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净界法师  2019/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前面,药王、药上身为医生,只能够从药物的假相上来分别,但是后来产生了因缘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承事如来”。后来,他因为发了殊胜的愿,供养了佛陀跟大众师,跟三宝结缘,就有因缘能够亲自承仰奉事诸佛如来,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了听闻大乘的了义的教法。所以他在品尝药味药性的时候,不再只是心随相转,而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

观照什么呢?“了知味性”是“非空非有”。刚开始先了解这个药是冷的、热的、中性的,进一步他去观察这个道理是“非空非有”。

什么叫“非空”呢?当我们的根跟尘相应的时候,你看你的舌根跟味尘一接触的时候,可以说冷热诸性是了了分明,所以它是非空。因为它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叫非空。什么叫“非有”呢?当根尘分离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你说它的味道是冷热,但是我们舌根一旦离开了这个味尘的时候,它这个冷热的体性就了不可得了,所以它是“非有”。

所以,从这个药的观察我们就知道,当这个药在治疗身心世界的时候,它的相貌是“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因为它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药本身没有真实体性的,只就是众生的循业发现。怎么说呢?因为它“非即身心”。药吃到我们身体中,跟我们的身心没有真实地结合。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看这个药是热性的,你现在身体很虚寒,如果真实结合,那应该所有热性的药吃下去都有效果,但事实上不然。

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的时候,他吃什么药都没有用,对不对?那表示说什么呢?还是要探讨到循业发现。所以我们中国常讲一句话说,医生缘、主人福。

你没有那个福报,这个药你吃下去对你没有用。为什么?因为药本身没有实体。如果药有实体,那有钱人永远不会生病。他永远不会生病,因为他所有的病吃药都可以治好。但事实上不然嘛。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药没有跟身心真正地和合,只就是你有这个福报力。你过去生有这个福报力,那么药物跟你结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是这样子的。这叫“非即身心”。

但是,也“非离身心”。你也不可以说它完全不和合。药跟身体完全不和合,那你怎么把病治好呢?所以,缘生缘灭的东西,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这个叫作什么?叫作循业发现的一个假相。假相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够说它“有”,但是你也不能够说它“没有”。你有这个福报,你就感觉它有;你没有福报,你就感觉它没有。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换句话说,有没有不是药本身决定的,是因缘决定的。我想,我们先了解观念,“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重要!一个法到底有没有存在,不是“法”决定的。你说,欸,这个药就是药!不是这个意思。有些人吃药下去,他死掉,变成毒药了,也是有。所以它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呢?药本身不能决定,是因缘决定,诸法因缘生,就是由你的业力决定。

所以叫作“非即身心,非离身心”。

所以药王、药上菩萨行医这么多年以后,觉悟到一个道理,原来这个药是“非空非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他能够探讨到这个滋味最初的根源——它本自不生,所谓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所以“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众生的循业发现而已。

从这个地方,他真实地开悟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地方,他从一个世俗的医生,最后回光返照而悟入了真如理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佛门素宴悟心境

我独自在外打拼,经历不少坎坷,心高气傲的我,看到周...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佛教词典】跋伽娑仙

跋伽婆,梵名 Bhārgava,巴利名 Bhaggava。又称婆伽婆...

【佛教词典】见在佛

又作现在佛。僧侣尊称帝王之语。据林间录卷上所引欧阳...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只要有心就能渡

一直以来,敏敏都有一个理想,要写一本书。敏敏的文笔...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