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原因呢

学诚法师  2017/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原因呢

职场和社会有这样一个共识,你的成功取决于和对方谈话时让对方愉悦的程度。

在商业领域中,大家为了承揽客户,积累了很多原则、方法、技巧等等,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指导性,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有一位成功的广告从业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人生经历。他要说服一个企业家把广告费交给自己。谈判在午餐中进行,整个午餐,他都在倾听这位企业家讲述。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一直倾听。正在他懊恼自己没有向对方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时,对方已经明确表示把自己的广告费交给这位倾听者。这个经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成为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心得。其实,这也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说服对方,而是理解对方;不是告诉对方我多么有能力,而是告诉对方,我愿意接受你的想法,体恤你的感受。

世间常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说法,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会产生种种的认识和想法,这些想法只是想法而已,是会变化的,这就是无常。今天这么认为,明天可能就那么认为。今年这么想,明年可能就会那样想,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当我们执着自己的想法,并认为永远不会变而且绝对正确的时候,就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人活在世界上,怎么可能总是让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呢?

所以,在交流中,及时放下自己的想法,至少不要让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对立,就能愉快地交流了。因为,那只是想法而已。

人生在世,太执着自己的想法,就常常会与人话不投机,常常与人冲突、对立,就失去了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机会。

在具体的职场和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复杂的境界,想要坚持,就会与人对立,但是我们不必生气,分清哪些是情绪,哪些是就事论事,这样,虽然想法有差异,但是内心没有对立。

摘自学诚法师《好好听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把不妄语作为口业的最高准绳

口业,我们第一句话是病从口入,吃很多肉,吃很多不应...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

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

【佛教词典】第七地菩萨相

【第七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

【佛教词典】四谛(catur-satyas)

sidi   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凡事都要有计划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