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百岁佛学大师的养生窍诀

2013/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百岁佛学大师的养生窍诀

松原泰道(1907-2009)是日本的佛学大师,生于1907年。

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从此四方讲学,还年年推出新作品,迄今著述超过130部,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个奇迹。

松原泰道致力于推广一种佛教生活哲学,把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佛学经典与智慧写成易于理解的著作,也把佛教的理念活學活用,成为一套经世致用、充滿智慧的人生覌。

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

松原泰道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责也已完成,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的最有价值的阶段。”

有人问他:“你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他爽朗地笑起来:“哪有秘诀?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能活这么久!”

他的长寿并没有遗传因素,母亲在他3岁时病逝,父亲在他30岁那年也因脑溢血辞世。他自幼到成年都是体弱多病,身体差到连参军入伍的标准都达不到。大学时,他还得了一场病,差点命赴黄泉。

松原泰道的长寿显得不可思议。也许,只能从精神层面寻找长寿依据。果然,他说,他一向看重精神养生法。

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

大学那年,他得了肾病,奄奄一息,却遇到了一位好医生。医生诚恳地对他说:“孩子,你太忧郁了,你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我们能不能来个分工合作:外面的病由我来治,心里的病由你来治。”这番温暖人心的话鼓舞了他,他开始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肾病很快就好了。

这次康复给了他深刻的启示:心态健康最重要!

他去外地讲学,午间到一家餐厅吃了一个便当,便当里有一个装筷子、牙签的纸袋,上面印了一阕歌词:“见也难,别也难;有哭泣,有欢笑;时光像秋风匆匆吹过,一生只见了这一回。”当时,有三个艺伎表演这阕短歌,优美而感伤。第二年,他再去这个地方,已经见不到这三个人了,就像歌里说的那样。

他意识到:一切稍纵即逝,对人对物都要用心珍惜。

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庙请他去讲经。临出发前,天气预报说台风即将登陆,对方来电话通知他不要上船。于是他退了票。没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被台风袭击,整个船沉没,死了1200人。听说船上有一个美国牧师,自己有救生圈,看到一个女人怀抱孩子却没有救生圈时,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女人,女人和孩子获救了,他却被淹死了。

这场悲剧震撼灵魂。从那时起,松原泰道觉得,他的生命是别人给的,他要学着多舍少取,回馈他人,要“用忏悔和布施之心创造万物共生的世界”。

他的精神养生法就这样形成了。

三不原则

精神养生法还有个“三不原则”:不勉强,不浪费,不懒惰。

不勉强,指的是不好高骛远,做脱离常规的事;

不浪费,指的是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

不懒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让别人去做,不管年龄多大,都要鼓足热情继续学习。中国有个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终生学习

有一位曾探访松原泰道的人说:“原以为,一位百岁老人会枯萎得如同核桃壳一般,没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润泽、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阳光般温暖,话语间有一种与万物共生其荣的欣喜和感激。”

近日,松原泰道在写一本书《学习死亡》。他说:“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钟,每一秒都存在,也许这是一本写不完的书。但写不完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总是半途终结的。我们每天只需尽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给苍天吧。”

他的座右铭是:终生学习,至死方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

【推荐】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

素食风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国营养学家也声明说,搭...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推荐】身体24小时的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一、...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

【佛教词典】僧祇支法

亦名:掩腋衣法、上狭下广衣法 资持记释云:“祇支中,...

【佛教词典】大日经

梵名 Mahā-vairocanābhisajbodhi-vikurvitādhisthā...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不要老回头看过去的痛苦

要谈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从心调整对环境的...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