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智谕法师  2013/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大家在平时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心安神宁地念佛,失意的时候也需要心安神宁地念佛。

人们往往是得意的时候,得意忘形,心情浮动,无法自制,把佛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失意的时侯,则是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佛号也忘记了。这样念佛是没有用的。

你若是得意的时候,能够心安神宁地念佛,失意的时候也心安神宁地念佛,那才是了生死,求往生之路。如果能够这样念佛的话,当然,在没有烦恼的时候,能够心安神宁地念佛;即使有烦恼的时候,也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了。如果有烦恼、无烦恼都能心安神宁地念佛,当然无病痛的时候能心安神宁地念佛,有病痛的时候也能心安神宁的念佛了。千万不可在有病的时候,只知道在病床上辗转呻吟,不知道念佛;没病痛,身体舒适的时候,却乱打妄想,忘记了念佛。假如你有病、无病都能心安神宁地念佛,当然,在生的时候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临命终时也能心安神宁地念佛了。大家如能念到这个地步,你想,怎能不往生呢?

所以说,平时不可计较人我是非。大家想通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平时你所想的、所做的、所思惟的那些东西,都是障碍你心安神宁地念佛的。

有人说,念佛很容易,一句佛号阿弥陀,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简单。要是不下一番苦功,根本不能把一声佛号念好。

你能够心安神宁地把佛号念好,那是你的佛性,已经分分显现。你的佛性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的佛性是无碍的,不被任何物质所障碍的。阿弥陀佛也是无碍的,没有障碍的,所以无量光横遍十方,无量寿竖穷三际。你的佛性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

或者有人说,“我不知道我的佛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没有样子,它不受“有”的障碍,也不受“无”的障碍,一切无碍,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看到的,念佛堂上有大磬,磬是色法,是有纸碍的东西。我们敲一下大磬,声音自然出来。那声音不受色法障碍,也不受心法障碍,不受一切障碍。那个就好比你的佛性。既然一切障碍都没有,它自然横遍竖穷。

我们的佛性,好比那声音一样,平时你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它没有面目。没有面目,才是它的真面目。你只要至诚恳切地念一句阿弥陀佛,它就出来了。好像那个磬,你敲一下,它的声音就出来。两者是一样的道理。要是你不敲,声音不会出来,同样,你不念佛,佛性也不会出现。

佛性念出来以后,它不受得意的时候的障碍,也不受失意时候的障碍,不受烦恼的障碍,也不受无烦恼的障碍;不受病痛的障碍,也不受无病痛的障碍;生不障碍,死不障碍,那叫往生极乐。希望大家珍重!珍重!切实珍重!那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慧命,也就是阿弥陀佛。

我常听人说,念佛太容易了,不过是一句阿弥陀佛。但事实上;不见得那么简单。念佛法门是行门,须要切实去行持,不下一番苦功夫,怎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若是你一点修行的功夫都没有,而能了生死,那一切众生都没有修行也都能了生死;一切外道没有修行,也得了生死,也得往生了。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假借修行的功夫,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七天念佛,就是要下苦工夫修行,要心安神宁地念你那个佛性。心安神宁不容易,可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心安神宁。什么办法呢?就是“念佛”,一心不乱地念佛。心安神宁和念佛是相依而起的。一心念佛,自然心安神宁,心安神宁才能把一句佛号念好。

只要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自然能达到心安神宁的地步。大家觉不要轻视念佛法门,平时念佛必须往这个地方用功。虽然境界很深,它的究竟处叫无生法忍、寂灭忍。我们凡夫不容易办到,可是也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凡夫最低限度要往伏忍方面修,把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妄想都伏下去。七天念佛往这地方用功看一看,你能做到多少?假使你能做到一分是一分的收获。大家佛七以后,回去也往这个地方努力,那么你念佛才有用;不要把一声佛号,仅仅挂在嘴皮子上,一定要心口一致才行。

平时不要和人家计较,要知道忍让。为什么要忍让他呢?为了要使自己的佛性圆现,为了要使自己的法身慧命圆现,所以应该不计较人我,放下一切,竭力忍让,老实念佛。

往生西方是什么意义呢?就是使你自己的法身慧命的圆现。世间人都是凡夫众生,自然是非心、竞争心、憎恶心都很重要。但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你如果遇到强横的人,不妨忍他三分,让他三分,甚至敬他三分。若是你和他计较,那你不过是葬送自己的法身慧命罢了。

大家记住,无论到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要心安神宁地念佛。到了临命终时,百苦交煎,你要是做到心安神宁地念阿弥陀佛,一定可以往生极乐。

释迦牟尼佛说,临命终时要忍苦,正念以待时。病痛当然苦,要忍苦。假使心神狂乱,大哭嚎叫,就不得解脱。所以一定要忍苦。正念就是佛念。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正念,就是念念不要忘记念阿弥陀佛。以待时,是等待时机。等到你最后一口气断的时候,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要认为最后一口气断了就是死了,不是的,而是生到西方去了。众生本无生死,由虚妄执着故,虚妄落入生死,实可怜悯。

我们打佛七,天天用功念佛,为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最后那一刹那。若是能够把握住,突破这一关,你就得解脱了。有一句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天天念佛下功夫,就是等待那一刹那。大家记住,任何人都将有那一刹那到来的时候。如果那一刹那来了,你千万要忍苦、念佛、以待时。这是很重要的。若是那一刹那你把握不住,那么,今后的生死轮回不知将何时罢休呢!希望大家珍重!珍重!切实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推荐】用三三四把佛号摄住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念佛行人不应沉迷在网聊和辩论上

今朝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无常,一分一秒...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礼佛拜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礼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们在礼敬诸...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

【佛教词典】万佛名经

(书名)宋刘跂学易集。有万佛名经序曰:赵郡李侯常武...

【佛教词典】无漏无为无漏有为

无为,为真理之异称。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

爱吵架的夫妻

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因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养,两...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

舍利弗不成菩萨的缘由

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宝典篇》

世间以五欲六尘为乐 达人以禅悦法喜为真 世间以立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