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的「诸佛称叹」愿

黄念祖老居士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的「诸佛称叹」愿

“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十方世界一切佛刹之中,诸佛不共同称叹我的名字,说我的功德,说我的国土好;不能作到这样,我不取正觉。所以这个愿我们要很好的体会。决不是凡夫的思想。我要闻名于天下,要成为佛教的大学者,要成为佛教的大德,我的徒众要遍天下,全世界都闻我之名。看起来好像跟弥陀这个愿很接近,其实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一点必须知道。想成为佛学家,成为佛教的大法师的心,往往是夹杂着名闻利养的心,求供养,求得名望,正是个名闻利养的心。

阿弥陀佛这个心,是个利他的心。跟第十八愿连起来,我们现在说,我们今天能够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全因弥陀所发“诸佛称叹”这个愿。阿罗汉不知道他方的佛的名字。极乐世界距我们十万亿佛土,多少万亿个光年,那么远的事情,众生怎么能知道,而我们都知道。这个事情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谁都知道阿弥陀佛,不管你信不信,不管男男女女,一跤摔着,哎呀,阿弥陀佛!他就阿弥陀佛念出来了。谁都知道有阿弥陀佛。咱们本土的释迦牟尼佛,有几个人知道?本土的释迦牟尼佛知道的人很少,而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知道的人反而很多。这不是偶然之事,这是由于弥陀的本愿。

“诸佛称叹”,所以十方闻名。十方闻名,所以十方的众生求往生。你看,《阿弥陀经》各方佛都吐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受如是法门,求生净土。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也一样,也吐广长舌相,遍覆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告诉我们。因此我们才能闻阿弥陀佛的名字。所以净土法门是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同赞。《阿弥陀经》翻成六方佛,玄奘大师翻译的就是十方佛。《无量寿经》也是十方佛称赞。过去称赞,现在也正在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劝大家往生。

至于《魏译》中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日本《会疏》说:诸佛赞叹,称我名者,包括三个意思。(一)是十方的佛都称扬赞叹阿弥陀这个名号。(二)诸佛也称赞一切念佛的人。所以十方佛也称赞我们说,娑婆世界有这么多众生,大家在念佛,或在家中或在寺中,或单修或共修,在那念阿弥陀佛。所以凡是念佛的,也都在十方诸佛称赞之列。(三)十方佛也都称赞他自己,因为十方的佛也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都由念佛三昧而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黄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以的,这就好像...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历代放生诗选

一、唐 白乐天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佛教词典】金沙河

(杂名)此河在拘耶尼洲。梵名娑婆耶。涅槃经十曰:于...

【佛教词典】三决定业

又作三时业、三报业。指决定受异熟果时分之业。此系俱...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自伞自度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如何戒除赌瘾

问: 我们要怎么样在经济条件差劣的情况下,下定决心戒...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