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由感受来牵动,这就是颠倒想

净界法师  2012/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这地方讲颠倒想,这都是烦恼的根本。

我们解释一下:颠倒想我们又叫妄想,在《楞严经》的观念,它第一个要你分别真妄。我们这一念心,你要随时知道你现在是安住在妄想还是安住在真心。那么怎么知道什么是真心跟妄想呢?《楞严经》做出一个判断的方法,什么叫颠倒想?

想是没有错,人是应该有思想,问题是不能落入颠倒;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而我们的想法是跟着外在的感受而走,跟着感觉走这就是颠倒想,因为这个就会引生烦恼。

譬如我们吃苦瓜,当我们的舌头跟苦瓜接触的时候,有一个苦的感受;这受我们就产生一个想法,这苦瓜不好吃,这个就是颠倒想。

我们今天去吃蜂蜜,我们的心跟蜂蜜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一个甜蜜的感受,这蜂蜜很好吃,这也是颠倒想。

当你的想法是由感受来牵动的,这就是颠倒想。

那什么是真实的想,真心出来的呢?

譬如说我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这想法是从你内在对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一个想法,是从内心生起的,这就是真实的想。

所以我们在判断什么是颠倒想,什么是真实的想,你要找到它的根源是从哪里来的;只要你这想法是从外面来的,通通是妄想,通通是痛苦的根源,这都是你要破的。

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个想法,你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想法是我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而产生的,外境消失了我这想法就消失,这就是颠倒想。

我今天生起一个想法,外境不管怎么变,我一定要利益有情,我一定要弘扬佛法,外面怎么变你的想法还是不变,这就是真实想。

只要从内心深处生起的想法,这就是真实的功德,由外境的刺激引生的就是颠倒想。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样,当然《楞严经》它会很详细的说明。

总而言之,阿难尊者说:这法门我得到最大、最大的好处,就是消灭我的颠倒想。

《楞严经》说:所有的烦恼有一个根本,不管贪欲、嗔恚,就是颠倒想。

你这个根拔掉以后烦恼就没有根本了,所以当我们把颠倒想拔掉以后,就很快能够证得清净的法身。

这是讲到阿难尊者修习《首楞严王三昧》,所成就的一个自利自受用的功德。当然它的功德不仅于此,它会产生利他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佛教词典】本法尼名体

亦名:本法人名体 子题:本法尼体是下位、本法尼名同上...

【佛教词典】无动佛

(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

被草所缚的比丘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为的结果

断天人贫,这个断天人贫呢,你做种种的恶事,做这五逆...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

弥陀大医王 念佛能治病

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