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果行法师  2012/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积累功德。六度以布施为首,四摄也以布施为开端,由此可见,布施在佛教中占重要地位,龙树菩萨说:“诸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诸功德具足,所愿如意,皆从布施得。”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生活在彼此的因缘中,因此人人都需要帮助,贫穷的人需要物质帮助,空虚的人需要精神抚慰,孤独的人、失败的人需要关爱鼓励。由此可见,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的种类

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布施原为佛陀劝导在家居士的行法,本义足以衣物、食品等施与贫穷者,到大乘时代,为六波罗蜜之首,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了布施的意义。指用财物、体力或智慧等施与他人,为他人造福而积累功德,最终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二:“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己惠人,称为施。”本文论述的是大乘之布施,即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即用食品、财物等去救济贫苦、疾病的人,而得到幸福的果报。众生缺乏衣食住行,或生活贫困,或亲属离散,或洪灾地震等等,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度过难关,这属于财物施。这种布施,无论是在家或出家,无论是有没有信仰,只要有善根,只要有同情心,多少都能做到。

法施,是以佛陀的真理劝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得到功德利益。即指为他人宣说一切世出世间法,令众生具足正确的知见,开启智慧本觉,依正确的法门来修身摄心,得到世间的安乐与出世间的解脱。法施的功德,远远超过财施,因为财施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而法施的利益是无限的。对于生活无着落的人来说,给一些暂时的资助,远不如传授他一项生活技能,那将令他终生受用,是别人没有办法夺走的。以佛法予以指导,明白因果之理,免受轮回苦痛,这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法布施易行易做,有时不需要说很深奥的理论,即使用至诚心念一声佛号给他人,让他身心愉悦没有烦恼,也是一种法布施。

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使他人离开种种的恐怖。对需要救护的人,成为他们的救护者:对没有亲友的人,给予其亲友般的关爱。佛经中说“一切有为善法中,救护有情之生命功德利益乃最大。”济群法师说“无畏施,即受持五戒,使众生不必担心被伤害而生活在恐惧中。”受持不杀生成,他人就不会害怕被杀害:受持不偷盗戒,他人就不会时时猜疑提防;受持不邪淫戒,他人就不会担心被强暴:受持不妄语戒,他人就不会害怕被拐骗;受持不饮酒戒,他人就不会担心纠缠伤害。去恶就是行善,严谨个人的行为和语言,人间时时都吉祥和幸福。相对而言,身体及生命方面的布施难度会很大,如佛陀在因地的舍身饲虎、代鸽喂鹰,只有大菩萨才能够做到。当他人需要你的眼睛或肝肾,你有没有勇气给予?当他人困于洪流火灾,你能不能真诚救助?

法布施最为殊胜

《无量寿经》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法布施指佛法的布施,也唯独法布施能够帮助众生获得无量的智慧,无尽的福德。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种布施才是最圆满、最殊胜的。

法布施的殊胜

三种布施中,以法布施最为殊胜。法布施是了脱生死大事所在,只有听闻佛法,欢喜信受奉持,才可以使人得到最终的解脱,脱离三界,跳出苦海。法布施,如同救贫不如传授生活技能一样,财施只是缓解一时之需,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如物品钱财用完后,又会重新陷入困境。

有一年轻经理,看见一个乞丐,顿生怜愍心,于是给了20元钱,以后的日子,经理每次经过都会给他20元钱。几年后,经理结婚生子,经济负担增重,经过乞丐面前只给10元钱。乞丐奇怪地问:“以前你总是给20元,现今为何只给10元呢?”经理实言相告,乞丐勃然变色道:“你怎么可以用我的钱,养活你的老婆孩子呢?”乞丐毫无感激之心,把别人的好意当作自己的权利。如此的帮助,使人变得更懒惰,只能解决人一时乃至一世的贫穷。另一个服装商,看见乞丐,然后对他说:“我的服装店目前只在城市的东部发展,西面却没有一家分店,你到西部开个分店吧。我借钱给你租店铺,暂时赊贷给你卖,等你赚钱了,再连本带利还给我。”乞丐勤劳而努力地工作,逐渐在西城站稳了脚跟,服装商成了他的长期供货商。这样的帮助,不仅仅帮助了乞丐,也扩大了自己的生意。

如上文中,经理以财布施,不仅没有使乞丐脱离困境,反而使其变得更加懒惰,犹如在六道中沉沦,不得解脱。服装商以法布施,不仅自利而且利他,这种双赢的助人模式,使他人得到帮助,自己也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典论证法布施

三种布施,以法布施功德为最。

《佛说布施经》云:“法布施可得五种利益:一、身相端正,因为人们听经诵经后,心平气和,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身材相貌端正庄严的果报;二、寿命延长,因为人们听经闻法之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健康长寿的果报:三、福德增长,因为人们听经诵经后,不会偷盗,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富有的果报;四、身份尊贵,因为人们听经诵经后,信仰佛法,归敬三宝,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尊贵和众所爱戴的果报:五、智才无碍,因为人们听经诵经后,明心见性,容易明白真理,所以施者将来感到智慧的果报,能为众生种植善根,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通达无碍。”

《六波罗蜜多经》中,佛告诉慈氏菩萨,法布施有三事超过财布施:“一、财布施有尽,法布施增长无尽,故法布施殊胜。二、财布施,受者仅限于现在得利益,法布施,施者和受者得到利益,而且受者现在未来都得利益,无量世中恒时随逐,无人能夺,乃至证得无上菩提都不舍离。三、财布施,施者得利益,受者无利益,法布施,施、受双方都得到利益,即受者通过闻法发心,能速证无上菩提。”由于这三种意义,法布施更为殊胜,修行法布施,名声远播,人天尊重恭敬。

《大智度论》中讲到,佛说财法二施以法布施更为殊胜:“一、财布施的果报在欲界中,法布施的果报在三界或出三界。二、财布施有量,法布施无量。三、财布施有尽,法布施无尽。四、财布施果报清净少、染污多,法布施果报染污少、清净多。五、做财施要观待很多力量,法布施只要从心中流现,不必观待其它,所以极为方便。六、财布施能让四大诸根增长,法布施能令具足无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

法布施的功德利益

法布施不仅受者得益,同时施者也得益。如放生,放生的时候,称念弥陀圣号,为它们种下一个善根,把诵经的功德回向于它们,使它们得到解脱的因。《因果经》云:妻子是个居士,信持佛法,乐善好施。丈夫却经常阻扰她修学佛法,而且经常让居士杀生。居士每杀家禽的时候,就会称念弥陀圣号,家禽因临终时闻听佛号,承此功德,往生西方。不久后,居士因此功德往生,弥陀亲引,万道霞光,梵音缭绕。丈夫与村民见此不思议事,皆发心弃恶从善,一心念佛,其村更名为弥陀村。女居士奉持佛法,行法布施,不仅家禽获得大利益,自己也因此功德往生西方,自利而且利他,可见法布施功德不可思议。法施者,即使只是一句佛号,一句佛法,众生受益,能正其言行,开显其智慧,不但此生受用不尽,更可以正确的言行、修行而最终得到解脱,其利益远非财施可比拟,如此灯灯相继,无穷无尽。

佛住世时,每转法-轮,即有众生得阿罗汉果,广大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现今高科技的时代,法布施易行易做,可以在寺院中流通佛经、光盘、录音带等等,可以定期兴办佛学讲座,可以引导信众诵经念佛,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弘扬佛法。法布施需要正见、正信的支撑,稍有差错不但没有功德,而且会误导他人。只有使大众得到正法,法布施才能具有真正殊胜的功德。

结语

布施是含摄无量利益,利乐一切有情的方法,成就无量的自利利他功德。我们应伸出力所能及的双手,于众生给予帮助,给予鼓励,给予安慰,给予菩萨的慈悲,给予佛法的力量,这不仅让我们享受到布施的快乐,同时也是一种佛法的践行,自利而利他,以期共同以佛法走向解脱之道,为共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用钱修佛像还是用钱来帮助穷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用比较大的钱做佛像建寺院,很...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用净土法门来劝勉众生,这是法布施里面最大的,于是功...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过去,佛为众人说频婆娑罗王因听闻佛说法即得法眼净之...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

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

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

【佛教词典】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p0016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

【佛教词典】两垢如如

(术语)有垢如与无垢如也。真如之异名。...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推荐】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人的一生都听了些什么声音呢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水别再来了

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