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宽运法师  2015/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贵?”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富贵,这富贵是怎么来的呢?在《妙慧童女经》的时候,来请教我们的释迦佛,释迦佛就说,每一位如果想得到富贵的话,要有四个条件,哪四个条件呢?

第一要“应时布施”。大家都知道这布施就是结缘,结缘是应时,什么叫应时?就是人家有需要。假如说地震了,他需要赈灾,那我们第一个出钱、出力、出物。那人家有水灾,我们也是如此。我们都说这布施都有五种,你说你可以用眼睛来布施,用你的面来布施,你可以用语言啊,赞叹的语言,让别人来帮忙也可以,你可以出力,你可以出心,这个都是随缘、随分。那布施的时候,应时的就是需要。就好像富楼那尊者,他知道到偏远的地方去弘法,人家耕田的帮人家耕田,人家起屋的帮人家起屋,人家打渔的还要帮人家打渔,因为人家不知道杀生的不好。

那大家了解了,这个人怎么这么好呢?是谁派来的呢?是释迦佛的弟子。这人家就跟你结缘,人家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所以应时布施,这就是结人缘、结法缘,所以做什么都要应时啊。过了这个时机,就没有这么好,我们说了,恰到好处,经常也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就人家在需要的时候,你帮人一把,这个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所以要应时布施。

那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布施的时候“没有轻慢之心”。有的时候我们就看了,这个人啊,我很喜欢,这是大德高僧,供养多一点;这个是个小沙弥,不出名的,就少一点。当然我们都不是佛,我们还有一个相,但是不要有轻慢之心,不论对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对所有的生命都要尊重,因为生佛不二,佛教讲“平等观”,所以布施的时候平等很重要,我也经常跟人家说,你看佛教里头,一说“布施”,二是“供养”,这个“布施”“供养”都是给予,但是有所不一样,这“布施”就是一种我高你低,我给你的感觉,我给你,你说那当然就是说了,施比受还有福,都愿意在高处给人家。

但是佛教讲“供养”啊,就是我给你的时候,你高我低,我给你,我跪在那里头,我双手给你。那你看,这就完全不一样,给你就要给得让人家吃得舒服、拿得舒服,你看这个才是供养。这就是佛教里说了,不单没有分别,我们还你高我低,因为我们这样,把贡高我慢的心就会去掉,这惭愧的心就会生起,所以这一点上非常、非常的重要。你看《地藏经》里都说了,这师子奋迅如来是怎么样的,怎么这么庄严的相啊?就是因为他多生多世布施而来的。他今天有这么大的福报,都是他结缘布施、肯布施来的,所以说他就是我们的榜样,那我们也是用这种心态才可以。

第三种是什么呢?“欢喜而予”,这个很难,我们都说了,要布施啊,首先刚才说了,那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轻慢之心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欢喜,这个很难。但是我们都说了,“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你给的时候也要给得很欢喜,因为能布施就说明你能拿得出,就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福德因缘,所以给的时候心里头要用欢喜的心,今天我们能和大家结结缘,结今生的缘,结来世的缘,结成佛的缘,所以说“给”很重要。所以我现在提倡“喜悦人生,自在生命”,我们大家都要充满着喜悦,给的时候心生欢喜,要知道舍才得,不舍怎得呢?你不付出怎么得到呢?所以这个呀要有欢喜心。

第四种就是说,“不希求回报”,你布施的时候,帮人家的时候,你不要有回报的心。一有回报的心,你心里有的时候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我们就会有落差,我们就会生烦恼,就会抱怨,怎么样,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不向我点头呢?不向我问好呢?不向我关心、关怀呢?所以做事,我们怎么样啊?了因、了缘,做了就了了,所以说这个了因、了缘很重要,一切自有因缘,今天我们能给也是因缘,他能收还是因缘,一切都是因缘,那就完全不一样,你的心态好了。所以佛教就讲“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自己,也没有布施的中间物,没有布施的对象,如果你每天用这种心,你见到所有的人都很欢喜,你不会想回报,没有回报了,不要求回报了,那我们的心量就扩大。

否则的话,你看很多人,家庭也是,你对子女好,子女不孝顺时,你很难过。你对丈夫好,丈夫有点点不对你的心意,很难过。有的时候你对太太很好,太太有的时候做的有一点、二点的事情不如你的心意,你也很难过。你对朋友好,朋友有的时候回报不够,你心里难过。如果你本身做的时候就没想到回报,那你想,你心里有多高兴呢,每天觉得很喜悦,所以我们拜佛拜得非常的喜悦,不单喜悦啊,怎么能够富贵啊?

这四种就是让我们能够今生和来世都能够富贵,大家可以重温一下,第一个是“应时布施”,第二布施的时候“没有轻慢之心”,第三种是“欢喜而予”,第四种是“不希求回报”,只有这种心态,将来不会富贵都难,所以大家一定富贵,这就是学佛的好处,希望大家慢慢体会,一分体会一分收获,而且毫厘不爽,而且这段话是谁说的啊?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我相信是真实不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何谓「无为法」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蟒蛇护金

有一个视财如命的钱员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攒聚了许多的...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金钱是天使也是魔鬼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推荐】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佛教词典】地墨

(譬喻)大地为墨,以书文字之谓也。显其量之多也。吽...

【佛教词典】阿浮诃那

亦名:治僧残罪、唤入众羯磨、拔除罪根 行事钞·篇聚名...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 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

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的吗

问: 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中年养肝的四大禁忌

在中医的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