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要过的四个难关

学诚法师  2016/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要过的四个难关

出家是为了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圆满福智二资粮,这就要从持戒开始。戒是“轨成出离之道”,是定慧之基。但要持好戒,有四个难关,分别是物欲、情执、名利和邪见,我们必须先认识清楚,然后一关关去突破。

第一关、物欲

刚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可能在物质方面比较放不下,如饮食、钱财和一些现代通讯工具,象手机、电脑、电视等。现在社会物质丰富,到处泛滥着享乐至上的观念以引导消费,我们在世间所受的熏染更是根深蒂固,要一下子放下,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已经对很多寺院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和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先要有良好的修行环境,然后逐渐习惯简朴的寺院修行生活,心才能慢慢安住在学佛上。

第二关、情执

情执主要指对情欲的贪爱。情执是轮回的根本因,是出离生死最直接的障碍。许多人退心还俗,就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去。《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然心行微细,粗情不觉,纵知违戒,制御犹难,岂况悠悠终无清脱。请临现境,自审狂心:或宛转回头,或殷勤举眼,或闻声对语,或吸气缘根、虽未交身、已成秽业。” 所以我们最好在没有一定的修行之前,对在家众,甚至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以远离为宜。能海法师的女儿来告贫,侍者因亲生女儿来谈家常,不便旁听,中途悄然离去。事后能海法师严责之,出其三过:一者不大开房门;二者不高卷门帘;三者不应离时、不别而去。以能海法师的修为,尚且如此示现,这并非执着于戒相,而是对戒的一种尊重,和对淫戒的特别重视、谨慎。其持戒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效学。

第三关、名利

在出家一段时间后,有可能会承担常住的一些职事,或者登台讲法,与外面接触的机会多起来,会得到同修和居士们的称誉、恭敬甚至利养。这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这是我努力修行得到的,不知不觉就会增长了慢心,甚至会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得到更多的名闻利养。我们往往成了世间八风的俘虏还不知道,因为这是比较细微的心相。“慢如高山,法水不入”,一旦有了名利心,就不容易提得起恭敬心、谦下心来求法了,这样就会修成三世怨。其对治是常修无常和业果,以及苦谛中“数数高下过患”之理,根本还是要与出离心相应。

以上三关都是与贪相应的,一关比一关深细和难对治,但真正最难的还是第四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第四关、邪见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误解:戒是重行持,解意是次要的。其实不然,解为目,行如足,解和行要以解为先。我们往往在还没有正确了解之前,就急急忙忙去做,执非为是,执是为非,执着于行相。有的法师行持方面并不一定做得很圆满,乃至于有相当的欠缺,而对戒律的精神、内涵却十分了解,照样可以为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是正见。就如有人知道哪里有宝藏,也知道去取宝的方法,但他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到;当别人按他说的去做,结果得到了宝藏,是一样的道理。

知见正确了,对我们的无限生命来说是极端重要之因。《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关于“业增长广大”中,讲到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项中,前三个未能圆满清净、稍有亏损,而正见未坏者,生于龙中;从龙中没,当生人天;除诸趣入大乘者,由正见增上得缘故,一切悉皆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可见正见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不要急于从相上去持,要先依止善知识、同行善友,依止多闻,依止经论,了解戒律的内涵,把握住根本精神。持戒是对自己的生命最负责的态度,而且不光是为了自己解脱,还要不损恼有情,更要饶益有情,宗旨是为了成佛。经论上说我们在末法时代持一戒的功德,比正法时代圆满持戒的功德还要大,况且持好一戒就是解脱一分,何乐而不为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魔障出现的原因及对治

昨天我们讲了修行中会出现的魔障。所谓的魔就是障碍,...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消除脂肪的十种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佛教词典】应理圆实宗

(流派)法相宗四名之一。此宗所明,尽应于理,圆满真...

【佛教词典】央崛摩罗经

(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

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女众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 进...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

心外无法,全佛即心,弥陀即我心,我心即极乐

初明性。 序文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