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梦参老和尚  2018/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实有过恶行苾刍,恃白衣力,或财宝力,或多闻力,或词辩力,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诸势力故,陵拒僧众上座苾刍,持素怛缆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者,如法教诲,皆不承顺,如是苾刍,云何治罚?佛言:优波离!上座苾刍持三藏者,应和僧众,遣使告白国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后如实依法治罚。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彼有过恶行苾刍,以财宝力,或多闻力,或词辩力,或以种种巧方便力,令彼国王大臣欢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纵如是恶苾刍罪,不听如实依法治罚。尔时僧众应当云何?佛言:优波离!若彼苾刍行无依行,于僧众中粗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时僧众应权舍置。若彼苾刍行无依行,于僧众中粗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时僧众应共和合,依法驱摈,令出佛法。优波离!譬如燕麦,在麦田中,芽茎枝叶,与麦相似,秽杂净麦,乃至彼草,其穗未出,是时农夫应权舍置。穗既出已,是时农夫恐秽净麦,并根剪拔,弃于田外。行无依行破戒苾刍亦复如是,恃白衣等种种势力,住于僧中,威仪形相,与僧相似,秽杂清众,乃至善神未相觉发,于僧众中,粗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时僧众应权舍置,若诸善神已相觉发,于僧众中粗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时僧众应共和合,依法驱摈,令出佛法。”

“摩怛理迦”是论藏,也就是三藏如法的教诲,皆不承受。无论僧众怎么教诲他,他也不接受,“如是苾刍,云何治罚”呢?像这种恶性的比丘,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佛就告诉优波离尊者,“上座苾刍持三藏者”,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应和僧众”,应该联合整个大众,在会大众一体,派一个僧众去向国王大臣说,希望国王大臣不要跟恶行比丘合作,要增长我们僧团的威力,然后如实依法制裁,就来治罚他。

优波离尊者又说,世尊,要是有过恶的、有恶行的这个苾刍,他有财宝力,买通了国王,买通了大臣,钱能通神,大家都知道,佛在世就有这种情形,不然怎么会制戒呢?

“或有多闻力”,他听得经多,辩才又很有词辩力,词辩力就是辩才无碍。他有罪,说成无罪,把黑的硬说成白的,这种人也有,他还会举经举论,也有。“或以种种方便力”,想种种的方法破坏僧团,让你治不了罪。或者是他令彼国王大臣欢喜,以种种的方法向国王大臣行贿,或者顚倒黑白。这些国王大臣都是破戒比丘的羽党,他是他的朋友,住在他那一党当中。纵容如是的苾刍罪,那国王大臣不会帮助清净僧众的。“尔时僧众应当云何?”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又怎么处理呢?

“佛言:优波离!若彼苾刍行无依行,”“无依行”,那是不生功德,不生善法,不依佛所教的道去行,这叫无依行。但是“于僧众之中”,他犯的,不论粗罪、重罪乃至轻罪,还未有显露,不是公开的,不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未显露的。这个时候,僧众应当权巧方便,暂时不理他,“舍置”就是不问他,没有办法,把他舍置不问。“若彼苾刍行无依行,于僧众中粗重罪相,已彰露者”,在僧团之中,大家都知道了,那时候僧众应当依法,依照我所教法,驱摈他,把他摈出僧团之外,令他出离佛法。

佛又跟优波离说,譬如燕麦,燕麦是麦子里头不结子的麦子。它在麦田里,它的芽梗枝叶跟好麦子是一样的,你分不清楚,只是它没有颗粒,没有结子。“杂秽净麦”,杂染跟清净的混杂在一起。但是这个时候它还是小苗,“彼草”,它的穗未结子之前,你还断不定它是燕麦。你处理它,别人还不承认,等那个穗已经长出来了,它就不是麦子。它当然没有穗,没有粮食,没结果实。那时的农夫,才把它拔出来丢弃了,那时候刚初出芽时,农夫也辨别不出来,等它的穗长出来了,断定它没有结果实,那么农夫就把燕麦子连根拔除,弃于田外,丢到田外。行无依法的破戒比丘亦复如是。他仗恃白衣种种势力,住于僧中,威仪形相,跟僧还是一样相似的。

“秽杂清众”,使这个清众大众僧中污秽,不能清净。同时,善神也没有发觉出来,善神没有检举,护法神没有检举,于这个僧中粗重的罪相,还未彰露。这个时候,僧众就不要理他,把他舍置。善神已经发觉了,护法神已经发觉,于僧中粗重罪相已经彰露,这个时候僧众应共和合依法驱摈,令他驱出佛法僧团之外。

   “优波离!譬如大海,不宿死尸,我声闻僧诸弟子众亦复如是,不与破戒恶行苾刍死尸共住。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彼破戒恶行苾刍,僧众和合共驱摈已,彼恶苾刍,以财宝力,或多闻力,或词辩力,或以种种巧方便力,令彼国王大臣欢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以威势力陵逼僧众,还令如是破戒苾刍与僧共住,尔时僧众当复云何?佛言:优波离!尔时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刍,为护戒故,不应瞋骂破戒苾刍,但应告白国王大臣,或恐陵逼而不告白,应舍本居,别往余处。”

你要是跳到海里死了,海水一定用浪把你把冲回到岸上,海里是不留死尸的。“我声闻僧诸弟子众亦复如是,不与破戒恶行苾刍死尸共住”,绝不跟他共住在一起。

“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彼破戒恶行苾刍,僧众和合共驱摈已,彼恶苾刍,以财宝力,或多闻力,或词辩力,或以种种巧方便力,令彼国王大臣欢喜。”国王大臣皆住到破戒的比丘一边,为法朋党之中,以威势力,陵逼僧众,令如是苾刍与僧共住。过去,在印度的国王,这种事很多。所以,就把和合僧分成两众,破戒的比丘还是有赞成他的,像懈怠放逸的比丘就跟他共住。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僧众分裂,就有这种现象。

那又怎么办呢?摈了,他不走,他在僧中住。“佛言:优波离!尔时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刍,为护戒故,不应瞋骂破戒苾刍,但应告白国王大臣,或恐陵逼而不告白,应舍本居,别往余处。”这就分裂了,怎么办呢?处理的方法就是好的比丘走开,自己另外找地方住,你惹不起他,躲吧!就是这个涵义,还不准制罚他,这说明了国王的善信,那时候为恶势力所围绕。

提婆达多跟阿阇世王,他要夺王位,就让他去夺阿阇世王的父王的位子。他说:“你当皇帝,我来当佛。”佛在世的时候,这种事就发生了。而且,他又很恶,有势力,他是阿难的哥哥,也是王族。所以,他以种种的方式害佛,在山顶上,用石头砸佛,砸佛没有砸到,反而把佛脚砸出血,出佛身血。当时,大地就裂开,把提婆达多给摄进去,身陷地狱。破坏和合僧团的,也如是。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颇有佛土五浊恶世空无佛时,其中众生烦恼炽盛,习诸恶行,愚痴很戾,难可化导,谓刹帝利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善根微少,无有信心,谄曲愚痴,怀聪明慢,不见不畏后世苦果,离善知识,乃至趣向无间地狱。”

在优波离问完之后,地藏菩萨就从座而起,向佛说,大德世尊,在末法的时候有很多的佛国土,不只我们这个佛国土,“颇有佛土”,那就不只是娑婆世界,其它的无量世界、无边世界当中,有的佛国土,也示现五浊恶世的。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是五浊。这个时代,很不清净的。也就是这个世间的时候,很恶,又没有佛,空无佛世,前佛已过,后佛还未降生。这个时候,这个世界的众生,佛土的众生,烦恼重的不得了。

“炽盛”,很强盛,就像大火那样子。好事不作,恶行,人人都去学习。像对五欲境界,争相学习杀盗淫妄。现在就是这样,你可以拿佛经对照一下。愚痴,也就是瞋恨心很重,无明很重,非常的狠,戾是凶暴的意思,这个“很”字,应当拿笔钩一下,这凶狠的“狠”是犬字旁的,这个“很”不好化导,刚强难调难伏。

有的是恶帝王,剎帝利,那国王是旃荼罗,是恶人,旃荼罗就是代表恶的意思。也有宰官的旃荼罗,“恶官”,有恶国王就有恶官。这个居士不是受三归五戒的居士,居家的人就是在家人。居家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长者不是十善的?有时候,长者有财有富,有大威力,他也变成恶人,长者之中的恶人,恶长者,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善根微少,没有信心,谄曲愚痴,曲者不直,其心不直,谄媚不直。

你看那个人,对他的长官,对他的上级,谄媚得不得了。在长官的办公室,他弯腰屈膝,站得毕恭毕敬的,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对待属下一定是骄慢的。上谄者下必骄。这人没有智能,是愚痴的人。但是他仗着自己的聪明,很会逢迎。奸相、奸臣,人很聪明,他作坏事,非常的聪明,因为他作坏事很聪明,他就骄慢,看谁都不如他。但是他对未来的苦果,将来受报的苦果,他见不到,也不生恐惧,也不相信。如果我们跟他讲善恶业报,讲未来如何,他根本不相信,他只看见活人受罪,没看见死人扛枷。

我就遇见一个很恶的人,他现在也老了,过去是当刽子手的。现在改成用枪毙的,他就没有职业了,现在很老,很穷,很苦。他还是改不了那个习惯,我也跟他聊过天,我劝他信佛。我说:“你可以改善未来的恶果。”他说:“我哪会信你这一套。”不信就算了,我也跟他谈谈话,他向我讲,他的刀不是像我们所想像的,以为杀人一定是用很大的刀,不是的,他的刀很小,就像水果刀那样子,但是很锋利,很薄。他杀人的时候,不是像我们起狠式就去砍的,并不是这样子。他的刀是放在他的衣服袖筒里,到了杀你的时候,把这衣服往你脖梗子一按,脑壳就落了,非常的锋利,很薄。他看见人,不论他的妈妈、他的爸爸、他的亲人,他会看看他们的后脑勺,在哪个地方下刀,他专门看那个刀缝。他看到一个人,这个骨节有刀缝,有个空间,除了那层皮之外,他就在那一挫,就像那宰牛的,一头牛,他卸的很快,他把骨缝找得很好。这种恶人,心里尽想的是恶事,他只知对他有利益的事就好了。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也受害过,你害过人?也许害过人。在利益关系上,完全未害过人的人,我想还是少数。真正要是有这种人,真的是菩萨。在这五浊恶世,我们不要以为这个时候不好,在这个时候,你能够三归五戒,你心里向善,比你在清净的世界,也就是这个世界有佛的时候,比他行了十年、百年、千年的功德还大。因为这个时候不可能行善了,没有力量去行善,没有力量去冲破现实的环境。

所以,你要是不作恶,你就受作恶的一切攻击、压迫你。你处处受到制约,换句话说,你处处倒霉。我们说,护法神会保护你,有时候护法神的力量也不足够。为什么呢?恶鬼、恶神比护法神的力量还要大。人间还没有乱,天上先乱。阿修罗先跟天人打,恐怕此时的天人也在打仗,恶人的势力就增强了。所以像这种的后世苦果,离开善知识,趣向无间地狱。

   “如是等人为财利故,与诸破戒恶行苾刍,相助共为非法朋党,皆定趣向无间地狱。若有是处,我当住彼,以佛世尊如来法王,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上微妙甘露法味,方便化导,令得受行,拔济如是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令不趣向无间地狱。”

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发愿,这是《十轮经》的重点。地藏菩萨先向佛表白说,在这个末法五浊恶世的时候,没佛时,众生的烦恼太盛了。人也有恶的,国王也恶,宰官也恶,人民也恶,乃至于标榜是长者,他也是恶长者,婆罗门的学者也恶,也都是旃陀罗。像这些人,善根没有了,又没有信心,又不至心,又不畏后苦果,《占察善恶业报经》对他们来讲,是没有多大的作用,他不信,有什么作用呢?

“皆定趣向无间地狱”。为什么?他为了利,像这种的还不是为名,专为利。为名的人,他还好一点,要顾面子,要保持好名声。贪财利的人,一切都不管。这些坏人又跟这个破戒的恶行比丘交织在一起,还会假检举,这类人哪里都有,你在佛教界里头,在和尚界里头也有,趋炎附势的也有。当初出家的时候,思想有问题,并不是清净出家的。也有师父收他,就是建立在财利的关系上。有些庙为了保存自己,要害别人,不害别人,保存不了自己,害别人才保存自己,但实际上,你念经、念佛、礼拜、持诵也能够保护你,善法护法神就是保护你的。

不过,现在,连善法神也保护不了,恶神太多了。所以地藏菩萨就发这个愿,要是有那个地方,我一定去,“我当往彼”,就把佛法如来的法王的法,安乐这一切有情,使他们得到无上微妙的甘露法味,方便的化导,令他们能够受行,不趣向无间地狱。

我们说《十轮经》的目的,就是说明地藏菩萨功力之大,他专门度这些不能教化的众生,就要下地狱的时候,去教化他。等他到那里去受苦的时候,或能转变一下。不过,这也很难说。

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位老和尚,他在街上看见一个老太太牵着一个小孙子,祖孙二人要饭,他看着就发起可怜心。但是他也是还俗了。不过,在我们讲,他还是叫老和尚,他自己有个住处,住处很宽大,他跟这老婆婆说:“你让你这小孙子跟我出家,你也来当净人,我们一块儿住,何必要饭呢?”这不是好意吗?那老婆婆就发火说:“我们讨口子,已经倒霉到了顶点,还去当和尚!”他向我说:“法师!现在的人真的没有办法!”我说:“怎么呀?”“像我想让她们安居乐业,跟我一块生活不是很好?”她却说,她已经够倒霉了,还要当和尚?还说,当和尚比那个讨口还倒霉。他就对我说:“你还是不要当法师,不要回到庙里。”我说:“我还要当犯人!我还没有完全恢复!”他说:“算了,将来要是恢复的时候,不要再当和尚了!”唉!真是可怜,如果那样子,佛法就没有人说了。你说这个社会恶不恶?恶到把和尚看成这样子。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于未来世,此佛土中,有诸众生烦恼炽盛,习诸恶行,愚痴很戾,难可化导,谓刹帝利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沙门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善根微少,无有信心,谄曲愚痴,怀聪明慢,离善知识,言无真实,不能随顺善知识语,常行诽谤,毁呰骂詈,于诸正法犹豫倒见,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常乐习近诸恶律仪,好行杀生,乃至邪见,欺诳世间,自他俱损。是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坏乱我法,于我法中而得出家,毁破禁戒,乐营俗业,彼刹帝利,乃至婆罗门等,恭敬供养,贪利求财,有言无行,传书送印,通信往来,商买贩易,好习外典,种植营农,藏贮宝物,守护园宅,妻妾男女,习行符印,呪术使鬼,占相吉凶,合和汤药,疗病求财,以自活命,贪着饮食衣服宝饰,勤营俗务,毁犯尸罗,行诸恶法,贝音狗行,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彼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爱乐亲近,恭敬供养,听受言教,此破戒者,于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亦乐亲近恭敬供养听受言教。若见有人,于我法中,得出家已,具戒富德,精进修行学无学行,乃至证得最后极果,彼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反生憎嫉,不乐亲近恭敬供养听受言教。”

正法好像是毁灭了,众生的怀疑心特别重,颠倒知见特别严重,甚至入了佛门,他还生起颠倒见,还去信那些邪魔外道。这是因为他在佛法之中,在佛教当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我想大家也许有这个怀疑。他信佛很久了,没有什么收获,因为他有求得之心。求什么呢?佛菩萨保佑我发财,佛菩萨保佑我家平安,佛菩萨保佑我家人都平安无病,任何的灾难都不要降到我的头上。那么,我要作什么生意,作什么事都要发财,乃至于我要害人,也要帮助我,可以害到他。

这些事,我都遇到过。他说:“能不能帮我?”我说:“干什么?”他说:“那小子特坏,我非得整他不可。”我说:“我不能帮助你,我一帮你,他会把我杀掉,我怎么帮助你呀?”很多人误解佛法,佛法就是见解的问题,你必需认识清楚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你自己的心法,你要觉悟,就是你,你自己就是自己。自己认识自己,不要颠倒知见,这才是真正的正知正见。

说话要正语,作事要正行,身语意,正见、正语、正意,都要正,一切都要正,不要颠倒。要相信你今生作一点点害人的事,以后要十倍偿还,还要加上利息。花报、果报、余报,像你经常的害病,这是你杀生杀得太重,你要还命债,还命还不够,还要有利息,还要受余报。

你的身体不健康,这是果。随便你找什么医生,找阿弥陀佛、找释迦牟尼佛、找药师佛,他们这些医生差不多都可以治好你的病。你找世间的医生,是治不好的,要你从因果报应上治,像这样欺骗世间,自己害自己,自他俱损。所以剎帝利旃荼罗乃至于婆罗门旃荼罗,“坏乱我法”,就把佛法给破坏了。

这些旃荼罗,是有权力的、有势力的、有财富的人,他是怎么坏得了?他勾结沙门,勾结沙门就坏了。所以《大般涅槃经》上,佛涅槃的时候,魔王波旬来了,那时候佛还没有决定涅槃,还在看众生的机根。如果那时阿难在波旬之前,请佛住世,那就没有事。阿难在波旬之后才来了,就不行了。波旬先来,他就跟佛说:“世尊!你该走了。你把我的魔子魔孙度了好多,我将来还要破坏你。”佛就问:“你怎么破坏我?”他就说了怎么破坏佛法,那么破坏佛法,佛都笑说:“你破坏不了。”他又说:“我还有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我的魔子魔孙都去当你的出家人,当比丘、比丘尼,吃你的饭、穿你的衣服,不作你的事,这就破坏了。”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它先从内部腐烂,而后虫才生,一切东西都是这样。所以,外人破坏佛法破坏不了。那么,和尚比丘尼穿和尚衣服,作坏事,别人一看见,这是出家人,佛法就是这样子,你看见没有?谁还信,他就破坏了。你要知道这坏和尚、那坏比丘尼,都是魔子魔孙来的,这是有预言的。但是恭敬、供养这些恶的剎帝利,恶的婆罗门,乃至于一切前面所说的恶居士,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善信,是颠倒见。他供养那个贪财求利的,只有言说而不去作的。甚至于传书送信的,通信往来的,贩卖商贾的,好习外典的,种种营农藏贮宝物,守护园宅。

结缘可以,不为求利,专为利益众生,还是可以通融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融。所以这些有利可图、通融的,我们跟地藏菩萨,通融通融,也是可以通融的。

那么地藏菩萨,念他的名号,学习他的《十轮经》,念《地藏经》,这也就是跟他通融,但是这是善法的通融,不是恶法的通融。那个时候,通讯往来,学外典,搞贩卖,经营商业,现在日本寺庙都是公司,中国寺庙现在也这样学习。恐怕大陆上快学习好了,已经开始这样作了。自力更生,你作生意,政府鼓励,现在还要门票,进寺庙去,我们烧香礼佛,那得拿钱来买,得买门票。

我去南普陀寺,一毛钱,我们现在回去,就是一块钱,未来还要涨到五块钱。需要门票,不然五百多人的生活拿什么?得靠那门票。你朝佛、礼拜、烧香也得花钱,也得买,这是没有办法的,这叫末法。

还有划咒,驱使鬼神,占相吉凶。还有卖药,合和汤药,卖假药就糟糕了,卖真药还好一点。现在卖假药的很多,特别是山里的,说是我这是福建武夷山的,哪个庙里头制的,哪个老和尚制的。得了,这就值钱了。有很多这种事,“以自活命,贪着饮食衣服宝饰,勤营俗务,毁犯尸罗。”“尸罗”,就是戒。

佛所制定的不许作的事情,他们都作了,犯了,最主要的是四种清净明诲,也就是四根本戒。那么,四根本戒都可以犯,别的错误更多,身的杀盗淫,口的两舌、妄言、绮语、恶口,乃至意的贪、瞋、痴,这些都可以作,这叫行恶行。

“贝音狗行”是一个学习狗的方法。末世的比丘相互诽谤,彼此猜疑嫉妒,沉溺于无益之中而不能自拔。以狗来譬喻,“彼之行此法,谓之行狗法”,也就是贝音狗行,行狗的方法。这样作的时候,他已经失掉沙门的体,犯了四根本戒,不是沙门,不论在义上、在体上,失掉沙门。但是他自己不肯忏悔,如果他自己不能够遵守,是可以退戒的,感觉到对自己不适合,你可以退。但又不退,还在僧众之中混,退戒就是罢道还俗。为什么他要这样作呢?他退了,就没有地方找饭吃。在寺庙里头,僧众很多,总会有德者,有德者感应来的衣食住行,他要去享受。所以像这一类的,他实行狗的方法,所以说“贝音狗行”。

他自己所作的不是清净行,梵行是指净行的意思,自己作的是污染行,他还自称为是梵行。这是形容像这一类破戒的比丘,还是有一类信仰他的人。如果恶的剎帝利王,凡是加个“旃荼罗”,都是属于恶人的意思,上面再加个旃荼罗,就是恶的国王、恶的婆罗门,他很愿意亲近这类破戒比丘。这就是所谓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臭气相投,还要亲近他,跟他结为朋党,作为朋友。恭敬供养,所谓恭敬供养者,就是恭敬、供养这些破戒的比丘。“听受言教”,对于不行梵行的人,所说的话,也就是语言,他愿意听,愿意受他的教化。

这个破戒者,对于剎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他们乐于亲近供养,听受言教的。要是见到有人,“于我法中”,“于我法”就是于佛法之中,出了家,受具足戒,前面说是坏比丘,这儿说的是好比丘,出家以后,受戒之后,能够遵守,能够持戒。“富德”,道德很丰富的,富有的德,就是具足戒的德。又能够精进的行,学行就是修行,学是学法,就是有学位的,无学行,乃至于证得阿罗汉果。从初果算起,证果的圣人,他不像我们一样的学,他学的是无学,乃至于最后证得佛果。

但是这个说的可能是阿罗汉果,从初果到四果。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剎帝利旃荼罗、婆罗旃荼罗,他对于恶行的比丘,亲近供养,听受他的言教,对于有道德的比丘,不但不亲近不供养,反而憎嫉。僧是憎厌,嫉是嫉妒,就是不乐于亲近,也不乐于恭敬供养,也不听受这个有道德的,乃至证果的这些比丘,他不亲近,不接受他的言教。

    “善男子,譬如有人,入宝洲渚,弃舍种种帝青、大青、金、银、真珠、红莲华色吠琉璃等大价真宝,取迦遮珠,于未来世,此佛土中,有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亦复如是。入我正法宝洲渚中,弃舍种种具戒富德、乐胜义谛、具足惭愧学无学人及善异生,精勤修学六到彼岸,具诸功德真圣弟子,取诸破戒,好行众恶,无惭无愧,言辞粗犷,身心憍傲,离诸白法,无慈无悲恶行苾刍以为福田,恭敬供养听受言教,如是恶人,师及弟子,俱定趣向无间地狱。”

迦遮珠也是一种摩尼珠,但是比起吠琉璃就差多了,也就是次一等的。好的,他不取,他取次的,这是佛作譬喻,说在末法的时候,我这个佛国土,有的是剎帝利的恶王,有的是婆罗门的旃荼罗,恶婆罗门,亦是这样的。对于有道德的比丘,他不信不亲近,不听受言教。对于破戒恶行的比丘,跟他臭味相投,还要向他求,听他的言教。

到了我的正法宝渚之中,却弃舍了种种具戒的富德,弃舍乐胜义谛的,胜义谛就是实相义。《占察善恶业报经》,那个实相境界,就是胜义谛,最殊胜的义理。也弃舍具足惭愧“学无学人”,学人就是还未证果位的,无学人是已经证得果位的。“及善异生”,就是善的补特伽罗。乃至于也弃舍优婆塞优婆夷,真正修行,真正信仰正法的,恭敬正法的。乃至于弃舍精勤修学六到彼岸,就是行六度波罗蜜的,具足功德真圣的弟子,这是真弟子。

“真圣”是指佛说,就是真正佛的弟子,他都不亲近,反而“取诸破戒,好行众恶,无惭无愧,言辞粗犷,身心憍傲,离诸白法,无慈无悲,恶行苾刍以为福田。”这样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是恶人,师及弟子,俱定趣向无间地狱。”你受他的言教,信仰他,你就跟他一同下地狱,这是决定无疑的。那就产生一种邪知邪见,在当前的末法时代,真正不少,如果大家依照教典来用你的智能,用你的正知正见,你可以分辨出来。

这对现在是非常的具体,也很现实。但是你可以用佛所教导的法来判断,不依自己的意见,以佛的教典,以佛的法为师,不以自己的心为师。你可以看得出来,哪些是引导你下地狱的,他也作佛事,他把佛事歪曲了,用颠倒见作佛事。佛的法本来是明心见性的好方法,他拿佛法来作名利,作生意交易,那不下地狱吗?所以,佛说了十种轮,这十种可不是善轮,而是恶轮。

    “善男子!有十恶轮,于未来世此佛土中,有刹帝利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沙门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于十恶轮,或随成一,或具成就,先所修集一切善根,摧坏烧灭,皆为灰烬。不久便当肢体废缺,于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地狱。”

前面那恶行比丘,破戒的比丘,婆罗门旃荼罗,“如是等人”,从一般的国王,到百姓,到平民,乃至到出家人,乃至到学者,都包括在内,有这么一批人,以下说的这十恶轮。“或随成一,或具成就”,具足一轮,或者具足两轮,或者具足三轮不一定,或者仅有一轮。他把他前生多生累劫所修的善根,积的善根,都摧坏了,都烧灭了。十轮如果成就一个,就把他多生累劫所有的善根,所行的善念都化为灰烬了。

因此,我们感觉到只种善根,只学习佛法,并没有真正的断烦恼。到了未来,你可能也会走到这十恶轮里头。因为一转世了,如果你没有修得宿命通,容易为名利、爱欲所缠缚,容易堕到十恶轮。

我们学过《十轮经》,学过《地藏经》,读诵《地藏经》,乃至于读《大集十轮经》,乃至于得到地藏菩萨加持,使我们今生能够有这样的善根,有这样的因缘。跟地藏菩萨结了缘,我们不会堕十恶轮,因为这是地藏菩萨向释迦牟尼佛保证的。我们读《地藏经》就可以体会到,体会那些大菩萨,凡是在《地藏经》出现的菩萨,乃至《地藏经》的第九品的,<佛名号品>,我们随持一个名号,永远不堕三涂的。

我们要坚固建立这样一个信心。十恶轮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会堕落的。什么原因呢?地藏菩萨的加持力,也就是地藏菩萨会加持我们,使我们不堕恶轮,乃至于在末法,有一微尘,那么一点,亲近佛门的,入了佛门的事情,地藏菩萨一定加持你。但是你如果拒绝他的加持,乃至于跟他挂不上钩,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

“不久便当肢体废缺”,就是指现生。“于多日夜结舌不言”,不能说话,六根已经丧失作用了。“受诸苦毒”,这种苦连说都说不出来。我们看见很多人被汽车撞了,之后变成植物人。我以前认为植物人可能没有很多,但是一九九三年,我到台湾,去荣总医院、林口长庚医院,我才看到医院里的植物人太多了。因此,上面的写照就是指那些人。受了苦毒,身上烂了,说也说不出来,那比什么都废缺,都厉害。他的脑子废缺了,变成植物人。或者他今生的业,或者前生的业,痛切难忍,还不用说他死后,就是现在他活着的时候,痛切难忍,受到肢体的残缺。具足十恶轮的,一定生无间地狱。

     “何等为十?如是破戒恶行苾刍,有刹帝利及宰官等,忍受恶见,谤阿练若清净苾刍言:诸仁者!如是苾刍愚痴凡猥,诈现异相,诳惑世间,为求饮食衣服利养恭敬名誉,自赞毁他,嫉妒斗乱,贪着名利,无有厌足,应当摈黜,勿受其言。如是苾刍专行妄语,离谛实法,于此皆无得道果者,亦无离欲永尽诸漏,但为利养恭敬名誉,住阿练若,自现有德,慎莫供养恭敬承事,如是谄曲,非真福田,非行道者。时刹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于阿练若清净苾刍,不能生实信心希有之想,心无恭敬,意怀陵懱,不乐亲近承事供养,所有言说,皆不听受。轻毁如是住阿练若清净苾刍,即是轻毁一切法眼三宝种性。”

以下就逐一的说明十恶轮。“如是破戒恶行苾刍,有剎帝利及宰官等,忍受恶见”,对于恶行比丘这个恶见,这个剎帝利宰官旃荼罗,他们是忍受的,也就是信他的,听他的,乃至于跟他共同作恶。作什么恶呢?“谤阿练若清净苾刍言”,谤这个清净的比丘。阿练若,在寂静处,山林,棕榈树下,以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山林里头修,自己清修。他会谤毁他们,他说些什么言语呢?恶行比丘对剎帝利宰官说,那些住山林都是很愚痴的。他现的其他相,故意的表现他的修行,他是欺骗人,“诳惑世间”的,“为求饮食衣服利养恭敬名誉,自赞毁他,嫉妒斗乱,贪着名利,无有厌足,应当摈黜,勿受言。”

这是恶行比丘说清净比丘。这一段话就是他谤毁的言词:“如是苾刍专行妄语,离谛实法,于此皆无得道果者,亦无离欲永尽诸漏,但为利养恭敬名誉,住阿练若。”说他们实际上没有得到道果,也没有离欲,也没有尽诸漏,只是为了利养恭敬名誉,他们是为了这些,才住到清净处寂静处的。“自现有德,慎莫供养恭敬承事,如是谄曲,非真福田,非行道者”,这是恶行比丘谤毁清净比丘的一段言词。

“时剎帝利旃荼罗,乃至婆罗门旃荼罗,于阿练若清净苾刍,不能生实信心希有之想”,他对这好的比丘生不起真正的诚信。希有难找,难当善知识那样想,所以他没有恭敬心,心怀陵懱。陵者是欺陵,我们说是盛气陵人,就是那些涵义,懱视他。

轻毁如是住阿练若的清净苾刍,即是轻毁了一切法眼三宝种性。这样一说之后,这个恶行的比丘谤毁清净比丘,取得了这些剎帝利乃至于婆罗门这些恶人跟他共同的谤毁。这产生什么效果呢?因为他已经毁灭三宝种性了。

法眼,眼者是观察之义,没有法了,把清净法毁灭了,那些众生所作都是恶的,没有正法眼,就颠倒了。把善说成恶,把他自己所作的恶,反而变成善。这样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时彼国中有诸天龙药叉神等,信敬三宝无动坏者,于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生瞋忿,互相谓言:仁等!当观此刹帝利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皆悉轻毁一切法眼三宝种性,损减善根,由恶友力,摄诸罪业,当堕恶趣,我等从今勿复拥护此刹帝利旃荼罗等,并其所居国土城邑。作是语已,一切天龙药叉神等皆悉弃舍,不复拥护彼刹帝利旃荼罗等,并彼所居国王城邑,于彼国土一切法器真实福田皆出其国,设有住者亦生舍心,不复护念,由诸天龙药叉神等,及诸法器真实福田,于刹帝利旃荼罗等,并彼所居国土城邑,皆舍守护不护念已。时彼国土,自军他军,竞起侵陵,更相残害,疾疫饥馑,因此复兴,彼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一切国民,皆无欢乐。先所爱乐今悉别离,朋友眷属更相瞋恨,潜谋猜贰,无慈无悲,嫉妒悭贪,众恶皆起。所谓杀生,乃至邪见,无惭无愧,食用一切窣堵波物,及僧祇物,曾无悔心。彼刹帝利旃荼罗王憎嫉忠贤,爱乐谄佞,令己官庶互相侵陵,愤恚结怨,兴诸斗诤,共余邻国交阵战时,军士离心,无不退败,彼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于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地狱。”

这些护法善神起了瞋恨心。“互相谓言”,是神跟神互相说:“仁等!当观此剎帝利、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旃荼罗人”,说现在这个国土里头,从他的国王,乃至到他的宰官居士、长者,甚至于出家人,婆罗门,这些都是旃荼罗。旃荼罗就是恶人,恶人行恶法,他们就谤毁三宝,一切法眼三宝种性,损减善根,而这个国土的人没有善根,由恶友力,摄诸罪业。由这恶力的力量来造这一切的恶业。“当堕恶趣”,一定堕三涂。

“我等从今勿复拥护此剎帝利旃荼罗等,并其所居国土城邑。作是语已,一切天龙药叉神等皆悉弃舍。”好神离开这个国土,就剩下恶罗剎夜叉。以后这个国土就不吉祥了,这些护法善神不再拥护。“设有住者亦生舍心”,或者是有少数还住着未走,对他不护持,心生舍心。那不只是神,就是我们出家人,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现象。

而善良的比丘,于剎帝利旃荼罗等,并彼所居国土城邑,皆舍守护,不护念已。不再护念了之后,“时彼国土,自军他军,竞起侵陵。”自军就是本国的军队跟本国军队打,像中国大陆,共产党军跟国民党军打,打了好多年。完了,“他军”,日本人就侵略我们的国家。“他军”,人家打完了,自军又打,更相残害,乃至于疾疫饥馑。还有,水火之灾。“复兴”,是指这灾害复兴。“彼剎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一切国民,皆无欢乐。”欢乐不起来!“先所爱乐今悉别离”,过去所享受的,所喜欢的,那些快乐的景象,没有了,都离开了。

“朋友眷属更相瞋恨”,自己的亲人跟自己的亲人互相的瞋恨恼害,这个不需要解释,不但台湾多,大陆也多,你天天都可以看到,像我们看选举也在打。“无惭无愧”,那时候“嫉妒悭贪,众恶皆起”,所造的都是恶业,乃至杀业邪见,“无惭无愧”,邪见包括很多。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他吃别的众生时候,他说那个众生生下来就是给他吃的,这叫邪见。什么是猪羊一道菜?猪羊生来就给人吃的,那么鸡生来也吃给人吃的?那么,人生来也就是给狼吃的,给老虎吃的?他才不会这样想,也不会这样说,这叫邪见。邪知邪见,无惭无愧,甚至于寺庙的钱,他都要抢来花,他不怕下无间地狱,所有寺庙的钱,他都抢来用。僧祇物,就是大众僧的寺庙里的供养东西,他都抢去用,一点悔改之心也没有。

这些人,“彼剎帝利旃荼罗王憎嫉忠贤”,僧嫉好人,谄媚奸佞。“佞者”,就是奸臣、坏人。我们把他说成坏人,已经做官,乃至于已经选上议员,都互相侵陵。有的时候从私利出发,有的时候从我这一党出发,从来没有考虑到全国人民如何。虽然标榜是我考虑全体人民,就拿这个来成就自己的名利。“互相侵陵”,当时他的力量敌不住你,你就把他杀害了,或者把他的家族杀害了,他的忿恨之心,就恚结于心,愤恚者就是愤怒的力量发不出来,结于心者就会恚怒。这就是结怨,乃至于临死的时候说:“我变鬼,也要报仇!”

那就是恚结,恚结于心。来生再来,若相遇到,他能对你好吗?为什么有人见到人,跟他毫无关系,也拿枪打他呢?这不是今生,而是过去生结下的,就是他看见了,就非把那个人打死不可,因为那个人前生打死过我。因为他没有看见前生,这是恚结。

“兴诸斗诤”,提倡斗诤,宣扬斗诤。乃至斗到子跟父斗,夫妻相斗,家族相斗。“共余邻国交阵战时”,像这类的国家,他的军队士兵也不能打仗,要跟人家打仗的时候,那个军士,也就是作战的兵员,他的心已经离开了,不想保护这个国家,不想为保护这个国家而舍身命,所以一跟敌人交战就败了。

“彼剎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说到这些人,或者被人家杀害、残害的,或者自己生病的,反正不管怎么样,生了恶病不能治疗,很长的时间。多日夜,有舌头不能说话,有嘴不能吃东西。

    “复次善男子!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随恶友行,善根微少,谄曲愚痴,怀聪明慢,于三宝所,无淳净心,不见不畏后世苦果。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

这是另一种恶轮。有的国王是恶国王,他所有的宰官、臣民、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都是恶人。“随恶友行”,恶友行就是我们举那个破戒的沙门,乃至于冒充沙门。现在有很多冒充沙门,一位在家人,也自称法师,也穿上和尚黄袍红祖衣,也上座说法,把佛的法另作一种解释。我在台湾就听到过,你可以在电台收得到。他买一个节目说几分钟,这是颠倒的。

像这样的人,随恶友所作的是什么事呢?“谄曲愚痴”。他还以为自己很聪明。所谓聪明者,就是他认为他的邪见很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呢?对三宝无所信心,没有淳净心,没有恭敬心,不信因果,当时就可以显出了,他是不信因果。信因果,他就不敢作这些事,这是不学佛法的人。有时候他的心不敢作恶事,他作不下去,因为在我们的国土里头,就说我们中华民族,儒教也好,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也好,虽然没有佛法,他也知道这件事不能作,不作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儒教的教导也如是。非礼勿视,不合乎道理的不能看,不合乎道理的不能去作,不合乎道理的音声不能去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这跟佛教有些相合的,这就是注重因果。

“害人者人恒害之,杀人者人恒杀之。”但是他不信,以为自己很聪明,你要是跟他说声闻法,他说:“我是大乘!”你要是给他说菩萨法,让他行菩萨道,他说:“我是小乘,是自利的。”究竟他是哪一乘呢?他哪一乘也不是,他是地狱乘,也是三涂乘,他乘那个车子,那个车运载他到三涂里去,甚至于以得少为足。

或者在这个因缘法,他懂得一点,他就谤声闻法,谤大乘法,谤六度法。或者他学声闻法,学了苦集灭道,就谤缘觉法,谤大乘,谤六度法。他认为自己是圆满的,自己是学大乘法的,对小乘法,生起毁谤。对于小乘法,佛也是赞叹的。学大乘法的,以为不用学二乘法,佛可没有毁谤二乘法。佛是对大乘机的人,跟他说大乘法,既然你发了菩提心,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能度,何况是二乘圣人呢?

因此,三乘法都是对的,要体会到佛是对机说法的,不是专说哪一法。若有这类根机的众生就给他说这类的法,面对另一类根机的人,就给他说另一种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方法很多,看是对哪个人说的。这个对他说,不适用,就不能对他说,是这样的意思。

体会到这层意思,对三乘法都应当学习读诵,不应当毁谤。这里又说,对于这些出家人,好像对优婆夷居士,居士跟居士之间,说出家人跟出家人之间,在家的净信善男女,对待四众弟子,互相的关心,应当尊重。像前面那一个破戒比丘,应该如何对他呢?他是他的因果,你照样把他当成圣人来看,你以圣人之心,看一切人都是圣人。这三乘法乃至于受持读诵,下至一颂。

   “复有一类,于缘觉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若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于佛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及大乘法,障碍覆藏,令其隐没,乃至一颂。”

“复有一类,于缘觉乘得微少信”,实在是愚痴。他没有证得缘觉道,自己以为自己聪明就谤声闻乘法。这都叫毁谤正法。

“唵嘛呢叭弥吽”,你知道是甚么涵义呢?你必须用显,用语言显示出来,解释一下你才能知道。“唵嘛呢叭弥吽”,观自在菩萨的所有经论都可以包括在这六个字里头,乃至于包括在一个字当中,“唵”一个字就具足一切。没有显教的基础,你不懂,怎么入得到呢?

这就是教导我们对于三宝的正法,要能护持,不要加以毁谤。如果毁谤的话,你就毁谤正法,这是三世诸佛的法藏。不论显密各宗各派,你认为那个不对,你不学就好了,这不对你的机,你要去找对你的机的法。毁谤,等于“焚烧断灭”。挑坏无量众生的法眼,使众生都变成盲人,没有法的智能。

“若剎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于佛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及大乘法,障碍覆藏。”使他不能弘扬,“令其隐没”,那部经不讲,那部经就渐渐不住世。为什么有的人说,法灭的时候,《阿弥陀经》还住世一百年?因为弘扬净土的人多。甚深的教义,解释的少,无论哪一部经,现在的藏经,有很多好的方法,很多都隐没了。

如果阅藏,你可能感觉到这部经,对你很适合,又没有人讲,没有人弘扬,没有人提倡,没有印行。我们除了《金刚经》、《阿弥陀经》、《药师经》这几部经之外,很多经渐渐不讲了,也就渐渐隐没了。没有人弘扬,就埋没了。弘扬《阿弥陀经》的多,因为这一法对应我们末法的机,确实是当机。你别的学不会,念句阿弥陀佛,该可以吧!那就念句阿弥陀佛,念句阿弥陀佛也能得度。但是要学就要学好,怎么叫学好呢?念阿弥陀的方法有很多。先清净你的心,先问问你自己用什么心来念,念佛不是口念,念佛要从心起念。念念要归于心,念念从心起,念念归于心,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弥陀佛就是你自己,你自己能放出无量光,但是你必须学透,要是你加以毁谤,那个法就障碍了,就逐渐毁灭了。

   “当知是人名不恭敬一切法眼三宝种性,由是因缘,令护国土一切天龙药叉神等,信敬三宝无动坏者,于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生瞋忿,广说乃至彼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于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大狱。”

毁谤法的人当知,谁毁谤,谁就是“不恭敬一切法眼三宝种性,由是因缘,令护国土一切天龙药叉神等,信敬三宝无动坏者”,那个鬼神信的有根底,不是随便动摇的。无动坏者,没有动到他的信心,坏他的信心。这样的天龙药叉神,一般的天龙,药叉神就是夜叉,有善有恶的,人有善有恶,神也有善有恶,这是一样的。

护法善神,他对于旃荼罗剎利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生瞋忿,广说乃至彼剎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谤法的人,“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大狱”。这跟前面一样,定生无间大狱,也就是无间地狱。

   “复次善男子,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随逐破戒恶苾刍行,广说乃至于彼国中有诸法器真实福田,于刹帝利旃荼罗等,皆住舍心而不护念。虽居其国,而依法住,常不喜乐俗间居止,亦不数数往施主家,设令暂往,而护语言,纵有语言,曾无虚诳,终不对彼在家人前,讥毁轻弄诸破戒者。于诸破戒恶行苾刍,终不轻然辄相检问,亦不现相,故显其非,常近福田,远诸破戒。而彼破戒恶行苾刍,于此持戒真善行者,反生瞋恨,轻毁侵陵,于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在家男女大小等前,种种谄曲,虚妄谈论,毁呰诽谤此持戒者,令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于我弟子少欲知足持戒多闻具妙辩才诸苾刍所,心生瞋恨,种种粗言,呵骂逼切,令心忧恼,身不安泰,或夺衣钵诸资身具,令其匮乏,或夺所施四方僧物,不听受用,或闭牢狱,伽锁拷楚,或解肢节,或斩身首。”

这段经文就是说,这个恶王乃至于恶人,这国土的善神都舍弃他们,不护念他们。也有居这个国土之内的,有的离开了,有的未离开,虽然是未离开,也不管了,不护念国土,不护念以上的这些人。这种人不喜欢在世间住,喜欢居寂静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住寂静处,那叫阿兰若。他也不常常到施主家,也就是有信心的施主家,“设令暂往”,或者有事情的时候暂时去一下子,他对他的语言,善护语言,不说虚话,不说诳惑人家的话,也不对这些在家人的面前,“讥毁轻弄”那些诸破戒者,也就是不说破戒比丘的过,不论当着谁,不论是当着国王,前面举了很多的例子,不说那个恶行比丘的过,“故显其非”,故意的显那些破戒恶行比丘过。

“常近福田,远诸破戒”。他本人对那个破戒比丘,不跟他共住,而彼破戒恶行苾刍,于此持戒真善行者反生瞋恨。因为善人、善行比丘,为了护持的言语行动,不说他一句坏话。

而这个恶行比丘,他就不同了,他反过来“轻毁侵陵”,侵陵这个善比丘,对着“剎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或者在家的男女,不论大人小人前,种种的谄曲,虚妄的谈论,“毁呰诽谤此持戒者”,说这个清净者,说这个清净比丘。令这个剎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生瞋恨,乃至于说“种种粗言,呵骂逼切,令心忧恼。”令这个好比丘,修行的比丘,身心不得安泰,或者更进一步抢夺善比丘的衣钵,资身工具,令其匮乏。或夺所施的四方僧物,人家供养给好比丘的,他们都给抢了,不听他们受用。更有甚者,“或闭牢狱,枷锁拷楚,或解肢节,或斩身首”。这种种的刑罚,是非理相加的。

   “善男子!当观如是诸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亲近破戒恶行苾刍,造作如是种种大罪,乃至当堕无间地狱。若诸众生作五无间,或犯重戒,或近无间性罪,遮罪犹轻。如是诸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亲近破戒越法重罪。善男子!如是破戒恶行苾刍,虽作如是越法重罪,而依我法,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我尚不许国王大臣诸在家者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国王大臣诸在家者,若作此事,便获大罪,决定当生无间地狱。于诸破戒恶行苾刍,犹尚不应如是谪罚,何况持戒真善行者?善男子!若有苾刍于诸根本性重罪中,随犯一罪,虽名破戒恶行苾刍,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律仪,犹不断绝,乃至弃舍所学尸罗,犹有白法香气随逐,国王大臣诸在家者,无有律仪,不应轻慢,及加谪罚。如是苾刍虽非法器,退失圣法,秽杂清众,破坏一切沙门法事,不得受用四方僧物,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律仪不弃舍故,犹胜一切在家白衣。犯性罪者尚应如是,况犯其余诸小遮罪,是故不许国王大臣诸在家者轻慢谪罚。”

“如是种种大罪”,就是对善良的比丘,持戒的比丘,修行的比丘,加以种种迫害,这就犯了种种大罪,“当堕无间地狱。”

“若诸众生作五无间,或犯重戒,或近无间性罪”,近无间罪,还没有犯到五无间大罪。我举个例子,杀人没有杀死,这个人虽然被杀了之后,往后没死,这个罪就是近于五无间罪,还不是五无间罪。没有作成,还不算犯根本戒。但是对于这个恶行比丘,这个破戒比丘。“善男子!如是破戒的恶行苾刍,虽作如是越法的重罪”,他已经作了这种重罪,无间罪。但是,他是依着我法剃除须发的,被服袈裟的,进止威仪的,还同诸贤圣。

就是国王对这个恶行的比丘,也有善良的国王,不完全都是恶性国王,恶性国王是跟他混同一体的,当然不会杀他,不会害他,认为他是对的。善良的国王,对于这个恶行的比丘,虽然不能够依着正法,或者是偷盗,或者他杀人,那应该要偿命,依照正法,就要断他的生命,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他已经示现同贤圣相。有受戒善根的僧宝的,还有善法的余势,那个势力还未有消尽,不应该断他的命。况依非法呢?依着合法,也都不可以这样作,依着非法更不可以。

所以,“国王大臣诸在家者,若作此事,便获大罪。”要是对于这位破戒的比丘作了这些事情,惩罚他,那就犯大罪,“决定当生无间地狱”,你等于是杀生。于诸破戒恶行的苾刍,犹尚不应如是的谪罚,何况持戒的真善行者?对于破戒比丘都不可能这样作,乃至于修行者,真正持戒的比丘,乃至于弘法的比丘,乃至真正住持正法的比丘,那就更不可以这样作。这样作,罪更大。

杀盗淫妄四戒,随便破哪一戒的罪,就叫破戒恶行比丘,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的律仪,犹不断绝。他受律仪的戒体,还没有完全丧失,还没有断。乃至于弃舍所学的尸罗,就是这个破戒的比丘,他把这个戒完全弃舍了,不学了,但是他还有清净法的香气。他那个戒香的余势,随住他,檀香烧过了,烟已经没有了,但是你在那个屋子待久了,你身上还有那个香气,还有檀香、沉香的香气,就是这样的涵义。

“国王大臣诸在家者,无有律仪,不应轻慢。”国王大臣,你自己也没有受戒,没有这个戒的律仪,你怎么能还来轻慢他呢?何况再加以谪罚呢?“如是苾刍虽非法器,退失圣法,秽杂清众,破坏一切沙门法事,不得受用四方僧物,而于亲教和合僧中,所得律仪不弃舍故”,因为他最初受戒,是跟他的亲教师学律,跟和合僧中所得的律仪,他还没有完全的舍弃。因此,他还胜过一切在家的白衣。

已经犯了根本戒,“犯性罪者尚应如是”,犯了根本戒,在家的白衣,或者是国王不应该轻视他,不应该谪罚他。那些破戒的比丘,乃至犯的小遮罪,更不应该作,更不应该惩罚他。

如果是国王大臣诸在家,轻慢了,谪罚了,那就不对,不应该谪罚轻慢他。这样说,佛好像很护持这个弟子,破了戒的,还这样的护持他!并不是这个原因。不是护持他,而是护持你,护持这个在家谤毁者,怕你的福德会丧失、会堕地狱。不是护持那个人,我们要是观察错了,好像佛护持他的破戒弟子,好像我们在家人护持自己的子女,好像我的公司护持我的职员,用这样的观念来认识佛就错误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是护持你,不要作罪,并不是护持那个破戒比丘。谁谤毁他,他作他要受报的,你要是谤毁,你就要受罪,这是护持你,不要这样作。

  “所以者何?善男子!乃往过去有迦奢国,王名梵授,勅旃荼罗:有大象王,名青莲目,六牙具足,住雪山边,汝可往彼拔取牙来。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无活义。时旃荼罗为护身命,执持弓箭,被赤袈裟,诈现沙门威仪形相,往雪山边,至象王所。时彼母象,遥见人来,执持弓箭,惊怖驰走诣象王所,白言:大天!今见有人张弓捻箭,徐行视觇,来趣我等,将非我等命欲尽耶?象王闻已,举目便见剃除须发着袈裟人,即为母象而说颂曰:

被殑伽沙等  诸佛法幢相  观此离诸恶  必不害众生时彼母象以颂答言:

虽知被法服  而执持弓箭  是恶旃荼罗  乐恶无悲愍时大象王复说颂曰:

见袈裟一相  知是慈悲本  此必归佛者  愍念诸众生

汝勿怀疑虑  宜应速摄心  被此法衣人  欲渡生死海”

这是佛自己举的例子。有个大象王叫青莲目,六牙白象是宝象。牠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雪山边。过去有个迦奢罗国,这个国王叫梵授,他找几个恶人旃荼罗,旃荼罗种姓的恶人,他跟他们说:“有大象王叫青莲目,牠六牙具足的住在雪山边,它的那牙是宝牙,你可以到那个地方去,把它的牙给我拔来,你若不把它的牙拔来,我就把你们全杀了。”

这五个旃荼罗人没有办法,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命,他们就去杀那个象。他们知道以他们的力量一定会被这象给踏杀了。因为象的威力很大,他们怎么办呢?他们就带着弓箭,距离那象很远的地方,他们化装成沙门,头发剃了,找了赤袈裟,诈现沙门的威仪形相,“往雪山边,至象王所”。这个象王它有母象,那母象遥远的见到有人拿着弓箭来了,很恐怖的跑到象王跟前说,称赞象王、称赞大天,“今见有人张弓捻箭,徐行视觇。”牠说,他们恐怕来伤害我们的。他们一边走,一边占察巡视,“来趣我等”,就是来趣我们的处所,将非我等命欲尽耶?是不是我们命终呢?

象王闻已,举目便见剃除须发的袈裟人,即为母象而说颂曰。“被殑伽沙等,诸佛法幢相,观此离诸恶,必不害众生。”牠说:你错了,这些人穿着袈裟,是在恒河沙数那么多诸佛种的善根,他们穿的衣服,就是一切诸佛的法幢相,就是这袈裟,他们已经离了诸恶,怎么还会害众生呢?这是象王说的。这母象就答复牠:虽知被法服,而执持弓箭,是恶旃荼罗,乐恶无悲愍。对他们不能悲愍,他们就喜欢作恶事的,这些都是恶旃荼罗,虽然是披着法服,披法服怎么会拿着弓箭呢?他们是假的吧!

大象王又说,又复说颂曰:“见袈裟一相,知是慈悲本。”牠说:不管他们吧!只要看见袈裟,这就具足慈悲。披袈裟的人都是慈悲的根本,一定慈悲一切众生的。“此必归佛者”,这些人一定是归依佛的,一定是佛弟子。“愍念诸众生”,慈愍哀念一切众生的,“汝勿怀疑虑”,你不必过份疑虑,“宜应速摄心”,你把你的心收摄回来,不要这样想。披此法衣的人都是想渡生死海的,要了生死的,怎么会害众生呢?

  “时旃荼罗即以毒箭,弯弓审射,中象王心。母象见之,举声号咷,悲哀哽噎,以颂白言:

   被此法衣人  宜应定归佛  威仪虽寂静  而怀毒恶心

   应速蹋彼身  令其命根断  灭此怨令尽  以射天身故

   时大象王以颂答曰:

  宁速舍身命  不应生恶心  彼虽怀诈心  犹似佛弟子

  智者非为命  而坏清净心  为度诸有情  常习菩提行

   时大象王心生悲愍,徐问人曰:汝何所须?

   彼人答曰:欲须汝牙。象王欢喜,即自拔牙施旃荼罗,而说颂曰:

  我以白牙今施汝  无忿无恨无贪惜

  愿此施福当成佛  灭诸众生烦恼病”

正在说的时候,这个旃荼罗的恶人就用他的毒箭弯弓射中象王心,射到那个象的心脏。“母象见之,举声号咷,悲哀哽噎,以颂白言:被此法衣人,宜应定归佛,威仪虽寂静,而怀毒恶心。”他的威仪看起来很好的,可是心太坏了。“应速蹋彼身”,母象说,我把他们杀了,“令其命根断”。把他杀了,就是命根断了。“灭此怨令尽”,这种怨恨心,我非把他灭了不可,消灭他们,我这个恨心才能消失,怨才消失。大象王不许,以颂答象母:“宁速舍身命,不应生恶心。”劝这母象说:你千万不要生恶心,我舍身命可以,“彼虽怀诈心,犹似佛弟子。”他虽然不是真佛子,他是欺诈的,但是他相似。为什么呢?他披佛弟子的衣。“智者非为命”,有智能的人绝不会保护自己这个生命,“而坏清净心”,坏了我们的清净心,身命舍了,没有关系,清净心是不能坏的。“为度诸有情,常习菩提行。”这就要发菩提因,修菩提行,有清净心就是菩提行,一定能证菩提果。

“时大象王心生悲愍”,它对射它的人,不只不伤害,反倒悲愍他们。“徐问人曰”,徐就是慢慢的、柔和的、善顺的,“汝何所须?”问说你们为什么要射我,你们需要什么呢?彼人答曰,这旃荼罗就答复牠说,“欲须汝牙!”想要你的牙,象王听见很欢喜,就自己拔牙,施予旃荼罗,就布施给他们了。“我以白牙今施汝,无忿无恨无贪惜”,我没有贪心,我对我的身体没有贪心,我也不顾惜,你射我,我也不愤恨你,不怨恨你。我的目的是愿以我布施你这个牙,以这个布施的福德当成佛,我将来一定能成佛,也能以这个功德灭众生一切的烦恼病。我发愿让一切众生烦恼都灭掉,病苦都灭掉。

“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象王,虽受无暇傍生趣身,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能弃舍身命无悋,恭敬尊重着袈裟人,虽彼为怨,而不加报。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实是愚痴,怀聪明慢,谄曲虚诈,欺诳世间,不见不畏后世苦果。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决定当趣无间地狱,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

这象王本来是畜生,受的傍生畜生。“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能弃舍身命无悋。”弃舍身命不悋惜,不怨恨,而能恭敬尊重着袈裟人,恭敬这个穿袈裟的,这袈裟就是忍辱衣。袈裟的涵义很多。“虽彼为怨而不加报”,他射死它,它应当仇恨,应当怨,但是它不报复。如果以象王之力报复他,这五个人是不得活命的。

“然未来世有剎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实是愚痴,怀聪明慢,谄曲虚诈,欺诳世间,不见不畏后世苦果。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法器就是持戒弟子,非法器就破戒弟子。

不论法器非法器破戒的比丘,一切的俗人,不论国王大臣庶民都算上,如果对比丘的呵骂,恼乱,鞭打乃至系闭牢狱,乃至断命,这个就是破坏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诸佛的佛法,灭正法眼藏,那就犯大罪。“决定当趣无间地狱”,决定下地狱的,而且善根永断。这种的罪恶,相续不断的,像火一样,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这种罪恶、这种的事情,一切有智慧的人绝不作,远离这种恶事。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复怀傲慢,诳惑世间,自称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当得作佛。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无所见,而欲导他登上大山,终无是处。于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亦复如是,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趣无间地狱。”

假使有的剎帝利王乃至于婆罗门剎利门人等,作了这个罪,他自己还是很傲慢的。“诳惑世间”,怎么样诳惑呢?“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们也是求正等菩提的。还说什么呢?“我是大乘,当得作佛”,这就是欺诳。他作了恶事,还骗人说,自己是学大乘法的,不着于相,诸法皆空,诳惑世间。

“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无所见,而欲导他登上大山,终无是处。”如一个人把自己的眼目搞瞎了,完了,他还要当导师,还要领导别人上山,这可能吗?无有是处,绝对不可能。

上面是譬喻,现在就是说法。于我的法而出家者,在我法中出家的,依法而出家的,或者是法器,就是清净比丘。或者非法器,也就是破戒比丘,在我这“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趣无间地狱。”这都是重复的,每句的前面、后面都是相同的,只有中间几句的情节不同而已。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复怀傲慢,诳惑世间,自称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当得作佛。彼由恼乱出家人故,下贱人身尚难可得,况当能证二乘菩提,无上大乘于其绝分。”

他欺骗什么呢?这就是欺骗的言词。这种人都是欺骗世间的,他还能成佛吗?他恼乱出家的人,连得个下贱人身再来转人,都不可能,都得不到,

“尚难可得”,他还要说得二乘的菩提,乃至于大乘的究竟菩提?对他而言,这是绝不可能的。

“又善男子!过去有国名般遮罗,王号胜军,统领彼国。时彼有一大邱圹所,名朅蓝婆,甚可怖畏,药叉罗刹多住其中,若有人见,心惊毛竖。时国有人罪应合死,王勅典狱缚其五处,送朅蓝婆大邱圹所,令诸恶鬼食噉其身,罪人闻已,为护命故,即剃须发,求觅袈裟,遇得一片,自系其颈,时典狱者如王所勅,缚其五处送邱圹中,诸人还已。”

“过去有国名般遮罗”,这是印度十六个大国之一,叫般遮罗国。这个国王,号胜军,他是这个国的国王,统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有一个地方名朅蓝婆,翻成中文就是大邱圹。什么叫大丘圹呢?大邱圹就是坟冢,也就是人死了之后,丢到没有地主的地方,也叫乱坟,谁都可以葬的。而且是荒野,人烟稀少。“大邱圹所”,就是朅蓝婆。“甚可怖畏”,那个地方非常可怕,人是不到那个地方去的。罗剎、药叉,都会到那个地方去,都在那个地方居住。假使有人看见那个地方,到那处所,心里会害怕,汗毛都竖起来了,“心惊毛竖”。

这个时候,这个般遮罗国,胜军王,有人犯了罪,这个罪应当处死,那国王就告诉执法者、典狱,把他系缚五处,两手两脚,把两手绑开,两脚拿绳子穿上,把脖上穿上,这叫五处。就把他捆绑起来,送到这个大圹所,也就是朅蓝婆的大圹所,让这些恶鬼把他吃了,就算了,不要杀害他。因为这个国王,他不杀害众生,就把这个罪人丢到那圹野,施给鬼神。

这个罪人,他听见了国王把他送到这个地方,大概是听到袈裟的殊胜,他就把头发剃了,化身为沙门,“求觅袈裟”,想找一件袈裟也没有找到,只得了一片,一片的袈裟,就只有一条袈裟,或者朽烂的袈裟。得到这么的一片袈裟,把它系到脖颈,那个典狱者就把他送到邱圹的地方。

这些人都回去了,到了夜间,这圹野地方的鬼神,白天是不会来的。鬼神是畏避太阳的,阴气是敌不住太阳的阳气。虽然我们怕鬼,其实鬼也怕人,特别是我们佛弟子,自己看不见自己的光明,鬼神看见他,但是他没有信三宝,也没有护法神加持,他身上的热能、火力、阳气,那鬼神是惧怕的。鬼怕人,人也怕鬼,人听到鬼就害怕,其实鬼怕人。你没作亏心事,哪怕鬼敲门,你作了,有事才害怕。而且正人君子不怕鬼,什么都不怕,你的心不正就怕。作了好多亏心事,对不起人的事,你心里就有鬼,你怕那鬼,是你心里的鬼,就是这个涵义。

“至于夜分,有大罗刹母,名刀剑眼,与五千眷属来入冢间。罪人遥见,身心惊悚。时罗刹母见有此人被缚五处,剃除须发,片赤袈裟系其颈下,即便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言:

人可自安慰  我终不害汝  见剃发染衣  令我忆念佛

时罗刹子白其母曰:

母我为饥渴  甚逼切身心  愿听食此人  息苦身心乐

时罗刹母便告子言:

被殑伽沙佛  解脱幢相衣  于此起恶心  定堕无间狱

时罗刹子与诸眷属,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

忏悔染衣人  我宁于父母  造身语意恶  于汝终无害”

到了夜分,鬼神就来了。“有大罗剎母,名刀剑眼,与五千眷属来入冢间”,就到了这大圹野坟地。罪人遥见身心惊悚,吓坏了。这个罗剎母见了有一个“被缚五处,剃除须发”,还有一片赤袈裟缠在颈子下面,她很恭敬,即便右绕三匝,就像我们到佛殿里似的,右绕三匝。在大陆上,我们每逢进殿的时候,大殿一定是通的,一定许你绕的,不像我们这个殿,你从后头是绕过不去的。把殿佛像设到中间,围绕塔,一到塔里,塔的四边都绕绕三圈,或者七圈,你的福田就无量了。绕后,才能顶礼。进了门,第一个动作,就是围塔围绕三圈,绕塔而经行,这是佛的制度。所以这个罗剎母,她就随着这个一片袈裟人,绕了三圈,绕完了之后,“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说偈赞颂。

“人可自安慰,我终不害汝”。不要害怕,你自己可安安稳稳的,我因为见了你,“见剃发染衣,令我忆念佛。”我就想起佛,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但是他的儿子,他的五千眷属就不同了。罗剎子就跟妈妈说,“白母言”,母亲!“我为饥渴”,我现在又渴又饿。饥就是饿,渴就是想饮水。“甚逼切身心”,我的身心很不安。“愿听食此人,息苦身心乐”,你可以允许我把他吃了。

罗剎母就告诉他儿子说,“罗剎母便告子言: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于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你可不能生起这个念,这是恒河沙诸佛的解脱衣,幢相衣是法幢,很殊胜的。于此相生起恶心,“定堕无间狱”,你一定要堕无间狱的,不要生起这个心。罗剎子跟这些眷属一听到罗剎母这样说,他们都学罗剎母,就围着这个人右绕三匝,而“尊敬顶礼合掌恭敬说颂曰:忏悔染衣人,我宁于父母,造身语意恶,于汝终无害。”说你放心,我们不会害你的,假使说对我父母的话不听,乃至于抵触我父母都可以,但是对你,我们不敢伤害你。为什么呢?你穿的是忏悔的染衣人,你是忏悔者,求道者,佛弟子!

“尔时复有大罗刹母,名驴骡齿,亦有五千眷属围绕,来入冢间。时罗刹母亦见此人被缚五处,剃除须发,片赤袈裟系其颈下,即便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

人于我勿怖  汝颈所系服  是仙幢相衣  我顶礼供养

时罗刹子白其母曰:

人血肉甘美  愿母听我食  增长身心力勇猛无所畏

时罗刹母便告子曰:

人天等妙乐  由恭敬出家  故供养染衣  当获无量乐

时罗刹子与诸眷属,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

我今恭敬礼  剃发染衣人  愿常于未来  见佛深生信”

除了罗剎母的名字,跟前面的不一样,其它的都是相同的,都是重复的。还有赞叹的偈子,略微的有点出入。

“人于我勿怖,汝颈所系服,是仙幢相衣,我顶礼供养。”罗剎母看见这个犯罪的人,他颈上有一片袈裟,所以就对他说,你不要害怕,不要恐怖,我是恭敬你颈项上所系的袈裟服。这袈裟服是诸大仙,也就是诸佛,是法幢相的衣,我是顶礼供养的,也就是忆念佛的意思。

罗剎母是这样子,罗剎子也是想请求他母亲允许吃这个人。“人血肉甘美,愿母听我食,增长身心力,勇猛无所畏。”这个罗剎母的儿子就向他的母亲要求说,人的血和肉是很甘美的,这是就鬼来说的。“愿母听我食”,这个“食”,就是吃,希望你听我,准许我吃他,吃了之后增长我的身心力量,我就不害怕,勇猛无所畏。

那个鬼子母就告诉他说:“人天等妙乐,由恭敬出家,故供养染衣,当获无量乐。”人天之所以能够得到人天的福报,享受种种微妙的快乐,这是由于恭敬出家人,所以供养这个穿袈裟的人,可以获得无量的快乐,因此你不能吃他。

经过罗剎鬼子母这么一说,那罗剎子,还有他的五千眷属,也右绕这个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我今恭敬礼,剃发染衣人,愿常于未来,见佛深生信。”这就是他发的愿。这个鬼子跟这些眷属发愿说,我现在恭敬这个剃发染衣的,愿未来的时候,我再转世的时候得遇见佛,见佛的时候能生起清净的信心,脱离苦海,不再轮转。

“尔时复有大罗刹母,名鬇鬡发,亦有五千眷属围绕,来入冢间。时罗刹母亦见此人被缚五处,剃除须发,片赤袈裟系其颈下,即便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言:

大仙幢相衣  智者应赞奉  若能修供养  必断诸有缚

时罗刹子白其母曰:

此人身血肉  国王之所赉  愿听我饮噉  得力承事母

时罗刹母便告子言:

如是染衣人  非汝所应食  于此起恶者  当成大苦器

时罗刹子,与诸眷属,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

汝是大仙种  堪为良福田  故我修供养  愿绝诸有缚”

“大仙”是指着佛说的。佛的这件衣,像宝幢一样的,竖立这种相,这是什么意思呢?是离苦得乐的。有智能的人应赞叹供养恭敬。若能够修供养者,他就能断一切缚,这个缚有很多,若说出来就是二十五缚,三界二十五有,都可以束缚你,乃至于我们说烦恼,八万四千烦恼,这都是束缚你的,要有断烦恼的意思。谁若能够对于出家众能供养,一定能断这个结使、断烦恼。罗剎子也是向他妈妈要求吃这个人。“此人身血肉”,他身上所具足的血和肉,“国王之所赍”,是国王赐给我们吃的,把他搁到这儿。

“愿听我饮噉”,就是要求母亲听我,把他吃了。“得力承事母”,我身心健康,有力量,我好孝敬您。罗剎母便告诉她的儿子说:“如是染衣人,非汝所应食,于此起恶者,当成大苦器。”剃发染衣的是你不应该吃的,不但不应该吃,你要是对于这个生起恶念,生起恶心,你会变成受苦的。器是器皿,器皿是盛物的,这个器皿是盛苦的。法器就是盛法的,这是形容词。

“时罗剎子与诸眷属”,也是听罗剎母的话。“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汝是大仙种,堪为良福田,故我修供养,愿绝诸有缚。”“愿绝诸有缚”跟“必断诸有缚”,都是一样的,每个偈颂都是一样的意思,只是词句略微改变一下。

其实这些颂,只说明一个问题,对待出家染衣,是尊重那件衣,并不是那个人,罗剎都是有神通的,他知道这个人是犯罪份子,但是他披上这件衣,就不能伤害他的命,伤他的命就是毁灭佛的幢相,是这样的一个涵义。

“尔时复有大罗刹母,名刀剑口,亦有五千眷属围绕,来入冢间。时罗刹母亦见此人被缚五处,剃除须发,片赤袈裟系其颈下,即便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言:

汝今被法衣  必趣涅槃乐  故我不害汝  恐诸佛所呵

时罗刹子白其母曰:

我常吸精气  饮噉人血肉  愿听食此人  令色力充盛

时罗刹母便告子言:

若害着袈裟  剃除须发者  必堕无间狱  久受大苦器

时罗刹子与诸眷属,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

我等怖地狱  故不害汝命  当解放汝身  愿脱地狱苦”

赤色是红颜色的,但是佛在世的时候,他的衣都是染坏色衣,不是正红,像喇嘛所穿的衣服,都是紫红,黄的也不是正黄。到中国来了之后,我们穿的衣服变成了正红、正黄。这是因为当时的国王,也就是剎帝王,他要这样作的,尊重他的意思,僧人都改了。但是我们出家人穿这个服装,方袍圆领,这是汉朝一般人穿的。

还有,我们的寺庙叫寺,那是汉朝官府的名字,那是办公的地点,政府的衙门。那时候,国外来的、印度来的都到鸿卢寺,等于是外交部招待所一样的,那里有很多房舍要招待他们。因此,建这个庙也不叫寺庙,也不叫僧伽蓝,就叫寺。寺,本来是汉朝的鸿卢寺,政府的各厅、各院,都叫寺,知道这个意思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的情形跟经文的涵义,有点差异。这个赤袈裟,就是红颜色的袈裟。袈裟衣,翻为解脱服,穿了这件衣服就解脱了。

但现在解脱不了,穿上衣的还是没有解脱,就好像我们前面讲,很多破戒比丘,佛还听许让你供养,还要维护他,不准伤害他。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也能给人看见比丘的形相,给人作福田的意思。现在,有时候连坏比丘也看不到了。末法在一万年以后,这些佛法僧三宝的相状没有了。大陆上曾有三十多年的时间都没有了。

所以这刀剑口的鬼子母,也如是。这罗剎母,我们都翻鬼子母,罗剎母有五千眷属围绕来入这个冢间。罗剎母见了这个人,缚五处,也是把一片赤袈裟系在颈上,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

“汝今被法衣”,这就是修道的法衣。如果我们受了三归五戒的,五戒许可,需要一个礼忏衣,那也叫法服,这是佛所制定的,但是中间的只有五条,中间没有横条,有横条是表示什么呢?像田地一样的,那就是福田,给众生种福田的。你看见这个衣,你就种福田,如果能够礼拜,福更大一点,供养的福更大一点。而且只要你眼睛见到这件衣,就种下善根,所以叫法衣。

“汝今被法衣”,不管你是假的也好,真的也好,只要你被了,“必趣涅槃乐”,将来一定证得佛果,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故我不害汝”,因此我才不会伤害,“恐诸佛所呵”,我要是伤害你,诸佛就呵责我,或者谪罚我,我就受了罪。

“时罗剎子白其母曰:我常吸精气,饮噉人血肉,愿听食此人,令色力充盛。时罗剎母便告子言:若害着袈裟,剃除须发者”,你要是害出家人,“必堕无间狱,久受大苦器。”那就成了一个盛苦的器皿,长久受这个苦毒。

“时罗剎子与诸眷属右绕此人,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曰:我等怖地狱,故不害汝命,当解放汝身,愿脱地狱苦。”我们因为怕受地狱苦,恐怖地狱的苦难,所以不会害你的命,不然我们是要吃你的。“当解放汝身,愿脱地狱苦。”我把你放了,那么回向我自己,将来就再不受地狱苦了。

“时诸罗刹母子眷属,同起慈心,解此人缚,忏谢慰喻,欢喜放还。此人清旦疾至王所,以如上事具白于王。时胜军王及诸眷属闻之惊跃,叹未曾有,即立条制,颁告国人:自今以后于我国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但剃须发,被服袈裟,诸有侵陵,或加害者,当以死罪而刑罚之。由之因缘,众人慕德,渐渐归化,王赡部洲,皆共诚心,归敬三宝。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噉血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

这包括前面所说的很多罗剎母子及其眷属,“同起慈心”,这个“同”字就是大家都生起了慈悲心。“解此人缚”,把五处的绳索或者刑具都给他解了。“忏谢慰喻”,同时忏悔、欢喜、慰问他。“欢喜放还”,说你回去吧,就把他放走了,这是夜间的事。

“此人清旦疾至王所”,清旦就是早晨,到了清晨,他还没有死,他很快速的,疾是迅疾,到了国王的地点,到了王宫里面。“以如上事具白于王”,把他昨天所遭遇的,罗剎母子没有害他的事,向国王说。

“时胜军王及诸眷属闻之惊跃”。这胜军王就是制裁他的国王,还有大臣,眷属,听到这个人这么一说,惊奇的不得了。“叹未曾有”,惊叹的意思,“即立条制”,要立条规。我们现在就是立了宪法,增加这个条款,召告于天下。“自今以后于我国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无戒就是他并未出家,因为要避难,离脱恐怖感,才找了袈裟,没有找到,只找到了一条,就是那一片袈裟救了他,这是无戒者。单是剃除须发的、被服袈裟的,不许任何人侵害他,陵辱他。如果你侵害他了,或者加害这个剃除须发的、被服袈裟的人,当以死罪而刑罚之。这是胜军王所订的法律。

“由之因缘,众人慕德,渐渐归化,王赡部洲”,这个胜军王由于他这样作,订了这种法律,就免除了死刑,免除死罪。这可不是对一切人,而是对出家人,要恭敬,要礼拜,要敬礼。因为有这么一个因缘,其它的国土,或者人民都渐渐仰慕他的道德,渐渐归化他。这个胜军王,他这样作了,所以渐渐的,提高了他的国王势力。

归化,我们大家都知道,到了加拿大,要入人家的国籍,这叫归化,你要宣誓的,还得赌咒。我在纽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归化回来的道友跟我说:“今天那个考核的人,问他说,假使说我们要跟中国打仗,跟你中国人打仗,我们派你去打仗,你去不去?”我说:“你怎么答复的呢?”他答复:“去嘛!当然去。”我说:“你这样答复,非佛弟子。”他很惊奇问:“我应该怎么答复?”我说:“你应该答复,我希望你不打仗。你派我打仗,我不去,不归化了,就算了。”为了罗剎鬼子母,要你归化,你也归化他,大家想一想,你可能不会被问到这种问题,但也许会有问到这个问题的机会。

凡是危害人的事,我不会作,畜生我们也不作。要我们去杀畜生,我们也不会去杀。连罗叉、夜叉,最恶的鬼,他都这样的,何况我们是人?无论你入哪一个国籍,让你去杀中国人。你能发这个愿吗?注意,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失掉未来好多的幸福。要是认为这是说话,没有关系。唉!你可不要以为只是说话,入籍时候的宣誓不是发愿,而是誓愿。宣誓完了,你不去作,你就是妄语,去作了,你又伤害人,连伤害畜生都不可以。

“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罗剎,虽受无暇饿鬼趣身”,“无暇”就是使学佛法的人没有闲暇,身体的受苦无暇。像道友们,有时都是无暇的,受无暇的这个灾难,自己想修行,不可能的。

“无暇”,有好多人发愿圆满听完这部经,一座不缺,不可能的。你还得作事,作事你就得离开这儿。或者因为病苦离开,或者因为事情离开,或者公司忙离开,不能听,这是懈怠、不精进,那是过去的业,或者因为业障,障住了,没有办法,这是小事。勇猛精进一下就能作到的。“八无暇十圆满”,想求得这么一个人身,都不可能的。

以我为例,我住了几十年的监狱,我还是想学佛法,礼拜、忏悔都不可能了,没有那个机会给你,这叫无暇。你想得个圆满身,很不容易的。他本来是当了罗剎鬼,已经无暇,是饿鬼。他能够见着这人而不吃,这是很不容易的。他是依靠吸人精气、饮噉血肉的,他的恶心是非常的猛厉,他没有什么慈悲的观念。而观一个没有戒的剃除须发的,只以一片袈裟挂颈的人,他还能右绕,还能尊敬他,顶礼他,恭敬赞叹,消除损害心了。

“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痴傲慢,断灭善根。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

这些旃荼罗人作恶,比罗剎、药叉还过份。“愚痴傲慢”,他没有智能,自己没有智能,还是很骄傲。“断灭善根。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法器就是清净的好比丘,非法器就是破戒的比丘,但是他只要剃除了须发,被服袈裟的诸弟子所,在他们的前面,“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在三世佛前犯了最大的罪恶,断灭善根,过去有点善根,经过这次就断灭了。“焚烧相续”,这是形容词。“一切智者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要是犯这种罪的时候,那是决定了,下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昔有国王,名超福德,有人犯过,罪应合死,王性仁慈,不欲断命。有一大臣,多诸智策,前白王曰:愿勿为忧,终不令王得杀生罪,不付魁脍令杀此人。时彼大臣,以己智力,将犯罪人,付恶醉象。时恶醉象,以鼻卷取罪人两胫,举上空中,尽其势力,欲扑于地,忽见此人裳有赤色,谓是袈裟,心生净信,便徐置地,忏谢悲号,跪伏于前,以鼻抆足,深心敬重,瞻仰彼人。大臣见已,驰还白王。王闻喜愕,叹未曾有,便敕国人加敬三宝。因斯断杀,王赡部洲。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醉象,虽受无暇傍生趣身,而敬袈裟,不造恶业。”

这都是讲故事的,在故事当中,启发我们生起信心。过去有位国王,国王的名字叫超福德,有人犯罪,“罪应合死,王性仁慈,不欲断命”,他不肯杀这些罪人,不欲断命,就是免除死刑的意思。虽然犯了很大的过恶罪,应该受死刑的,就把他放逐。

“有一大臣多诸智策”,有一位大臣很有智能、有策略,他就向这位超福德国王说,“愿勿为忧”,国王!你不要为这个发愁,我会令王得到不杀罪,也就是虽然不杀,但也能够处罚他。

“不付魁脍,令杀此人”,“魁脍”就是刽子手。这位大臣,就以他的智能力,把这个犯人,“付恶醉象”,要一个畜生去执法,这只象是很凶的,拿酒把这个象灌醉了,人醉了都会失掉人性,那象醉了也失掉它的本性。这只象就用鼻子把这个罪人,“卷取两胫”,两胫就是两跨股那样子,把他卷起中间,“卷举空中”,用象鼻子把他举高高的。

“尽其势力”,那只象使尽了力气,想把他扑到地下来,把他从高处摔下来。但是这只象忽然发现这个人身上穿的衣服是红颜色的,“忽见此人裳有赤色”,裳就是衣裳,他的服装有颜色,它以为是袈裟,这个恶醉象就生起净信心。“便徐置地”,就慢慢的轻轻的把他放到地下来。

“忏谢悲号”,这只象就向这个人忏罪谢过,悲哀的哭,号是大声的哭泣。“跪伏于前”,跪在这个人前面,“以鼻抆足”,拿它的鼻子蹭他的脚,蹭这个罪人的脚。“深心敬重”,“瞻仰彼人”。“大臣见已,驰还白王”,这大臣看见很奇怪,就向国王说。“王闻喜愕”,王也很惊讶,有这等事。

“叹未曾有”,赞叹希有。便“敕国人加敬三宝,因斯断杀。”这个国家从此断了不杀生,都持不杀戒。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醉象,虽受无暇傍生趣身。前面是饿鬼,这是畜生,三恶道的畜生都对披赤袈裟的罪人生起这么大的恭敬心,“而敬袈裟,不造恶业。”可是人并不是这样。

“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诸罪业,过恶醉象,愚痴傲慢,断灭善根。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推荐】家里有这种情况,赶快给他念经做好事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佛教词典】四处六会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

【佛教词典】释迦经

(术语)江南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谓法华涅槃等释迦身...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你爱色吗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什么?就是缘起无自性。这个不太好懂,第一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