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净界法师  2014/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这个人善根很强、观照力很强。他不但观照力强,他修行的行动力也很强。你看他经常闭关,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非常豪气的话,他说:“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

蕅益大师刚开始不是天台宗的学者,他是参禅的,“宗乘自负”。参禅的人,他是观照现前一念,所谓的“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他只是观照当下这一念:你们这些学教的,还要依教起观,这太麻烦了,这些都是如来禅。他不但是看不起修止观的,也看不起念佛的,认为是中下根所修的。

他当初对整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的法宝,充满了自信;直到他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的自信产生了动摇。他四十几岁生了一场大病,诸位看传记就知道。在这个传记上说,他这个病痛到什么情况?这个病痛折磨一代大师到什么情况?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一个有刚骨的祖师,会折磨到他含泪念佛,你就知道这个业力不可思议。

后来他说,从今以后,对净土法门,宝此一行,万牛莫挽。这个时候对佛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开始著作《弥陀要解》,所以我们才有这个机会读到这样一个法宝。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对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讲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做一心归命?什么叫做通身靠倒?

你念佛的时候,要有二种心情:

第一个,你相信你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相信你自己没有出离的因缘。也就是说你在念佛之前的心理建设──不管修空观也好、不管拜佛也好、不管是持咒也好,我现在开始到临命终,不吃饭也不睡觉,整天用功,也没有办法了生脱死,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现实问题。

如果你认为,除了佛号以外,还有其他的出路,这个就不能叫做一心归命了。这个佛号只是你很多法宝当中的其中一个而已,那你这个叫做三心两意了。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强调佛号念得很多,但是对佛号的那种情感是要建立的。就是你相信:我离开了佛号,我就没有出离的因缘。

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力,决定能够救拔你。

第一个相信自己无能,第二个相信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时候,佛号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才正式明确地安立下来。这个就是身为《本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本经)的最后,佛陀说甚难希有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死尽偷心。

我想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念佛法门绝对不排斥其他法门。你念观世音菩萨可以,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你修其他的善法通通可以。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要知道你这个法宝当中,什么是你的本命元辰。一个对法完全没有分别,什么法门对你来说都是一样,你不可能往生,净土法门是须要有一点分别心的,就是佛号在你心中有一些不共的特色。

我希望大家把印光大师的话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把它体会一下,就知道怎么修皈依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佛教词典】一日斋

(行事)一日持八斋戒而精进也。...

【佛教词典】智净相

(术语)不思议业相之对。依法力熏习而如实修行,破生...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慧律法师《猫咬死老鼠与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

如法修行,人天恭敬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