭的,虚幻不实的。但是他不认识,以为是实有的,其实是虚妄的,要想无我,非常之难。非得灭因,不取于缘。怎么办呢?你要修,佛要建立修定业的轮,你得先观察观察业流、烦恼流、苦流。

“如是三流,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而得生长。为欲枯涸,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三种流故,于五取蕴,观为无常,及苦无我,愚钝无动,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空无所有,无相无愿,无所造作,无生无起,无出无像,寂静远离,无所出生。于五取蕴如是观察,能顺空忍,顺无相忍,顺无愿忍,为欲随顺观五取蕴。”

“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这又生长,你想把业流枯涸了。有时候这个枯“涸”,念“固”,有时候念“涸”。枯是干枯的意思,那个水流已经干枯,枯竭不让它滋长。你先断了无明,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你就不会爱,不生起贪爱之心。所以,他就说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才能生长,生长出什么呢?五取蕴,也就是取、贪取。在《心经》上,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二法,就是色、心,受想行识属于心法,色就属于色法,只是两种,这两种都是无常的。

所以,你想修定,要先观这些是无常的,是苦的,不是甜的,是无我的,因为愚痴的缘故,把这些看成是“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空无所有,无相无愿,无所造作,无生无起。”想修这个定业,有六种。要先从无取观察,先进入了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而后再进入。我们学佛之后,要想修行,要想真正进入,要想解脱,这是最基本的。一切止观,必须得这样修。

因此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要想入定,要观察生死的十二种流,要断这个业,烦恼、苦流。你要想修定,乃至“数、随、止、观、转、净”。这是本经上所说的。智者大师作的天台宗〈六妙门〉,他在中间改一个字,“数、随、止、观、还、净”。这部经上说的是“转”,“转”跟“还”的意是相通的。转变一下,还本还原,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得有前方便,如果你没有前缘,要想修,你进入不了。所以智者大师给我们提出来,要想修止观,因缘必须具足。如果没有那个条件,你修不成。具足因缘有很多,你发心要想修行,要想得定,要想开智能,证得定慧能够去除一些苦难的,你要想作,得具足缘。没有缘,是不成的。什么缘呢?你受了三归五戒了,要持戒,起码三归五戒,得持清净。第一个是持戒清净,才能止住烦恼。因为持戒缘故,得生诸禅定,也能灭苦,能够生长智能。

第一个是持戒缘。但是持戒有不同的情况。智者大师说,持戒的修行人,持戒有所不同。哪三种不同的持戒呢?我简单说,就是我持了,受了戒,根本没犯过,第一种是最好的。第二种我犯得很轻微,不是重的,一忏悔就忏悔掉了。第三种,犯了根本戒,你受了五戒,杀盗淫妄都犯了,归依三宝了,后来,你又归依外道了,这是破了三归,这是第三种。但是你能够至诚的依照依着大乘教义,还是可以忏悔的,但是必须痛哭流涕,天天拜忏,昼夜二十四时。这样忏悔,忏悔清净了,得到清净,得到证明了,见了相好。清净了,这因缘还是可以成立,修观还是得入的,但是必须现生不作五逆罪,如果现生作了五逆罪的,现生想再得止观,很难。

那个忏悔清净了,已经成就了。修止观的人,一者是从来不作诸恶,二者作了恶事还能悔恨,还能忏悔的,但是忏悔有方式。第一要信因果,第二个生起恐怖,恐怕下地狱,恐怕受轮,第三种要生深惭愧心,完了,再求学灭罪的方法,或者拜哪个忏都可以,〈地藏忏〉、〈占察忏〉、〈千佛忏〉、〈大悲忏〉,都可以,但看哪一个方法适合你。

最后你要是能够修观的时候,观“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就是观无生。如果罪业重的人观无生,根本观不起来。如果真正的前生宿世善根深厚的,修七天或者三个七天或者一个月。我们拜〈占察忏〉,在《占察经》上,地藏菩萨说拜一个七、两个七,一个月、两个月都不成,就拜三年,这可不是像我们一天拜一次。而且要能持圣号,就清净了。

地藏菩萨依照他的忏法,修的时候是这样的。第一个,你得具足这个缘,我只举诃责五欲,五欲就是贪心、欲望,生活不能太舒服。生活太舒服的人,你想要进入止观,你进不了。妄想纷飞的,混浊不清的,怎能禁欲呢?你想要坐禅,必须诃责。

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迷失愚痴的人,就是在这色声香味触里头,色声香味触生爱着,生贪染,不知道他的过患,智能者知道这是过患,不敢亲近这五种,叫诃责五欲。这里头包括很多,如果大家想学的时候,要多看。

第二种,得弃五盖。贪欲在五盖里头,就是贪欲盖。由于这个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境界,你生起欲望,而且你内在的意根也生起欲望。你修禅的时候,心生欲爱,坐不净,所以覆盖你的善心,平常好像还没有什么脾气,烦恼都可以压伏,能够忍受。一坐禅的时候,忍受不了,把过去压伏的都翻起来,而且非常的猛烈。所以,要防止修止观所生起的障碍。你要是正在修数息观,数数的过程,或者想起了哪天,谁对我不起,他挖苦我,我得报复。你心里愈想愈瞋恨,就把你的本修全忘了。乃至于不坐了,起来了,那个业障促使你去找他报复。要诃五欲,要弃五盖,第一个条件是外缘要具足缘,这一共有十种。

还有第四种,是调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但是以坐为好,修止观的时候,一定要调和,身心相适应,先调身后调心。完了,调息,调身、调息、调心,要调和,这是第四种。

这十缘,我只说个名词。如果大家将来真的想修,你就研究研究。第五缘,要有方便善巧,修行要有方便善巧。智者大师讲了一些方便善巧。第六种才是正修的时候,正修定,或者你打坐也好,坐在思维观想也好。第七种发愿,善发大愿。第八种,你自己要认识魔障。未修的时候魔障不现,修的时候魔障来了。第九种,对治禅病。在你修定的时候,有很多的病,这叫禅病。这不是我们身体害的病,你要详细知道什么是禅病。第十种就能进入,禅定证果。

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你其他修法的都没有,观想的时候,你就念这四句:“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导的,学禅定的时候,你自己会观、会修,先具足这些缘,外缘都清净了,才容易进入三解脱门。

这三解脱门就是空门,空门不是像我们讲那个,有时候是拿虚空作比喻,这不是虚空,以为是虚空,那就错了。空的涵义是说一切缘生的,一切的法没有自体的。它当体就是空的,是很多种缘合成的,也就是由因缘而生的。假使认得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的,都是无自性的。那天特别讲缘起性空,我讲了很久,说一切法都是没自性的,没自性的是空的。而且是当体即空的,并不是把它打碎了,打坏了,才叫空,并不是那个意思。但是缘散了,缘没有了,缘不具了,它就空了。你要是能够了解这种涵义,就很容易得到自在,你知道了,对于一切事物,不起执着了,包括能够断我执。阿罗汉所证得的一切智就是空,证得这层意思,他就解脱了,空了就解脱了。这个无相,又称无想,一切不想,你既然知道一切空了,对于男女的相状,实在不可得。你要是认得一切诸法无相,那就是离开一切诸法的差别之相,而得自在。就是在一切法上,你能得自在。因为你对一切法不起执着,晓得它没有的,它是幻相、假相,如影如形的,这是无相的意思。

“无愿无作”,也称作无欲,你知道一切法无相,你在三界无所希求,既然不求了,你就不造业,你要是不造生死业,生死果报的苦果,你当然不受。这无相,你就得了自在,一相、异相、同相、诸相、差别相,不希求种种的相,因为它都是空的,都是如幻的。如果能够进入这三解脱门,有智能,真能进入了,那就是在世间而离世间了。你虽然是在世间,已经离开世间了,不受世间诸法的拘束。

再看看“数、随、止、观、转、净”,数,我们平常说是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数数。数什么呢?它是数出入息的,这是修定,心要专注于这一境。一至十,又回来,一至十,如果稍有杂念,数字就错了。你必须专注这一境,依着这个数字,把你的心定在数字上,你就不会再寻求其它的妄念。

这种的修法很多,我有一段时间用过这个功夫。我是以地藏菩萨圣号来用的,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往里吸气是“南”,出气是“无”,完了,再吸气是“地”,完了,再出气是“藏”,完了,再吸气是“菩”,再出气是“萨”,一个字一个字观想,你这样一出一入,一出一入,这个叫观出入息。《十轮经》就是要你观出入息,他并没有说数字。但一般而言,数的方法是一至十。〈六妙门〉的数字,它讲得更详细。这就是修止观的一个前步骤。

《十轮经》简略这么谈一下子,每一种都有二种相,能够把出入息的相,定到这个出入息的相上。那么,现在就是出入息,先是气息很粗,等你观想久了,气息就细了。细了以后,气息没了。就像我念着南无地藏菩萨,念念的念也没了,气也不出了,气息好像就定了。由粗到细,细到感觉没有了,感觉息止了,这是出入息相。因为你在出入息的功夫已经进入了,就能够专注,随着这个出入息,随顺这个出入息而能止住妄念、妄想、寻求、伺察。你要离开那个妄想,妄想能够止住了,不再去寻求了,不再打妄想了,你在出入息上已经得了功夫。得了功夫,说的更通俗一点,从粗相进入到细相,就像我们最初数的时候,心很粗,很浮动,很躁动,数数就跑了,数数,思想又跑了。业已经能够定住,就在出入息上,其他念都没有了。就这么一念,观鼻端、或观特定的相,即专注一境,就是这个涵义。专注在这个境上,你就能够止住妄念,这个出入息相已经很轻微。善取出息相,这个相,若有若无,但是,还未止住,必须到了止的境界。

“随、数、止、观、转、净”这六个是连贯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到你的出息入息已经灭了,没有出息了,也就是能住于定中,或者是我们所说的轻安,也叫三摩地,到了这个时候就表示出入息尽了。能知道出入息尽的时候,这是观,出入息已经尽了的时候是止,知道出入息、观察出入息,已经息灭了,这就安住于你的心。这个时候你要看着自己的观察,心无异动,要观察,这叫因定产生明。明就是智能,智能就是照了的意思,到了第四步功夫。这个时候前面所说的色受想行识,色法,你早舍掉,这是转的心法。你能够舍掉五蕴,渐渐的趋向于得定。真能进入定地了,渐渐能够趣入圣地了,能够清净了。你要是到了净的时候,你就舍掉结使贪瞋痴。那个结使都舍掉了,就能够产生净见,这样就开智能了。这个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了,作起来很难了。这里头有种种的细行。

还有,你在修的时候,引导的老师会知道你到什么境界了,你要是问他,“我现在到什么境界?”特别是起魔障的时候,自己就会认识到的,虽然认识到,可是克服不了。例如说,我们一天要坐三次,或者坐五次,你定的时候,或者你最初克服一切困难,才要清净下来了,刚刚才要入门了,障碍就出来了。或者世间上很多缠绕的事出来了,你自己心里不安定,你会躁动的。如果你在坐、在行的时候,在观想走的时候,或者念佛也好,你虽然心住一境,但是你会躁动,外头境界自然干扰你。即使没人干扰你,你自己也会去找,这就是寻伺,你自己还会去找,又退回去。如果是这样,要回去修的时候就很难了。我们一个数能够进入了,能够随了,舍住寻伺,不去追求,不去寻找,思想不去攀缘了,也就是妄想心,不另外去攀缘境了。

特别是对于修行人,他就会发生这种障碍。或者是心里生起烦恼,不想干了,不想作了,不想修了。这是自己内在生起的。或者朋友、亲属,反正什么缘都来了。当你要进入的时候,障碍就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的善根没有了,所以,智者大师才会说,你修观的时候,要想修定修慧,先得具备好外缘。地藏菩萨教导我们,要忏悔。还不用说是修定,就是你想进入,想学习,你得先忏悔。不然你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有了学习的机会,你也进入不了,会被障碍障住。

万一我们诸位的道友,想要修定成圣。你发愿说,我要听完《十轮经》,这部经讲完了,从头到尾没间断的听完的人恐怕不多,我不敢说没有,或者耽误一回两回。讲《占察经》的时候,我就试验过,以我看见的,从头学到尾的,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业流!特别是在末法的时候,缘就是不盛。特别是自己的内障,比外障还厉害,业完了就起惑。惑就是不安烦躁,乃至于起烦恼。跟谁烦恼呢?自己跟自己烦恼,坐坐不耐烦了。修道都是这样,不论你修哪一门,拜个忏,该没有吧?很难了,自己发心,我定下来,最初就是规定三次,或者改变成两次,二次后来变成一次,很难。总会有些干扰,谁干扰呢?自己的业流、烦恼流。在这苦果上干扰你,你想超脱,很难。

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修道者,要想不造作生死业者,要想截断生死流者,如果没有发这个愿心,又怎么能去作呢?即使你有这个心,想要去作,中间的障碍太多了,你要怎样克服?除了自力之外,就是求佛菩萨加持。所以我们拜忏,求他力,用自己的心力跟佛菩萨的慈悲力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你作起来才能够断三流。断了三流,你就证了,就能入圣了。

我们最初开始学华严的时候,二乘人,乃至想生极乐世界的,想一想没有什么必要,乃至认为不学了。那是发大愿,现在愈学愈恐怖,愈感觉是错了。二乘阿罗汉果是断了生死的,证得初果的圣人,得断见惑,我们是见什么生起分别,见什么生起贪爱,距圣太远了。说者容易,作者难。知道容易?还是作容易呢?儒家讲“知难行易”,说知道很难,行起来很容易。有些事情是知道容易,行起来很难。依我看,学佛的人知行都难。但是比较起来,你必须是真正的先知道,才能去作。这是第一步。你不知道,怎么作呢?这个知要有智能。你要有好多种因缘,你才能开始去知。

如果你遇到一位不是很好的师父,没有遇到一座讲经的法会,我们看见很简单,其实很不容易!就我所知道的,我所经验的,并不容易。你连知都不知道,怎么去作?是不是?第一步要知道,而且在这基础上,你得信!如果连信都不信,你怎么会知道?因为你进入了,你才去学。连信都没有,你怎么去修道?我们不说别的,看到那济公,我们都很羡慕,他那么懈怠,那么好,随手拈来便是,看那些大菩萨,无一不是佛法。但是要到达那种境界是不容易。

最初开始学,一切法都不要执着,现在我才体会到,我没有法,不要执着法,叫我怎样把我去掉呀?我必须得依法才能去掉我执。等我没有我执,我再也不依法了。现在的我还存在着,一天的五欲境界全具足了,就想不要法,你怎么进入呀?你还是在五欲界里头打滚!是不是这样子呢?所以,说起来难,说起来也很容易,就是一个至诚的信解心。信了之后,你自然知道哪个好,哪个壤。你当然想趋吉避凶。明明是火坑,谁去跳呀?他已经明明告诉你,那是火坑,三界是火坑。你一定要出离。解之深者,求之切。愿切,行才作得起来。你经常念无常念苦,一天所遇到的尽是苦果,不是这样迫逼,就是那样迫逼,刚好一点儿,苦又来了。刚好一点儿,苦又来了。

很多的道友经营商业也好,工作也好,房子都没有问题,什么都过得去,她失了业,收入没有了,你说麻烦不麻烦?刚刚才好一点,家里就出了病人,看病要钱,很逼迫的。我们现在所学的、所要修行的,就是“持来去念”,也就是我这个起念头,出入息就是来去念,起念头,经常掌握这么一个也不容易。我们慢慢学,本来像我这样讲《十轮经》恐怕一两天也讲不完。学经作什么?能用的还是用一下。我们还是在起头的时候多讲一遍,这对我们是最方便的,大家都能够入,都能够知道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持来去念”,“数、随、止、观、转、净”,还没有讲完,大家可以看一看〈六妙门〉这本书,每一个相解释的很详细,但是只是一切修定的入手处。现在宏觉法师讲菩提道的止观,那是依照西藏的教义,也很方便,也很简洁,如果大家入进去了,也很容易。如果这两个都结合起来,更好一点。

“复方便修入出息观,即是修习持来去念。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谓正观察,数故,随故,止故,观故,转故,净故。应知此中,数,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依伏诸寻伺,二能取于入出息相。随,能造作二种事业,一依出离舍诸寻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灭,二能安住胜三摩地。观,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尽,二能安住心及心所法别异观察。转,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方便舍诸取蕴,二能方便趣入圣地。净,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舍结,二能净见。”

修定业轮在最初的方便上,就是修入出息观,要想修这种方便法门有六种,就是“数、随、止、观、转、净”。这个入出息观,又叫修习持来去念。来念、去念,这个数息观,数是数字,也就是数数,用数数的方式来摄你的心,摄你的妄念。我们初听或者初学,感觉很简单。你要是真的修起来,很不简单。你数数,就错了。它可以有两种数法,一种是入息数一,出息数二。一直的入数一,出数二,又入数三,又出数四。这是一种的数法。另外的数法,你可以入息出息作为一个,一入一出作为一个数字,一入一出作二,你就数到十数字为止。一者是数字始,十者是数字终。第一轮数完十个,你又从头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这样来观数。

最初你感觉这样数很简单,你数数就错了。如果心稍微的不注意,一者是数字错了,二者是你这个出入息就混乱了,入息、出息就混乱了。你必须气息调匀,既摄你不昏沉,也摄你不散乱。因为这是修定,第一个入手处,你必须在那个静心的观察,不昏不散,你才能数得好。

如果你没有用过这个功夫,最初听了以为很简单,你用起来其实很难,一会儿就错了。如果你单一数,入息数一,出息数二,入息数三,出息又数四,这样数十个,一个字算一轮。如果是一入一出算一,那么你这十个数字就是十个入出息。有的人感觉一入一出数一个数字,怕错乱,他就入息数一出息数二,端看你怎么能够定得下来,那就是最好的,这个方便,你可以自己取。但是在你数到十个数,又从头来。最初一开始用的时候,刚坐下来气很粗,很浮躁,你这么入息出息数数的,那个气从粗就入细微,到了最后,出息入息都止了,这样你就渐渐的入定。

我先大略的讲一下。这个“随”,前随出入息,前随这个数数,往前随于这个数,往后随止。他能起两种作用,随着这个出入息的数字,就可以随着观察出息入息来去的相。在数数的时候,你这样子数来数去、数来数去,把这个气息调的非常微细,渐渐的你就把希求心、攀缘心,都停歇下来。你自己能看到、自己能够观想得到出入息的样子,能观想它的出入相。这是属于色法,属于色相。所以你观的是有相的,你可以把散乱心降伏下来。你数数的时候,随着这个入息出息的相,自己能够观察得到。这个随能起着两种作用,一种把寻求的心止下来,把寻伺心降伏下来了。

因为数数的时候,把这个散乱心降伏下来,到了随的时候,就能出离,舍掉了这个寻伺心。这个时候,他就善取这个入息出息的相。当你修的时候,能够渐渐的观察。这是随的作用。止的作用,就是随的时候所示现的入息出息相,灭掉了出息入息相。

这个时候你就能够渐渐入定了,安住定。等你感觉到能渐渐入定的时候,那就是观照,它能够告诉你出入息的息已经尽了,完全不动,灭尽了,能安住你的心。转就是把这种相降伏的意思,能舍掉这个色法、色蕴了。出入息的相就属于色蕴,他渐渐地断烦恼了,能入圣地了,就是断烦恼了。感到静的时候,他就能够舍掉这个结使,舍掉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这十使烦恼的结使。舍了并不是断,还未到达断的境界。能断的时候,可以产生正知正见,这就叫作六种方便。六种方便,就是从这个数,“数、随、止、观、转、净”。智者大师作〈六妙门〉的时候,他就改用“还”,还原来的清净。

每一种的方便都有两种象征,一个粗的,一个细的。当你初修的时候,数数的时候,看你自己怎么选择。我在用的时候,我是念地藏圣号,我是一个一个字。入息,“南”字,出息,“无”字。完了,再入息,“地”字,再出息,“藏”字,再入息,“菩”字,再出息,“萨”字,我是六个字分作三次。入,出,入,出,入,出。念佛十次,我整整是六十个字。在初的时候很粗,要集中精力,稍为一松懈就错了,一用上精力的时候,数数数数数,渐渐那个气息就降伏下来了,心里头就静下来了。既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昏沉。如果思想稍一不注意,你所观照的就照不住了,就错了。你最初感觉这样入太复杂了,可以简短而入息。先从入息数起,入息一,出息二,那么,又入息三,又出息是四。那么,入出息五轮就是十个字。

依照我个人的经历,如果你能数到五百次的时候,不论你行走也好,坐着也好,有时候你坐那儿数数的,你会像个傻子似的,就呆在那里。因为你专注那一境。经上说,专注一境也能摄心,感觉粗的已降伏,就进入细的。细的时候,你更要注意。细的容易作什么呢?容易昏沉,一定要观照出入息。但是必须注意,你注意了,专注一境,数字就不会错。这样一切妄想心,那个寻求观察的心就会停歇下来。这个停息下来,就是随的伏。你所取随顺的这个相就是出入息的相。

在随的时候就能够舍掉这个出入息的相,能离开了,离开就是舍了。那就是随的涵义,能舍掉的时候就是随的涵义,也就是说把这个出息入息的相舍离掉了,把那个粗的寻伺相舍离掉了。但是这个时候,只剩下很微细的出入息相。这个相必须到止的时候,这是随的情况下,必须到止的时候,你才能够入定,入了定,这个入息出息就没有了。没有了,就在定中,不过,这个定还不是大定。

在你止的时候,你示现的出息入息这个相已经灭了,三摩地就是定。在你初得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欢喜。这是一步一步作来的,不能超略的,不能跳越的,你必须一步一步的作。我们经常说定能生慧,这个慧是照的意思,不再去分别,再去找,那一找又落到前面的寻伺里。不是那样意思!它是照了,照了它,观察再观察,照了它,这个出息入息没有了。这样,没有出入息,一直到这个相也没有了。先是伏寻伺,后来是灭出入息相,等到随的时候,直到这个出入息相渐渐的都很细微很细微,到了没有的时候,到了止的时候,就完全尽了,那是舍离了。这是尽了,这个时候你知道心已经安住于定境了,专于一境,这就是安住。心、心所,别意观察,心就是心所法。我们学百法,知道色法有十一,心法有八个,心所法就五十一个。观察的意思不是去分别、去找,一找又落寻伺,而是照了,照了你的烦恼,被你降伏了,昏沉、散乱,这都是心所法里头的。随着你的意识分别所起的六入里头,耳闻声、眼观色、舌知味,你照这些六根门头,前面的现象都没有了。这可不是呆子,也不是睡觉,要观察。因为你在定中生起了慧心所,这是初步。

“如是六种方便,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如是所说五种取蕴,各各别异,互不相似,新新非故,无住无积,不可言说,如是观察五种取蕴,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随观三种行尽,便能于此诸有识身六种境界,究竟随观我我所执业无明爱因田覆润一切皆尽。”

这六种方便是入定的初步方便,别认为这个止是胜三摩地,这不是大定。只不过是百八三昧当中,初入的初喜净,也就是你最初入手修行的时候。等到转的时候,再开始,再舍蕴,蕴是含藏。取蕴了,这就是所入的圣地。如果初果的圣人断了见惑,大致就是这样子。这个时候,就深了,就能舍结使,就不追求,但不是断,跟前面那个随的舍字是相同的,他就得正知正见了。清净法眼净,就是六种方便,修出入息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能够随顺进一步修。那么,它解释了这个,进一步修入息出息的体,也就是入出息的自性。这是色法所摄取的,叫色取蕴。那么蕴藏着一切的色,到此,就止息了。入息出息,一出一入,这个领受的涵义,这叫领受,也叫受取蕴。

入息出息的取相,取相就是思想的想,叫想取蕴。如是的入息出息造作的,这个造作就是运转的意思,运转这个,叫行取蕴。如是者入息出息了别了,入、出、入、出,这种了别就叫识取蕴。识取,这个叫五取蕴。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取的涵义,就是你所具足的。五取蕴就是具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了。只要是有情的,都具足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这五蕴各各都是不同的,不是这个相似那个,这个时候是不相似的。往前进一步,前面就舍掉了,就叫后。有粗的五取蕴,有细的五取蕴。这是不住,不住者就是“新新非故”,不是旧有的,而是新新的相交替。所以他不住,是不是积聚在一起呢?不是的。想用语言清楚解释五取蕴,这是不可言说,言说是说不清楚,只能够在你观照的时候去照。

你能够到达这样的情况,就得到“三行”。哪“三行”呢?就是福、罪、无作。无作就是无动的意思,也就是不起福的念,也不起罪的念。“三行”,你能去除这个福、罪无动,也叫无记,非罪非福,无记性。要是能够随观这三种的行,尽了,现在的身心就清净了,识就是心,身就是身体。身体跟着这些色法,心就是心法,这个色心二法,六根门头都清净了。在这个时候就能够进入我执,就渐渐深入的观无我。破除无我,就能进入我所执的法,能执的是我,我所执的是这一切境界相。执着境界相呢?有无明、爱因,无明爱因的田,覆盖一切罪业,所生的罪福都尽了,这是初步的。

“如是修习四种念住皆得圆满,乃至修习八支圣道皆得圆满,如是乃至修习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圆满,如是乃至修一切种无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圆满,如是修习持来去念,入诸静虑,名住正法胜义有情,名为真实修习静虑,名为真实供养三世诸佛世尊,名一切佛心中之子,从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

这个修完之后,才能进入修习四种念住。起观四种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数、随、止、观、转、净”工夫下手,这个时候再起观四念处,就能很快的进入,很快成功。圆满就是成就的意思,最初都是从数起的。这就要在你定中进一步的思维修。经过这样四种念住都圆满了,八圣道都圆满了,乃至于修十八不共佛法都圆满了。乃至于修一切种无生法忍,也就是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就是忍无生法,无生法只有一种智慧,得到了首楞伽三摩地。这都是超略的说。若要详细说起来,就这么一个圆满的定。这是前面的第二个佛轮,就这么略为解释一下。

修“持来去念”,就是修你的念,由这个念,修念入于静定,“住正法胜义有情”。正法胜义是指什么呢?是指第一义说的,是指实相说的,是指真实不变义说的。这个有情已经成就了,能够真实的修行静虑了,真实修行定。

八支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对佛法不产生邪知邪见,解释得很正确,远离了唯神、唯物、唯我等妄见。虽然是二个字,正见却是很不容易产生的。我们好多人希望有神通,希望有感应,或者是我执我见很深,凡是我,摆到第一位的就是我见,我见不是正见。在唯神、唯我、唯物上,总是把心跟境分作两个。心跟境分作两个,唯境就是唯物质,唯物就是物质。不要把物质摆在第一性,或者把唯心摆在第一性,都是错误的。这才是正确的解释佛法。心外头没有法没有境,境外也无心,也就是法外无心。这个解释起来很深的。我们说是产生正见,不产生邪知邪见就好了。看问题,看得能入理一点。这个理,要解释的也很多。简单说,即是真心(即是真理)。

我们的思想活动,可能离不开三种,就我们作人来说,一个是物理,一个是心理,还有一个是生理。很多人是根据生理,一切物质生的时候,他有一种道理的,物理一切物质的变化,生住异灭,他是有规律可寻的。心理,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思惟,也有一定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要统一生理跟物理,心理并不容易,就像一个国家立了法律,必须了解国情,人的性情,人跟人的家族关系,六亲眷属的关系,国家的关系,你不能不照顾。所以,在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情。法立得不合人情,这个法不能成立,不成法律。

所以我们经常讲,天理、人心,还有国法,也就是情、理、法。讲道理,道理是可以讲的,但是要合乎人情,合乎道理,合乎国法。三种违了一件,就不能成立。立这个法,完全违背人情,道理上是说得通,但是人情上说过不去,你会遭到全民的反对,那也是行不得的。合乎情理,在情理上得这样作,法律不容许。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法律,天理、国法、人情,这三个你得懂。懂得了,你再去研究生理、物理、心理。

像我们刚才讲的正见,佛引导众生都有方便善巧,想让你达到真理,达到真实境界。他先依照情说,每个人性情不一样,为什么要观机说法呢?他的前因不一样。前因就是理,他现在的思想逻辑又不一样。佛对各方面都能观察得到,对他一说,他就能开悟了。我们讲正见,第一个要无我,我执太重,谈不到法执。我执未断的时候,怎能谈到法呢?什么事情都把自己摆到第一位,这不是正见。凡是有我执的,就不是正见。我只详细讲一个,其它就不能详细讲了。

正思惟,妄想、贪欲、希求,那是不正当的。我们希望永远不生病,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有肉体,就是由地水火风和合的,由诸缘所和合的,想无病,任何人都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也会害病,也示现害病。你要是有永远不生病这种思惟,那是不正确的思惟。还有贪恋、贪欲,这都不是正思惟。或者我们希望多闻法,增加我们的慧命,多开智能。以智能为我们的生命,这就是正确。使我们修道的道业,早日成就,这个思惟是正思惟。要有正见,才能产生正思惟。你的见解有没有智能?从你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表现出来。

正语,这个容易懂,不要胡说,不要毁谤人家,不要说戏论,不要说恶口,不要挑拨是非。这个错误容易犯,在那儿说人家是非,你自己就在说是非,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那个对,那个不对,对就是是,不对就是非,张三那个时候作的事是不对,李四那个是对,你这几句,就是说是非,说是不是,是非曲直,要依照什么?依照无我,依照正确的见,正确的思惟发出的语言,这就是正确。像中国话,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那个礼怎么讲呢?依照佛教讲,那个礼就是合乎法,合乎佛所教导的,那就是礼。正语就是合乎法的,合乎佛所教导的。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这是大前提,四个标准。但是中间还有很多,那就要你自己去观察。

正业,凡是合乎佛法侩,合乎佛所教导的,那就是正业。但是在社会上你所作的职业,你所从事的业务,一个是佛所教化的戒法,一个是国家的法律,如果这两者相互抵触,国法跟佛所教导的戒法相抵触,要遵从国法。佛是这样教导的,遵从国法的时候,你不算犯戒。你遵从戒法,可是为国家所不准许,在你现在所处的国土,你不能这样作,你就应该放弃,要随顺国法,这才是正当的行为。这个时候,你只要不违法,不伤害别人,不为自己利益打算,我们认为这就是高尚了。各各的国土,各各的种族,各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所有的高尚情操都不一样的。我们举两性关系为例,很多国土,很多的民族,看法不一样,国法也不一样。

依照佛所教导的,凡是邪淫的,你是犯淫戒,不该你所得的,你非法所得的,犯戒,犯偷盗戒。乃至于杀人,犯杀戒,菩萨戒是杀畜生也跟杀人同样犯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是八关斋戒,优婆塞优婆夷戒,那个杀戒纯是指杀人说的,你作了也不失戒。八正道,看在什么地方讲,看对那些人讲,这也是对机的。对菩萨讲就完全不同了,对凡夫讲又不同了。要懂得这个道理,既然是八正道,就是你说的话,要合乎菩提道,我们得这样的解释,这是深一层的。

正命,如果合乎戒律的标准,勇猛精进的去修道,去修行戒定慧,以这个精进,来保持你的活命,这是正命。

这正命是自己尊重自己,有的时候为了修道,宁舍身命。那是邪命还是正命?我们看到很多道场,峨眉山的舍身崖,《法华经》上法喜菩萨燃身供佛,这是正命还是邪命?看你勇猛精进到什么程度,也看你自己的修道,认识到了什么地位?有些人因为持戒而死,不为破戒而生,看你怎么理解。主要是以你的心,以及当时的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说为了使三宝种子不断,或者委曲求全,你就是菩萨,因为你要护持三宝不断,不讲究一切的细行。但是,单一个戒的现象,这不能作为表率,不能作为常法,佛制的戒律才是常法。所谓的正命,就是不为邪命所活。譬如说观天文,观地理,星相宿命,医方,但是菩萨有五明学,他要作这个事,不作这个事是不对。他方便善巧度众生,不过你若是比丘、比丘尼,作的时候,那就是邪命。如果你受菩萨戒,也受比丘戒,你就不能作。所谓“正”字,就有这么多的简择。

最后,正念就是要我们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所谓不失正念者,是念念不忘三宝。还有入信位的菩萨,觉知前念起个不好的念头,后念不起,马上就纠正了。有一种是犯戒,他能忏悔,忏悔了又还复清净。有一种他根本就不犯,持得很清净。但是这两种,都是清净的。“正”字,就是发出真正的智慧,从定上使自己的身心达到圆满的人格。像佛弟子的人格,依照三宝所规定的,一切弟子的人格,我们要这样来解释。八正道,我简略的这样解释,八正道的解释有很多种,看你到什么地位就解释什么地位,就说什么话,一般而言是这样的解释。

一切种智,就是“一切种”。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种子是生产的意思。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执之法总的智能,是声闻缘觉所执的一切法。一切智,就是断了见思惑,断了见思烦恼,可是尘沙无明还没有断。道种智,是指着菩萨说的,他能够知道一切法的差别之相。一切种智,就是指佛。在这个三智之中,一切种智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因,我们举每一个众生,他能观见他无量劫以来,从什么时候种的善根,他信了佛。一切种智,又称为佛的智能。只有成佛了,才得到一切种智。成了佛,具足一切智能,就称为一切种智,知道一切的法,一切成道的方法,知道一切众生的因,而且知道他应受什么法,就给他说什么法。那么也就知道一切众生的差别智。

“一切种无生法忍”,就是一切智。“首楞伽摩三摩地”,就是首楞严三摩地,一百零八个定,能够成就圆满了。最初修定的时候,是修持来去念。“入诸静虑”,由这个初始修持来去念。入定的,入到住静虑。这以下所有的解释是所取的定。住在正法胜义,这类有情就是真实修行静虑。真实修行静虑,就达到了。就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得到这个种智者,这才叫真正的供养三世诸佛世尊。这是包括菩萨种性说的,是指道种性说的。如果是这样的修行,修行到这个程度,才是能够成道的诸佛佛子。“从佛口生”,从佛口生是佛所说法,口所说法,他依着法而成道的,那么就是他所生的身,就是以法为身,是诸法所化。

“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退转,乃至漏尽成阿罗汉,具六神通,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增长,功德圆满,成大菩萨,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修习圆满,此人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善男子,我以如是诸业法受因果报智,观察三世诸佛法眼安立有情,于此十种修定业轮,令其修习。善男子,是名如来修定业轮。”

有的菩萨证得灭尽定了,得了寂静定,就不再向前修行了。所谓退转者,就是他到此为止,也算是退的意思。“漏尽”,漏尽是什么尽?他的惑业,见思惑漏尽了。漏尽了,就是他不漏了,不再漏落于三界,成就无生。阿罗汉又翻“无生”,无生就无灭了。阿罗汉自己认为他所证得的,已经无生无灭了,跟佛没有什么差别的,他就不向前希求。这六种神通,天耳、天眼、他心、宿命,他已得到漏尽通。至于天人的报通,或者鬼神的报通,没有漏尽,因为他还有见思惑存在着,发大心,发菩提心,他修止观的方式,这是向前进修的,并不会到此为止。他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这种地步,已初发意的菩萨,并没有跟阿罗汉平等,必须到十地菩萨才能跟阿罗汉平等。他是大心,胜过小乘。因为菩提心没止境的,他不会停歇的,一定要成佛的。

所以,有的菩萨,他渐渐退转了,感觉佛道长远,生起退却之心。那么,他就证得阿罗汉果,入般涅槃。大心的菩萨渐渐增长他的功德,一加上“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十八不共法,内容很长的。刚才讲的一切种智,修行圆满了,修习成功了,他就证得无上的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这是佛答复梵天所说的。“我以如是诸业法受因果报智”,“诸业”就是所有的造作,造作什么呢?就是修定的方法。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直至究竟报德的一切道种智,究竟圆满了。“观察三世诸佛法眼,安立有情”,这是用佛眼观察一切,洞察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法眼,使这一切有情,一切众生,在修定的时候,令他们修习,这是十种修定的业轮,“令其修习”。但是这里是注重“持来去念”。这一段经文注重修持来去念的修习,“是名如来修定业轮”。修定业轮,如果更深入一点的,在《占察善恶业报经》讲止观,就是深入的。第一种佛前面所标的三轮,一个是修定业轮,一个是修习诵业轮。

“善男子,云何如来习诵业轮?谓诸苾刍,或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或复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世俗谛,根机未熟,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令其习诵。初夜后夜,精勤无怠,若诸有情求无上智,我当安置纯净大乘,令其自读,或教他读,令其自诵,或教他诵,令其自说,或教他说,于大乘中,令其自习。或教他习,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烦恼聚皆除灭故,为令证得无上智故,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为令趣入无畏城故。”

第二个业轮就是怎么样学习诵、学习读,也就是读诵大乘。如果修定,没有这个善根,定不下来,修不成,你就多读诵经典,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读诵声闻缘觉乘经典,三乘经典都可以。如果你是三乘同时并进,也可以。我感觉到,佛是从大乘说到中乘,说到小乘,从菩萨,完了,说到缘觉,缘觉完了说到声闻,看这三乘,你是哪一类根基,主要是令你离苦得乐,断除烦恼。目的就是他的宗旨,说是四众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这个近事男、近事女,“邬波索迦”就翻“近事男”,“邬波斯迦”翻“近事女”,就是四众弟子,在家二众,出家二众。还有,他也没有归依,没有受法,或复有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由于过去世修定的根基微薄,过去的根基不厚,就要依照世俗谛,依照真谛义。

前面我们讲的,大概是依真修习的,习定是依着真的,初步也是世俗。而渐渐进入真的,他是观心,他是从理性入手的。这两个对照起来,定是从理性入手,他又说,这个是依照世俗谛,根基未成熟。这些有情就让他们学习习诵。习诵也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我们念一段经、念一部经,就算得习诵。我们念得太少、太短,佛令他们习诵,是初夜、后夜、中夜,初夜四小时,中夜四小时,后夜四小时,就是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里头,除了中夜的四小时,可以休息一下,可以不读诵。另外初夜、后夜都要精勤无怠,都要习诵。

因为他的根基很浅薄,他发的心很大,愿很大。过去他的种子有大乘的根性,所以他恳求无上智,无上智就是想要达到成佛。佛说,我就安置他纯净的大乘,学读大乘法,念大乘的经典,令他自己读,还要教人家读。你要是发大心,自己读也教人家读。自学,人家也学,有兼度众生之意。或者自己诵,或者诵《法华经》,或者诵《般若经》,要是《般若经》不能全部诵,就诵《金刚经》、诵《心经》,自诵兼着教别人也诵。自己说,或者教他人说。或者自己研究、学习大乘经典,也教别人学习。这样子令他自己及他人用读诵大乘经典的方法,来断烦恼。

学佛的目的,不管深浅,习定习慧,从慧方面入手,或从定方面入手;从慧方面入手,也得习定。读诵大乘里头含着有定的义,不是那时摆到这个次位,习定的时候,定摆到第一位。要是定慧这两个截然的划分,我只学习定不学慧,是不可能的。习慧不习定也不可能,必须定慧均等。但是按次第说,定能生慧,慧也能入定。

读经的时候,读到相应处,没有能读所读,没有自他之相,这也是一种定境的功夫了。但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读诵大乘也好,“持来去念”也好,目的都是断烦恼。因为昏烦恼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反正有烦恼,什么也成不了,心不安怎么会成呢?我们心定不下来。若没有定,你读诵大乘也定不来,你在那儿对着经本念,不知道念到那里去。念念自己还找不到,念得你一瞌睡,啊!念到到那里去?不知道!或者一个妄想就过去了也错了。

我感觉到自己并不是用功者!真正用功者,几十年也该得有个入处,现在还不行。我是说老实话,不论修定也好,只要是学佛的佛弟子,你必须得断烦恼。烦恼有好多呢?太多!我从〈百法明门论〉上抄下来,跟大家说一说这些烦恼。这是很有用处的。

“大中烦恼”,“大烦恼”就是根本烦恼,是随着你的心,跟你的心所作伴的。只要一起心动念,烦恼就跟着来,你是离不开它的。第一个没智慧,无明愚痴。愚痴,一般是邪见的代名词,或者是无明的代名词,我们具足好多。放逸包括了很多,我们想一想谁都懂。放逸、懈怠,在中夜、后夜都读诵大乘,白天你干什么?去放逸?不会的,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佛都要你读诵,或者习定,你不持戒律,自然就持了。我们愚痴、放逸、懈怠、不信,为什么精进不起来呢?信心根本不具足,对大家所说的不相信,不论谁提出来都反驳。不信,我还坐这儿干什么?这信是有限的,现在我们的信不坚定。因为信心不猛利,精进不起来,是这样相对来说的。

昏沉掉举,〈俱舍论〉所指的大烦恼,就是这六种,包括贪瞋痴慢疑。恶见里头生出来六个,乃至于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就是十使烦恼,这是根本烦恼。大烦恼可能是指根本烦恼。

“中烦恼”又是什么呢?可能是指随烦恼。“中烦恼”,指二十个烦恼,二十个烦恼就是我所说的大随、中随、小随。大随烦恼有八个,这也是根本烦恼的随烦恼之一。不信、懈怠、掉举、昏沉,随着心所的。根本烦恼是随着心的。心法有八个,眼、耳、鼻、舌、身、意、末、阿赖耶,这叫八个心识。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个。我们这里举出来只有二十个,大随烦恼八个,就是前面说过的。不信、懈怠、掉举、昏沉、放逸,大随里头八个,再加失正念、散乱、不正知。不正知,是大随烦恼,大随烦恼表示重。

中随烦恼很简单,第一是惭,第二是愧。我们往往把惭愧合在一起,其实,惭是惭,愧是愧。怎么解释呢?惭,自己心里过不去,有惭于己,心里过不去,感觉就是作的不对,不该或者犯戒也好,或者作什么也好,乃至于是作错的事,心里头生惭心。愧是对别人,对三宝,对道友,对别人,有愧,有惭于心,有愧对人。惭愧,就是中随烦恼。

中随烦恼,还有十个,大随八个,中随两个,合起来就是十个。还有小随烦恼,十个,总共有二十个。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十个。

忿,怎么说呢?不平。我们讲不平则鸣,气不过,通俗说就是气不过。这件事你气不过,不论是出在别人身上,或者你看一个境界来,你感觉不平,不过只是你心里想。恨,那就有仇,认为别人害了你,你就恨,恨就深一点。恼,气恼是乱的意思。每一个名词里头都有一个涵义的。覆是覆盖的意思,因为把你盖覆住,你的智慧发不出来,这个覆就是你的行为,或者心里的障碍,让智慧发不出来。嫉,是嫉妒。自己悭贪不愿意舍,看见别人布施,心里起嫉妒。他都出风头,显不出我,心里头总有这种涵义,看见别人作好事,他不随喜,他生起嫉妒。你作吧!他又不作,就是对于财物的悭贪。

悭、嫉,罪还算轻一点。特别是对法,他不给人家讲,别人讲了,他又嫉妒。因为,他有悭贪心,对法悭贪堕落的时候,堕饿鬼道很惨。这类故事很多!对法不要悭贪,不要嫉妒,看见人家都要随喜,不要悭贪。为什么要悭贪呢?悭跟贪怎么说呢?他把说法拿来跟世间的交换条件,等价了,平等看待了。我跟你说法,你得供养我,看你筹码够不够,够了我才说,不够就不说。

对于学法的人,要劝人读诵大乘,他自己不劝人家,看别人劝人读,他在那儿生嫉妒,只有你好,只有你强。他在这儿说嫉妒话,乃至于说破坏话。悭,他不肯作,我传习你个法,你供养我好多。有的上师是这样说的,但是人家那个不同,得依你自己的心力来衡量。有的上师就这样说,你要拿好多钱,好像在西藏讲,你牵一匹好马来,我就传你这个灌顶。我曾经问我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这个人悭贪,对那匹马爱得要命,他求法能得到吗?把马牵来给我,我再给你传法,他就舍得。他一修,他就得成,我不要他的马,转给别人”。

但是,你不是那个地位,也没有他心通,或者没有这个德。你不给人说,或者跟人要一定的价钱,得供养好多金银财宝,这干啥!大家看过密勒日巴尊者传,他的师父马尔巴要求他供养全部东西,完了才给他传法。但是,我讲的是悭,没有本事,他不肯舍,不肯供养法。诳人家,没有信义。诳言,谄媚,你很容易看到。凡是一个人,对于比他低下的,如果骄慢的时候,对于上面他一定谄媚。对下骄,对上一定谄。见着有权,或者有财,他脑壳都搭到底下去,腰都陷下去。就是这样的意思。谄媚,好听的话他都说尽了,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现在的人,这样子很多,学佛的人不应当谄媚。

诳谄,不说老实话,这里头分为有意、无意的。你唯利是图、为名欺骗人家,你有目的,这个诳罪又大一点。随便跟人家说笑,或者说笑话说着玩,这就轻得多。这都属于打妄语。但这个不是,这个诳是有意的,为名利故。谄媚也是为名利的。

害,就明显了,或者害人,但是他以为是害人,其实是害自己。凡是害人的并未把人家害到,反而成全了人家。你一害,反而使他消灾了。大家读过《金刚经》,要是有人被人家轻贱,你的先世罪也被消灭。或者你被人害,求之不得,他害了你,你的前世罪也消灭,本来该下地狱的,他一害你,连地狱都不下,就把那个罪也给抵销了。

慢是骄慢,这个骄慢的骄,有很多种讲法。慢有几种?有十种慢,有十种骄。我们大概提一提,他本来就没有本事,本来就不行,还感觉比别人强。这类的人很多,他的知识本来没有好大,却认为自己很不得了,比谁都强,对谁都看不起。甚至他认为释迦牟尼佛都不是真的,我才是真佛。这样的人确实是有,这样的和尚也有,这样的居士也有。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有,现在这个时代,忿恨、恼覆、悭嫉、诳谄、害骄,我们有几个?二十个随烦恼,都是我们的烦恼。有这些东西,怎么能开悟?修行得下去吗?不论读诵大乘也好,习定也好,都障住你,你怎么能进入呢?很不容易进入。

不过,这都是属于我们的毛病。佛说我们的毛病太多了,大家必须自己对照一下,不要来这里听好听的话,《十轮经》很少好听的话,愈往后愈复杂,这只是大概说一说我们的毛病。大种烦恼,后面会一样一样地指出来,指出我们现在所产生的过患,如果除掉这个过患,就好了。你修定也能进入,读诵大乘也能生慧。读诵大乘,你在那儿读诵大乘经典,入定了,或者看见圣境,读〈净行品〉看到文殊菩萨,那就差不多。读〈普贤行愿品〉看到普贤菩萨,读《地藏经》看到地藏菩萨,读〈普门品〉看到观世音菩萨,是真的?是你的心变化的,因为你的心定下来了。你读经,你会生起的,这是幻境,别以为是圣境。如果你略为生起我见,一执着,“我还不错,我能读到,能感应菩萨现身!”这就是骄,马上就招烦恼。那是幻境,如果你不执着,照样读你的经书,现也好,不现也好。像闻喜菩萨似的,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萨给闻喜现身的时候,给他一照理。他说:“文殊是文殊,闻喜是闻喜,你不能代替我。”得有这个志气。所以,现了什么境界,不执着,该作什么本行,怎么样修行,你就怎么修行。

入定的时候,你也会看到很多的境界。特别是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佛菩萨很灵,你求什么好像都很相应。信久了,好像佛菩萨愈来愈远了。并不是佛菩萨远了,而是你的心起了变化。像我们出家人,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十年佛上西天。过了十年,他不知道了,佛没有了。什么原因?学法之后,生起了很多烦恼,本来是圣事,你把它变成烦恼。在俗谛还不够,入了空门,可是不空。如果不空,还会增加一个空,虚空的空,那个空很厉害,使你堕落的很快。“没有关系,空的!”把因果报应全部一笔抹煞了,他不学佛还好一点,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学佛之后,胆子大了。“佛说的,空的。”所以,他什么事都敢作。作了之后,可就不空了。等到受苦的时候,肚子痛,脑壳痛,他就空不掉,一点也空不掉。他就知道厉害,所以要老老实实的学。

前面我们讲到习诵业轮,讲到“中大烦恼聚,皆除灭故,为令证得无上智故。”我们再重复一下子。前面讲修定业,修定,这里讲习诵业。大家恐怕是习诵的多,修定的少。因为我们读《金刚经》,或者读《弥陀经》,习诵就是读诵大乘,一般人读,就是照着字念一念就好了。有的时候,时间很匆忙,有点像赶工似的。在那个情况读的时候,你很不容易进入。我说不能进入,就是习诵的时候,不能够随着经文的道理入观,只是照着文字念一念,这样的习诵,功力就比较差。这种习诵,断烦恼就有点困难。

习诵业跟修定业是相等的,如果你能够至心的读,例如读〈普门品〉,要是能听过,讲过的更好,没听过讲过的,或者听哪位师父说读〈普门品〉,有好处,你就请一本〈普门品〉,就这样读。没有师父传,没有跟你讲怎么读,你所得到的效果就比较差一点。为什么?诵业轮上得加个“习”字,“习”字就是学。你得学习之后,再来读。

你在习诵业轮的时候,就是我们读诵大乘的时候,不要懈怠,初夜后夜,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末世,以众生身体的情况恐怕是支持不了,大家只是读了,或者〈普门品〉或者〈普贤行愿品〉,或者《药师经》,或者《弥陀经》,读一部经就好了。那就不用初夜、后夜。时间的问题,不太大。

在读的时候,一定要作个仪式。总要有座香炉,要点炷香,同时要随你力之所及,供点花,多了不可能,一朵也可以了,你那个小花瓶,里头搁点水供上一点花,点上一炷香,这个仪式该要有。经本摆上,你要先叩上三个头。叩完了先上,打开经本,你要沉静一下。完了,要静一下,要观想一下。心静下来,打开经本就念。念,必须是字字了了分明。初念的时候,更要了了分明。如果你想深入一些,还要随着经文入观。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你要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要至心,不至心不会来。如果你会修观的,念〈普门品〉的时候,你观想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发这么大愿?我也要学他,读诵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你读他,也要学他发愿。

诵经的时候,要把“观”加进去,效果就大,那样才能断烦恼。有的道友们曾经这样问过我说:“诵〈普贤行愿品〉,已经诵了几千部,每天诵一部的话,我诵了十几年,但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说:“你是怎么诵的?”他说:“拿着经本念就是了。”对不对呢?对。我说:“你所说的效果是要求什么效果呢?你最初发的是什么愿?”在习诵的时候,你得发愿,你读哪一部经,或者读《地藏经》,或者读〈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那就随顺地藏菩萨发愿读《地藏经》,你读〈普门品〉,就随着观世音菩萨发愿,读〈普贤行愿品〉要随着普贤菩萨发愿。

你这样诵,效果就大了。你如果能够了解这部经的涵义,诵的时候,要是不起执着,没有能诵的我,也没有所诵的经,念经时读诵,你的心跟经结成一体,你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结成一体,你读哪一部经,就跟哪一位菩萨结为一体,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是你读经的一个方式。

读完了经,一定要回向。开始读的时候要发愿,读完了要回向,过程一定得作,这就叫修行。你读经,就是在这儿行菩萨道!就是修行!我自己坐在那儿念,我怎么行菩萨道呢?你读经的读诵功德,加持回向给一切众生,特别是三恶道的众生,你发愿希望菩萨加持,度脱它们,免除它们的灾难。回向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心里的力量,我们所作事业的力量,所得的报酬,都拿去给他们。像我们打工,把打工赚来的钱,供养三宝。完了,看见穷苦的众生,布施给他,这种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读诵经的时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报酬就是菩萨加被你,三宝加持你。希望三宝加持一切众生,无论有缘、无缘,这样你在读诵的时候,才能断烦恼。

习诵的时候,能够除灭中大烦恼,得到无上智。否则的话,你照着经文,只念那个字,你是得不到的,读的时候、念的时候,要加上观想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无上智。因为大家修定的少,念《药师经》是为了消灾免难,减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于已经有病了,使他除癒,菩萨加被除愈。你读《药师经》也得会读,同时你在读的时候,随经文的意思入观,定跟慧两者是相结合在一起的。你在读的时候,如果没有杂乱心,你读读会入定的。这可不是睡觉,读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样,那就混淆了。所谓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读《华严经》,你会入到华严境界。

过去有位老和尚就是这样,他是在定中读,速度很快,怎么样快呢?他是从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读了一部《华严经》。大家知道《华严经》有八十卷,他才走那么一两百步,就读完一部《华严经》,他是在定中读的!要普遍的读,那就是一即一切。后来侍者提出问题,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个人,一人拿一卷,八十个人听着他读经,拿第一卷听到他读一卷,拿八十卷听到读八十卷,他就读好了。

我们虽然还不到这种定力,但是我们可以从初浅的作起,你读《地藏经》,读到哪一品,就观想哪一品,知道这一品是什么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读,效果更好一点。乃至于读经的时候,不要把琐碎的事情都搁在脑子里头。读经的时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乱的时候,就坐在那儿读经,读一读就睡着了。这个情况也有,读一读,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读到哪里了。修定不许掉举,不许昏沉,读经也是这样,不能掉举,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举,这一部经看的是很少,你会读很长的时间也读不完,读一读,会生厌烦的,要是碰见一部长的经,你更是读不下去。这些是要防犯的过患,才能得到一切智。

读经就是修慧,也是修福。《金刚经》讲般若空义,读《金刚经》,福德之大,超过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供养,比那个布施的功德都大,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福慧双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经文当中好像没有说修法,其实每部经都告诉我们方法,你得修习,习的时候就是学,你这样的读才能够得到受用。佛令这一切的众生,要是有大乘根机的,专门修大乘的,让他习读诵大乘,不但自己去习、去读,也劝别人去习去读。这样子就能够得到无上智慧,也因为读大乘经典,回向给一切众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众生所有的苦难。你自己读,让一切众生也读,令他们趣入无畏城。

“无畏城”,成了佛之后,有四无所畏,畏是畏惧的,我们现在惧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读《地藏经》,感应不同,或者看见鬼神,或者发冷,这并不是坏现象。这个时候你都要问一问,这是他有畏惧,不敢再读经。本来读经是消除畏惧的,但是他有了畏惧,由读经而感受畏惧,这种情况很多。

不只是《地藏经》,读别的经也会有,你要先明了,读诵大乘经,就有护法护持,怎么会有这种恐怖感呢?本来读经的时候,能够趣向无畏,趣向没恐怖。佛的四无畏是一切智无畏,障道无所畏。你修道的时候,说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说的时候,无所畏。只有佛才能说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须跟你说清楚。说的时候,无所畏惧。还有,漏尽无畏。漏尽,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众生,使他永远都得到解脱。第四是尽苦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惧,说的时候无畏惧,因为佛的智慧能够知道。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达到佛的境界,除一切众生苦,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些利益,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时候是一样的。

“若诸有情求缘觉乘,我当安置诸缘起法,令其习诵。若诸有情求声闻乘,我当安置百千文颂四阿笈摩,百千文颂毘奈耶藏,百千文颂阿毘达磨及毘婆沙,令其习诵。善男子,是名如来习诵业轮。”

如果他不是大乘的根器,在读大乘时不能进入,佛就给他说缘觉乘。缘觉乘,缘觉十二因缘法。这个十二因缘法,也就是说缘起法,看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知道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享乐?当然证到寂灭就乐了,在生死轮回就是苦。因为缘一切事物的变化,他的智慧能生起觉悟,产生智慧,他看着这棵树,一下绿,一下又黄,四季的春夏秋冬,乃至人的寿命,长短不一,他对这些加以研究,找出原因。过去的二因,产生现在的苦果,无明缘行,行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这是佛说法的时候,有佛出世的时候,缘觉是依照佛所说的因缘法而开悟的。无佛出世的时候,他自己观着一切的生灭变化,他悟道了,那就是独觉。也有由于过去的善根,对于这类众生,就跟他说因缘法,说缘起法,让他念这种经。

要是声闻乘呢?安置百千文颂四阿笈摩,四阿笈摩就是四阿含,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阿含的意思,是传承佛教法的圣典,这是起源于佛教的时代,佛的弟子、信徒们,把他们所闻的、所听到的,佛所教导的、所说的法,用诗、用简短的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诗歌形式都是口口相传的,不像我们是用文字记载的。那个时候都是口传的,口口相授,这样子就叫真传,为了要积极传承,才逐渐的发展出传诵形式。所以,他用简短文字记载着。印度那个时候都是诗歌的形式,诵的文字就是从这儿来的,这就成了《阿含经》的由来。

《长阿含》共有二十二卷,内有四分,三十部经文。第一卷是有关佛陀生平的记载,第二分就是修行,有关教理的经典。第三部分就是跟外道问难,互相的论难,驳斥外道的邪知邪见。第四部分就说这个世界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道理。总的说,四阿含就是这个涵义。

《中阿含》就是指四谛十二因缘,或者譬喻,也就是佛陀跟弟子互相酬论的时候,所说的话,乃至于所作的事。就像我们读诵经的时候,只是语言。但是《中阿含》告诉我们怎么行的,是修行的方法,那就属于行。依着言语教导而去作,那就属于行为。《增一阿含》是用数字说的,因为修这部经典的时候,十数加一,他有十一法。他在十上又加了壹个一,增一是这样的涵义,有五十卷又增加了一卷就有五十一卷。《杂阿含》记载的很杂,不是长文的,不是一个义理,而是很多义理。那就是原始佛教的四种经典。《四阿含》,随这个文,大概跟大家说一说。

“安置百千文颂阿笈摩,百千文颂毘奈耶藏。”“毘奈耶”是律藏,专门说戒律,戒就是规矩,就是出家的佛弟子应该遵守的法律。之所以叫戒律不叫法律,它有遮有持,持遮两种。持是应该作的,有止持,有作持,止是不许作的。作持是一定要作的,要你作,你没作,犯戒。叫你不要作,你偏偏去作也犯了。要分止作两种,这里头说的很多。像大家所熟悉的三归,三归没说戒?三归也是戒。归依佛就是遮止你去归依外道,归依佛了之后,再不能归依天魔外道。学了佛之后,一定要持诵三宝,念佛、念法、念侩。这是作的,不能去归依外道,不能看外道典籍。归依法的时候,不能看外道典籍,就是止的。一定要读佛经,就是作的。每个都如是,归依侩的时候,侩就是侩人,也就是一切的出家众,你不能归依邪道,又是止。

凡是戒律里头,声闻乘对于戒律部份,比丘二百五十戒,二百五十戒都没有犯,持清净了,一定证得阿罗汉果,这是指从受戒那天就一直没犯的。一但你犯了,得依法忏悔,就作持,有羯磨法,告诉你怎么作怎么作。你犯了罪,犯了这个戒,只是小的、轻微的,忏悔了,就清净了,还复清净的,那就是作持,那叫羯磨法。

阿毘达磨,是属于论藏,这就是经律论。原始佛教的《阿含经》就是经,阿毘达磨是论,经律论是三藏。毘婆沙是论,批注就很多了,学缘觉声闻的,令他习诵这些。“是名如来习诵业轮”,上面说怎么样习诵呢?就是念这些,你自己感觉哪一个适合自己,你读《四阿含经》,感觉很好,那你就读《四阿含经》,你读大乘经典,《金刚经》、《弥陀经》,你感觉得好,就读大乘经典。当你归依某位师父之后,很少人向师父请法,“师父我读什么经好?”这个问题是很少人问的,受了三归,就走了,连念佛、念法、念侩,都不念,还读什么经!他没有那个请求。要是有请求的话,师父会给你讲得详细一点。有的师父没跟你讲,你不问他,他也不说。你受完了三归,有的还要受五戒,受五戒一定要跟你讲。一定要讲三归的意义,是要你回去之后,不要忘了念佛念法念侩,这个一定要讲。这是习诵的。

“善男子!云何如来营福业轮,谓诸有情根机愚钝,未种善根,智慧微劣,懈怠失念,染着种种受用资具,远离善友,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使营福业,谓令修作佛法僧事,及亲教师轨范师事。善男子,是名如来营福业轮。”

要是修定修不来,习诵也习诵不来,如来还有方便法门,有什么方便法们呢?营福业轮。业是作,你就作点福德的事,去修福!这是指这一类的有情,根很钝,不能读经,更不能修定,愚钝没有智慧,因为他过去没种过善根,智慧很微少,很下劣,也就是没有的意思。那么,他所表现的就是懈怠,失念。

大家都容易失念,我们有时候拿起念珠,一拿到就想起佛法侩,念珠搁起来,就忘了。拿起念珠,才念。所谓念者,就是念念不忘三宝,或者念佛、念法、念侩都可以,你专念一佛也可以。因为他的智慧微劣,善根又少,失念的时候就多了,他执着于这个去享受了,想享受一切的生活用品。他宁可去打八圈麻将,要他坐在这儿听一座经,一个半钟头,他感觉很苦,各人所好有所不同。像讲经只是举例,不信佛的先不管他,就是我们佛弟子,你要他游戏,他精神很饱满的,你要他念经,或者修定,就无精打采。要是面对他的身体,资生的工具,他执着得很,不懈怠,很精进的,这就相反了。这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有贪爱、有欲望。

同时,也没有善友帮助他。所谓善友者,包括你,或者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六亲眷属关系。因为我们有一个六亲眷属,他是信佛的,他就劝你信佛,他要把你带去信佛。因为这个,有机会信佛。若没有这个因缘,遇不着这个善友,乃至道友之间互相帮助提醒,让你修行,那就不懈怠,懈怠是对着精进说的,失念是对正念说的。没有善友,像这一类的有情,佛说:“我就安排他们,使他们营福。”营福,就是修积点福。念佛、念法,或者到庙上作点善事,或者修庙,参加修习,像我们好多道友作义工,看你这个福业怎么回向,虽然是作很小的福业,你要回向,把它扩成很大,这是由于意念的关系。

还有你跟你的受归依师父,或者亲教师,或者轨范师,在他跟前,作个侍者,或者照顾照顾他们。他们修行的时候,你给他作点事情,这都是营福的。营福的,在庙里头,给僧者作给侍。那么在家的居士,优婆斯迦、优婆索迦,也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事男、近事女,就是营福的。第一步是对自己的亲教师,一般的亲教师是指和尚而说,也就是你受戒的和尚,你受戒的羯磨、教授、轨范师,引礼师都算在内。你给他们作点事情,如果你修定作不成,读经也作不成,那要你去作点好事。如果你在佛前当个香灯师,如果你家有尊佛像,有桌子你每天去擦擦,烧炷香,这都是营福的事。营福的事还很多,这是成就如来的第二佛轮。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随其所应,立三业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摧诸天魔外道邪论,转大梵轮,成大梵行,如实了知众生因报。”

“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三世业智是指佛说的。过去未来三世所及的,他能知三世的业。一切众生的业,都能够如实的了知。一切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他们所作的、所为的、所种的因,现在所受的果报,佛是如实了知的。那么,就随机应化,随其所应,就是应机,立这种三业轮。三业轮,可以说就是上面这三轮,定业、习诵业、营福业,随顺着机,看他适合那一类、那个业轮,让他依照那个轮修。使所度化的一切众生,能够得安隐,安隐的意思就是不被苦难所惊恐,不被三恶道所惊恐,使他们无所畏。堕三恶道是苦,乃至是不说堕三恶道,就说我们作人类,就像现在大家都是人,这是就人道说的。

我们现在都是佛弟子、四众弟子,你有没有惊恐、忧虑呀?一天都在患得患失当中,有惊恐,为什么呢?你的定业没有修好,乃至第三轮,福德也不够,福业也不够。佛就不是这样子,他是成就的,对一切众生,如实了知众生的善根深浅,以及他们作业的厚薄。作业是善业,恶业,种的因,深不深呀?大不大?乃至于他现在所受的果报,有没有苦难?有没有畏惧?知道你有畏惧。因为有畏惧,跟你说去除畏惧的方法,就说这三轮。

这里头包括了习定,定有多少种?至于读诵,读诵就太多了!看你读诵哪一类的经。营福很广,现在大家都想种种善根,我们把读诵大乘经典也变成福。虽然你没有得到慧,你读诵经典还是有福德的,连闻到名字的福德都不容易。过去的善根,佛都具足一切智慧,都能知道,让你再没有惊恐,让你究竟成佛,也能跟他一样,也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邪论。

“转大梵轮”,梵是清净义,能够达到清净。那么你所作的业,你的修行,都能清净梵行。梵行,就是指清净的意思,对佛来说,佛是转大法轮,转清净的法轮,他能够如实了知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成善巧智,观察一切沙门、婆罗门、刹帝利、筏舍、戍达罗等,种种功德,多闻勇健,工巧伎艺。若诸众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进勇猛,坚固不退,种种福德而自庄严。”

用这王轮来比喻第三轮。我们说第一轮、第二轮,举剎帝利王的第三轮。前面是喻,后面是法。法就是说佛轮,就是法。拿世间的剎帝利,也就是印度四种种姓的贵族,他受了灌顶之后,接受王位,成就善巧方便智,他看国内的人民,观察了一切,沙门就是出家人,这个沙门包括在婆罗门出家的,不只是佛教的出家人。婆罗门也有出家人,其它的外道也算出家人,他用沙门来代表。沙门翻“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广说沙门的涵义,还有很多的解释。总说就是这样的意思。印度有四种种姓,沙门除外。哪四种?就是婆罗门、剎帝利、筏舍、戊达罗,婆罗门就像中国的读书人,在印度说是学者,有学问的剎帝利就是贵族,就是王种姓的。筏舍,包括工商业,也就是士农工商。筏舍,多分指是商人说的。戍达罗就是贱姓,就是屠宰业,奴仆。四种种姓,再加上沙门,这个国王对他国内的人民,这几种种姓的人民,他都知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培福,怎样才适合他们的事业。

“种种功德,多闻勇健,工巧伎艺”,这是说看哪一类人应该怎么样对待,他以后会分配,给他们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因此,他也是观察这些人,哪种功德大,该享受什么,哪种人多闻有智慧,多闻就是多学习,多闻是指学习说的,不完全是指学佛法的,像那个戍达罗,他根本也不学佛法,有些不信佛的。工巧伎艺,就是工巧明,工巧就像商人。筏舍,包括工人,有技术,绘画、装修都在内,技艺包括很多了。假使对待那些有功德的、有智慧的,不过有些是作事很聪明的,不要把这智慧跟佛的智慧混淆。

“成巧便智”,这个灌顶王,他对国内的沙门、婆罗门、剎帝利、筏舍、戍达罗五种人,他们的功德大小,能力的强弱,技术的高低,假使是功德很富有的,就是功德很大的,这是一类。或者善巧很方便的,很聪明的就是很灵俐的。或者对国家的事务贡献很大的,精进勇猛的,乃至于作一件事,他能坚固不退的,以他的福德来庄严的。那么,这个灌顶王就根据他们所需要的,根据他们的智慧、品德、能力大小,就跟现在的工资也是一样的,你能作什么事业,能力强的就多赚点,能力弱的就少赚点。

“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给施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德艺轻微,功德鮮薄,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微加赈恤。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功德薄劣,少于精进,懈怠懒惰,忘失正念,无慈悲心,不知恩报。于后世苦,不见怖畏,没居家泥,积诸恶行。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种种谪罚,或以言教苦切呵责,或夺种种珍宝资财,或夺受用如意产业,或罚鞭杖,或禁牢狱,或断肢节,或斩身首,如是无量随应谪罚。”

“随彼所应,施给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在他们自己的国土内,对这些众生就有分别。像在中国以前有九等,从宰相职务到七品知县,到衙役,到书办,到村长乡长,共分为九品。看他适合什么,就叫他作什么。对上等的,就给他珍宝、田宅、仆使,如果没有什么德,德不太重,给的很轻微。功德少的,那也是随他所应。他的能力连吃穿都挣不到,国王就慈悲,赈济恤舍他。还有比这个功德更低劣的,不精进、懈怠、懒散的,忘失正念是指他不作好事,对人没有慈悲心,乃至于你给他很大的恩惠,他也不知道报恩。他现在不作好事,将来一定要受果报。在后世受果报受苦的时候,他不害怕,也不怖畏,作恶的人是不会害怕的。

“没居家泥,积诸恶行”,没居家泥,好像是指沙门说的。不出家,居家就是在家,在家就是泥坑一样的,没到泥掉里头去。不只沙门,还有其他的人。居家可以有多种解释,他不作善业,作恶业,国家会有法律惩罚他。这叫奖赏分明。前面是说功德的大小多寡,对国家的贡献如何。贡献大的,就给他优厚,贡献小的,就少一点。乃至于没有贡献的,不能维持生活,还要赈济,还要怜恤他。

至于造恶的,怎么办呢?积诸恶行的,剎帝利王就给他刑罚。还要“种种谪罚”,这是法律,或者是批评他,恶业比较重点的,就谪罚他、诃责他,或者没收他的财产,夺他种种的珍宝财产,或者把他的产业没收了。这还不够,或者罚他鞭杖,打他好多鞭子。或者关到牢狱,或者剁手截肢,或者斩脑壳,就看他所犯的罪恶大小。这只是比喻,我们说这个主要是显佛轮。因为众生造的业很多,作恶行的也很多,抵触国家法律的时候,谪罚也很多,有无量的刑罚。奖赏的层次虽然很多,惩罚的层次也很多。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轮。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根机智。若诸弟子,远离福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归依于我,而我善知彼根意乐,随眠胜解,随其所应,为说治罚毗奈耶法。”

“善男子,剎帝利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轮”,这是这个国土的国王所应当作的,拿这个作比喻,因为这样子才能够使他的国家安乐,才能够降伏一切的怨敌恶友,令这个国家平安,大家才能过好日子。

“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根机智”,知道一切众生的根,知道一切众生的机,有这种智慧就不是剎帝利大王的善巧智,而是佛知众生根机的智慧。“若诸弟子,远离福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归依于我”,这位佛弟子,最初刚信佛的时候,到了佛的处所,求佛度脱的时候,这些人福慧善巧方便智,乃至于布施,乃至于调伏烦恼,都能够得到寂静,得到定,乃至于正念。要是失念了,就不能入定,心乱了,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就是向佛求法,归依于佛。

“而我善知彼根意乐”,我知道他是什么根机,知道他喜欢什么,知道他的根本烦恼是什么,知道他具足好多智慧,具足好多善根。这就是胜解。最深的胜解是到了佛地,具足佛智。来到佛所的这个众生,就代表一切众生,因为他过去福慧善巧方便智的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佛就观察他,归依佛。因为了解他的根基,了解他随眠的根本烦恼,或者他的智慧大小,胜解力如何,应机说法,随其所应。

“来至我所”,就跟佛出家了,给他说毗奈耶法,毗奈耶就是戒律。凡是归依佛的,最起码得受三归。三归五戒,或者八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而四重二十八轻,六重二十八轻,毗奈耶就是戒法的意思。

“若诸众生,其性很戾,于诸学处不能奉持,为令久住我之圣教,多有所作。或为制立忆念治罚,或以言教恐怖呵责,或暂驱摈,或令折伏,归诚礼拜,或不与语,不共同利,或如草布,或复灭摈。”

还有作持,也就是律法。要是这个众生的根性狠戾,凶狠暴戾,不善顺。但是他所受持的三归五戒,乃至于八戒,学处就指是戒,也是说他所学的律学,他不奉持,不遵守。这些戒律是保护圣教久住的,要是没有戒律,佛法就不能久住了。为什么佛要制戒呢?就是使得正法久住,使圣教能够久住世间,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未来的利益。佛法久住世间,利益的人就很多,因此,要求所有来到我处归依我的弟子都应该奉持戒律。奉持戒律的目的,就是使圣教久住,使佛法久住。

而戒律就是防护,就像城墙似的,是保护人民的。戒律就是防护你的心地,身不掉,心不乱,防护你的身心。所制定的戒律,有种种的法。或者你犯了错误,回忆忏悔。或者用言语教导恐怖,说你犯了戒,将来要受报的,下地狱的,就用恐怖的言语呵责他。再严重的,则是犯根本戒,就驱摈出去,驱出佛法之外。或者要他忏悔,看他犯哪一种。或者要他归诚礼拜,或者大家不跟他说话。不与语,就是僧团里都不理他。乃至于不共利,好比是人家施主供养财物什么的,不分给他,这就是不共利。

“或如草布”,草布就是他犯的罪太多了,大小都有,如草伏地。他犯罪就像泥巴似的,烂的走不过去,把草铺上才可以走过去,这就是忏罪方式。他所犯的也有严重的,也有不严重的。犯的很多,要是一条一条说,大家给他忏悔的时候不大方便,这是一种总忏。就像我们拜忏的时候,我好多生的事也不知道,今生我们没有犯五逆罪十恶,那么,拜忏的时候,我们就这样回向。那么,过去可能在他世多少生之前,作过五逆十恶罪,有这样的忏悔。这就是总忏的事。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去,没有智慧。草布就是如草伏地,把草布在地上,就是等于这个忏悔法。就草布地,铺在地上,让你可以在泥巴上走过去。要是犯了很多错误,你就忏悔。这就是总忏悔的意思。

或者实在不成,不可救药,僧团里头不能留你,灭摈了,把你驱逐出去。在我们大陆寺庙里头,犯了根本戒的,就开除,摈除于寺庙之外。

各各的区域不同,大陆上就是默摈。凡是这种破戒的,他也不敢回寺庙,自己就走了,这叫默摈法。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根机意乐随眠胜解,如应谪罚,为令皆破广大积聚无义黑暗,枯竭烦恼诸瀑流故,令得生天涅槃乐故,为行恶道补特伽罗得调伏故,随其所应,说治罚法,观察黑说大说差别,随其所应,授与治罚行恶道法。”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根机意乐随眠胜解,如应谪罚”,“补特伽罗”就是人,就是有情众生。生生世世流转的,那个主要的流转者,就是补特伽罗的涵义。随你所犯的罪恶,给你这些谪罚的目的,就是破你的黑暗。你过去积聚的,没有意义的,没有胜解的意义,没有净行的意义,那些都是黑暗的,把那些烦恼、那个瀑流,枯竭了,消除我执我见。这是戒律的涵义,谪罚的目的是这个意思。令你忏悔之后,生天得到涅槃的快乐。这是广说,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作恶的这一类众生,使他们能得到调伏。

很多人看到庙,或者闻到佛法,他并没有加入佛教团体,他不信佛,也不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这类补特伽罗能够闻到佛法,或者看见寺庙,给他种善根的,但是他看我们的戒律,或者他感觉受不了,就不敢加入。给他说好的一面,除了治罚的一面,还有培福的一面,也就是前面的三种轮。观察罪恶的大小、罪恶的差别,给他说治罚的方法。例如说下地狱,得给他说治罚的方法,说你受报,会得种种病,这个恶的果报,将来你要受什么报,这都是黑法。这就是所谓的黑说、大说,但看这个众生的劣根性到达什么程度。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纯净意乐,随其所应,为说种种善品差别,令其修学,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圆满,入无畏城。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轮。由此轮故,知诸有情补特伽罗,种种根机意乐随眠,及与胜解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这是令他能够增上信心,这是佛的一种微妙智慧。令诸有情,增加对三宝的信敬心,使他的心意清净,心不散乱,那就要给他说种种的善品差别。行十善,别生恶业,不要妄语,别说瞎话,别说绮语语言,不要偷人家,不要杀人,这两者是对比的。一个是善法轮,一个是恶法轮。善法轮,就能够增上他的信心。不一定都到得了佛所,前面说“来至我所”,但是现在的时代,到了三宝地,就算来到佛所,不一定来到这里就要出家,就要受三归。有些人亲近佛法,或者到佛堂来,我们跟他讲讲善恶两涂,这也要有因缘,有的人就连这种因缘的也不见得有。这类众生,他的善根没办法增长,就没有这种因缘。

有这种因缘了,以佛轮来教导他,让他善根得到圆满。圆满之后,使他再也不畏惧。一切众生,生到这个时代了,生到末法时代,他感觉无归无依,张惶恐怖。我们看到好多人在乱世当中,战争祸乱当中,我们不说刀兵,就像天灾的时候,蝗虫水灾,他没有吃的,生活很难维持,甚至于失命。在这个时候,你说一说十善法。为什么你会感到这个果呢?那是你过去没有种到好因,再也别作因,现在你就别再作恶。要转变果是很因难的,你可以为未来的因,重新种种子,令他善根圆满,佛不在的时候,佛弟子就代表佛。

凡是四众弟子都应当要这样子,让一切众生的善根都得到圆满。但是佛所说的是佛在的时候,佛所成就的善男子,我成就如是第三佛轮。但是佛不在世了,现在剎帝利王也很少了,连剎帝利王也没有。所以明君出世,国家就很兴盛,风雨及时,灾害就没有了。如果这个国王很恶,刑罚很重,国王要造恶了,那些国师就劝他,应该减刑罚、大赦,众罪减轻,轻罪都把他放了,那都是忏悔的意思。圣君在世的时候,国家就很平安,有几十年平安的。像中国满清,康熙盛世,他们差不多占了满清的一半皇位。乾隆皇帝六十年当中,没有打仗,人民过的平平安安,他自己也很幸福。他一天到晚就是作诗,作对,就是玩。国家没有什么灾害,天灾人祸都很少的。那个时候,就是圣君在世。从周朝的时候都是这样子,弔民伐纣,就是伐暴政。现在剎帝利王没有,佛也没有,佛也不在世。但是先帝法还在,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先王治国的旧法又搬出来。佛法常如是,诸佛的佛法都如是。

由这个轮故,使补特伽罗的种种根基,意乐随眠,就是烦恼及胜解,跟他所受的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就是一切人民、一切众生,都得到好处,安隐就是没有惊恐。没有惊恐,他就无所畏惧。这是佛自称说:“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无所畏惧,正师子吼,说的都是正法。师子吼是形容词。狮子是百兽之中尊,师子吼,百兽闻之皆脑裂,这是形容词,但是我们不能过份执着。

有位道友在北京的时候,他问过我,佛经讲师子吼,好像很厉害似的,可是动物园里的师子吼也没有怎么样。怎么答复他呀?有些问得怪头怪脑的。我说:“师子吼,有没有吼?我去好多次都没听见吼。”他说听见过,也没有怎么样。我说:“现在把它关到笼子里能怎么样?你把它放出去试试看。我们佛教用师子吼是形容词,是表显佛在众中说法的威力很强盛。你不能这样比,你这样比是不对的,这是佛自己说的。”要是我们自己说,我们不敢拿畜生来比佛,狮子是畜生。

像我们过去的大将、元帅、虎将,我们都用虎来比喻。如果你说虎可以,要是说他是畜生,你那脑壳,恐怕要给取下来了。国王都是龙,中国都是画龙,龙表示最尊贵。可是,龙是畜生,你如果见到国王,说你这个畜生好,你的脑袋马上就搬家了。我说:“你这样说不行,那是比方的话,是形容词,形容着佛的威力,不能拿这个来比,这样比就不成了。”要是你称大元帅是虎威,他会高兴,笑的不得了。所以,有时候处处执着,在很多的地方表现出执着,就在这个上面也是执着,不从法义上讲,就是想在词句上面找毛病。

营福,你作好事,你见了僧人,不谤毁,把他都当成亲教师,当成大德恭敬他,你的福就积下。你心里恭敬,就可以了。还有,读诵的时候,先供上一朵花、一炷香。这里还要补充几句,不然会有毛病。有位道友问过我,他说:“我是个工人,我住的地方,几个人住在一块儿,我确实想念经。不烧香,不搁个花,心里又好像不好过,我屋里不能烧香,不能供佛,只有一个床铺,我往那儿摆?”我说:“你这样好了,你把你那个床,铺叠起来,枕头布要干净一点,把经本摆上,你作观想。”或者念《地藏经》,你观想地藏菩萨来了,就在上面坐着。又观想,百货公司或者超级市场,你把他们搬了一下,他说:“怎么敢?”我说:“不是,你是用心去搬,你不给人钱就搬是不行的。”你什么都没有,用心供就好了。你合上掌,花也供了,香也供了,什么都有了,感觉如法了。你打开经本念,这样子没有什么关系。别人以为你在看书,不出声也可以。

还有,就是用金刚持念经。什么叫金刚持?自己念自己听。只要你的舌头动,耳朵听得到,自己听到,别人听不到,这种叫金刚持,是默诵的念法。这叫不执着,不要在形式上耽误你的正行。这叫方便善巧,这叫方便智,你这样能念完了就念,不能磕头的,在心里拜就是了。屋子那么窄,上下铺,你怎么磕头?我在监狱里头,连磕头都不能磕,可是在心里磕,狱方不知道。你在拜,掌不合都不要紧,不合掌也没有关系,不要给他看这种外表的形式,你内心里清净,内心作功德都可以。这叫方便善巧智。

你不执着,所要作的事情,达到目的就好了。如果什么经也不能念,念佛总该可以,念个圣号总该可以。你坐着那儿,香花都供养完了,普贤菩萨的第三个大愿,广修供养,你普遍的供养,把世界上你所到过的都搬来,没有关系。你在那里供,供完了就念。要是不能摆经本,十大愿王总可以记得住,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到十者普皆回向。如果这也不成,那么阿弥陀佛该可以吧!只要你肯发菩提心,你要想什么,都能作。你不发心,就找借口。现在我们的佛堂很好,有人讲经说法,你也不会来听。因缘是自己创造的,福德是自己修的,罪业是自己作的,善根是自己种的。

大家应当这样来学习营福,这样来学习持诵,这样来学习修定。要想等到四缘具备了,就要很久了,要等到什么都准备好了,要等到东风来,那东风永远不会来的,也没有诸葛亮在算,你自己创造个东风就行了。你自己这样作,就行了。等?你不要等了。生命无常,等什么!实在没有办法,念念圣号也好,功德平等,你心里一定要平等。在佛堂里头很庄严,以为这样功德才大,其实在屋里头这样作也平等,不平等的是你的心。

如果你生起这个分别心,这个当然是不平等,是不一样。你心地平等的,能够磨练断烦恼就好了。什么时候都不生烦恼,他怎么样骂你惹你,你就是不发气,就是不冒火,他就没有办法了。大家习诵、读诵的时候,我前面说的要求是很严的,你听到我这么一说。“我不够条件,我不能读!”那么我就给作造罪了。后面给你解说一下,你只要作就好,多了不能作,少了也不能作,就念一句佛号。一天念十声也就够了,端看这十声是怎么念的!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知自国土有无量有情补特伽罗,归依种种邪神外道,起于邪信及起邪见,学邪禁戒,执着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种种无利益苦。大王知已,数数召集,以其先王治国正法,开悟示现,教习诫勅,令其舍除倒信倒见,修学先王正直旧法,令自国土一切有情,一趣一归,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转,听受诏命。随顺奉行,率土和同,作所应作。时刹帝利灌顶大王,常与群臣数数集会,共味嘉餚,受诸快乐,嬉戏游行,不相猜贰,咸共畴咨,理诸王务。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四王轮,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这跟前面是一样的,先讲王轮,后讲佛轮。剎帝利灌顶大王,他了知这个国家的一切众生补特伽罗,也就是他的国内一切众生。补特伽罗众生,大概有十种。一种是不种善根的补特伽罗,过去没有善根,现在又不修福业,也就是不修善业的意思,而且所修的业都是杂染相续。另一种是遇不见善友,尽跟恶友一块,这个国土都是这样的众生。同时他也不畏惧做坏事的后果,未来要受三涂果报的,他也不畏后果。贪瞋痴非常的猛利,因为他的心迷乱了,坚守邪见。总说大概有十种情况。这种补特伽罗归依邪教,就是不正当的邪神外道。有的邪神外道,不见得做很大的恶事,这里是指作恶说的。

举个例子,祭祀鬼仙,谄媚鬼神,杀些众生,供养鬼神,认为这才是求福。事实上这样做不但求不到福,反而种了很多的未来苦果。这叫邪信仰。乃至于我看风水的先生,也是邪信仰,说你这间宅子好不好,说吉凶祸福,对佛教来说,这都是邪知邪见。“邪禁戒”,印度有许多外道,从印度又传到中国的外道很多,或者有不吃油的,有不吃盐的。在中国来说,没有敬狗的,或者是敬牛的。印度有一种说法,这只牛得了神通,他看那只牛死后生天,这只牛对人都有功,那么就宠信这只牛。

我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到街上去散步,在许多街上,我看见牛都是很大很肥的,头上挂满红红绿绿的装饰品。我看那些开汽车的人,见了那只牛,马上就得停下来,等牛一步一步走过去了,他的车子再开,就是那一条街,那只牛也很通灵,它离开那条街,别的街就不去了。由于那条街都是信奉它的。这种信就叫邪禁戒。还有烧起一堆火,伺火婆罗门就这样,大家围在那儿拜,拜完了又念他的咒,以及他的经典。这些都叫邪禁戒。

有时候跟我们佛教也很相似的,他说:“你们这个出家人住在坟地,住在野外,我们比你们还苦。”还有一种,他睡到那些有刺的蒺藜笆,他也睡到野外。但是我比你更受一种苦,我成的道比你更大。这就叫邪见。修苦行成道,并不是这样成就的。

凡有这种种的无利益苦,这位剎帝利灌顶王看见这种情况,就经常召集这些朝中的大臣,国内的知名人士,研究过去古来先王的治国正法,令全国人民学习。如果再有邪胡乱闹的,就制裁你,轻者就是教育教育,重者就可以关监。例如有很多邪知邪见的人,有时候在国内,他会害别人的。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一九四○年,我到印度加尔各答的时候,听他们告诉我,在加尔各答,你在街上,要小心一点,不要一个人走。他看见你是外来的,又不懂得语言,他会迫害你的,把你抓到暗室,到那里头就把你肢解,解了供神,眼睛供什么神,下根供什么神,脚干供什么神,这就是邪知倒见。要是国家不制止这种事的话,国王的法律没有禁止,这样子还得了!这就是邪知邪见,这种邪知邪见在中国也很多。先王的正法,就是每一个国家最初建国的时候,祖先都是很慈悲的。国家的法令,就是他的道德。以前我们也经常研究我们国家的伦理道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前很讲究这些道德,我小时候还要学,一到了中学时候就没有了,现在没有人讲伦理道德了。

我们并不是崇古,过去也有好的,现在也有好的。所谓进步者、改革者,要改过去不好的,革除那些旧的,对人民有害的,这才叫作改革。现在恐怕都不是这样子。把过去好的全改了,随着时代不同了,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改革的,杀盗淫妄,横行无阻,过去人口也少,像这么样的杀害,人口恐怕是会更减少了,不该死而死亡的,这就是邪倒见。研究正法就是研究过去古来所行的,过去先王所修的政治法律。大家经过研究,一致依照先王的正法。若有不听的,就是违背诏命。皇帝制定新法了,让一切的国内臣民都这样作。作他所应作的,不应作的,都不许作。这个剎帝利灌顶王,经常的跟群众集会,讨论这些问题。国泰民安了,大家就享受了,可不是像现在拿公款请客送礼。那是大家共饮,愉快,受快乐,嬉戏游行,彼此不猜疑,对国家没有二心,不相猜贰,一心一意的共同咨磋筹商,想处理好国家的政务。这就是剎帝利灌顶王成就的第四王轮,用以显佛的正轮。

由于这个国王制定这些法律,令这国土增长安乐,能使一切怨敌恶友都降伏了。所以善守护身者,这个“身”字就是每个人民,都能爱护自己,也能爱护人家,这样子才能增长寿命,积福延寿,乃至不伤害别人。这是国王的第四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推荐】家里有这种情况,赶快给他念经做好事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佛教词典】四处六会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

【佛教词典】释迦经

(术语)江南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谓法华涅槃等释迦身...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你爱色吗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什么?就是缘起无自性。这个不太好懂,第一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