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世与入世相结合

2014/03/24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世与入世相结合

在佛教伦理思想中,是提倡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禅宗南派第六祖惠能禅师就曾提出出世和入世的关系,他认为,在入世和出世的关系上,应以中道方法处理,不离入世而出世,表现形式是出世的,内在的本质是入世的。

“法之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入世间。”

一个修行人如何从人道起修呢?就是应该遵循太虚大师的教导,为创立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万丈高楼从地起,学佛是出世间大法,但其基点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一个人呢?人生世间人事关系千丝万缕,千变万化,应该善于处理好人世间三种关系: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

如何处理好周围的人事关系,全看自己的修养功夫,这是学佛成功与否的关键。

入世修行,困难是很多的。自古以来,佛祖圣贤没有一个不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 .目前许多信众不明白佛教真正宗旨,把信佛作为向佛菩萨索取的手段,一旦遇到挫折,反而怪佛菩萨不保佑他,一下子就退心了,这样的人怎能是真正的佛弟子呢?

佛教已经明确地向我们说明了三世因果的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因此,入世修行,就必须坚定信心,积德行善,逐渐迈向生命的圆满。有言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修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德提出修行“十不求”念身不求无病,处世不求无难,究心不求无魔,谋事不求易成,交情不求益我,于人不求顺适,施德不求望报,见利不求沾分,被抑不求申明。在生活中,做到了这“十不求”,那就是真正的菩萨行者了。

佛理是人生之理,学佛首先要学会做人,所以佛法在于;净心第一,利他至上。有道是,出世做人,入世做事,天下之至理也。

如何做?要明白人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世间的劳苦烦愁、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就算再不能化解,不能消受、不也是短短数十年,或者百把年的烟消云散了吧?

把这一点看透了,抓住眼前的每一刻,以有限的时间,做些有益的事。佛门的为人之道,空吗?不空,实得很。

入世做事,就要勤勤奋奋、实实在在、遵守法纪、不干坏事、只作好事。 你尽可以希望获得什么,但要知道利义的是非之分;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不要扰乱别人危害社会;你可以事事为家庭为自己着想,但要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这佛门的做事之理,空吗?不空,精得很。

一个足以表达心灵理念的词语,就是‘放下’!‘无欲则刚’不错的。但你会认为当今之世,人之为人完全没有一点欲求,太苛刻了。

然而,聪明人的人生准则总该是放下,放下即自在!

——放下已经失去的。

——放下已经错过的。

——放下已经违逆的。

——放下幽怨和骂言。

放下昨天、享受今天、创造明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

良心是人之根本

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有一天率领学生到别处讲学。行...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上报四重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佛教词典】五义分通

(名数)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为小乘...

【佛教词典】渐次教授

【渐次教授】 p1298 瑜伽二十七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渐次...

【视频】演肃法师《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

演肃法师《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

【视频】圣严法师《饮水思源 感恩图报》

圣严法师《饮水思源 感恩图报》

【视频】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

肝炎病的食疗法

中国人有几亿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种类型甲型、乙型、丙...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