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百年一梦,吃亏与讥讽都不是事

学诚法师  2016/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百年一梦,吃亏与讥讽都不是事

在很多人心里,善良就等于软弱,等于老实受欺,慢慢衍生出很多奇谈怪论,例如怕吃亏就不能太善良,等等。其实善良必须要与智慧结合才是完整的,要在与人为善的发心下,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人生没有“完”,走到谷底的时候,就只剩向上一条路。重新检视自己,反省迷梦,珍惜现在,修福积德。

自己在意、计较,就会感觉“吃亏”;若不那么精明,宽厚一点、少算计一点,心里没有“吃亏”的想法,反而憨憨地积下许多福德。业决定一切,哪有真正的便宜可占,又何尝有凭空的损失呢?

愿意吃亏与勉强吃亏,心态截然不同:前者包容而广大,后者斤斤计较满腹抱怨。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怨天尤人是损福报的行为。

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喜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最后失了大贵。

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越想占便宜的人,越容易觉得自己吃亏。总认为凡事是别人的错,对自己的错误轻描淡写,对别人的问题耿耿于怀。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我执越重,苦恼越多,“诸苦由贪自乐起。”

“吃亏是福”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能够坦然接受眼前的不如意,不比较、不斗气,在利益冲突时甘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牺牲小我成就团体。有这种心态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损失利益,但其实是在为自己培植福德。这个心是关键,如果缺乏这种心,仅仅“吃亏”,是不能转化为福报的。

接受自己,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利益他人,才可成就自己;心量越大,福报越大。在意别人的讥毁,是懦弱。

别人的嘲笑只是一粒小小灰尘,把它弹开就好,不要放到心中,变成堵住心门的巨石。拥有自己的梦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一天你会发现,即使缺陷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礼物。

总占小便宜的人,一定得不到大福报;反过来,若小处肯欢喜吃亏,则其福必厚。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度量,培植自己的福德。自己内心没有烦恼了,也才谈得上去帮助他人。锱铢必较,双方都不好过。

佛法讲“八风吹不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无论赞美也好,讥毁也罢,都不要放在心上。自己的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把他人的议论都当做微风吹过就好。

佛法的教授是建立在无限生命的前提下的,如果总是只考虑很短时间的苦乐,就不容易理解佛法的内涵。只看眼前和立足长远,二者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若能站在生死的层面上思考问题,百年一梦,“吃亏”与“讥讽”都不是事,造善业才是最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律法师:谁都逃不开死亡

佛说:死亡的律法是无人能幸免的,包括我。而这个世间...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佛教词典】随一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四不成之第二。谓立敌二者出一...

【佛教词典】卖僧

指禅林中从事买卖之僧侣。又称堕落僧。后转指阿谀他人...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母爱深似海】一次打猎的经历

有一位老和尚给我讲述了年轻时一次打猎的经历: 一九七...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敲碎坚硬的壳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