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大愿法师  2015/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记录下来就是《金刚经》了,五千多个字,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心怎么安住它?我们的心里面起烦恼怎么降伏它呢?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我们的心如何安住?都知道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无所住就是安住,否则你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

世俗的人他安住在金钱上,安住在财富上,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学佛但是不究竟的人,他安住在一个清净相上,追求清净,还是有一个执著,所以我们安住在哪里其实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就是说了了分明,但是我们不管什么环境,能够活得很欢喜自在,非常清净,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心清净、明白、平等、觉悟,所以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不著相。放下执著,我们自性就会显现。能够真正做到这十二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自性就能够显发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字——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八个字,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够令我们的真心显发出来,本性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要用智慧来觉照,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去分别这个外界环境的好丑。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显现,对一切境界就不执著、不分别。以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是圆成佛道。

所以说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迎不拒,也就是前天所说的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不要说这个境界不好,我很排斥它、我很愤怒。不要抗拒、不要对立,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的显现。意思就是说抗拒境界其实就是抗拒你的心。

我们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只有透过真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才能彻底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如果我们能够永远地宽恕一切众生,不管人家对我怎么样,我都保持一个容忍的心、宽容的心、欢喜的心,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我们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人家、去伤害人家,对别人起了一个不高兴的心、起了一个瞋恨的心,对方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你自己的内心首先已经染污了,害了谁?害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不是自己害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永远保持慈悲喜舍的心、柔和忍辱的心。

要知道一切生命的沉浮,上升也好、下降也好;一切生活的苦乐,苦也好、乐也好,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把念头转变过来,不管什么环境下我都能够活得很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魔境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

【佛教词典】十八界

【十八界】 p0107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谓界有十八。...

【佛教词典】由唯识

【由唯识】 p0523 世亲释四卷七页云:由唯识者:唯有识...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问: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梦参老和...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

十不求法门

一切众生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实说是一体的。这正是释...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南亭法师《一切唯心造》

这个题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谓一切指的是什么呢2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