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宏海法师  2019/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七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是我们讲《观经四帖疏》的第七讲。大家来听法,这个特别是要告诉一下我们,各种因缘,刚好聚到这个会场来,特别是居士同修,因为在这里讲呢,每一次都会有一些新的因缘出现,也有一些误入到今晚的法会中来的,这反正都是因缘。一般大家听佛法,听法,就是来听经闻法,到底为什么呢,到底它产生的一个什么作用,才是我们最值得的。

虽然讲到说,哎呀,我有信仰了,相信了佛法。其实,刚刚开始生瓜,开始听经闻法,只能算有时候会生起一点信心,叫做兴趣之信心,就是说逗起了你过去,有一些善根,有一点因缘。那么接下来,在听闻佛法的过程中,相对的一个时间段,基本上就是扫盲,热身。你比如说,我们必须要先了解知识,要听法相,所有经典里面呈现出来的这些,特别是大量的专业的佛教的名词术语。

其次,你要了解到,到底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说法,它有个什么结构,它的脉络,这都基本上都是第一阶段,最浅白的都要把这些掌握了。然后不管在僧在俗,先开始扫盲,然后才能够混点儿什么呢,我这话说的有点儿那个,混个耳熟,说实在话。就是慢慢地能够把这个深化在心,运化在心。你比如说,如果说从义理上来讲,我们要听明白一些法门的特色,甚至去触摸一些过来人的修证功夫的境界,乃至说万法唯心,那么在心地上一些称性圆融的见解。

特别是这个时候,还要有很多辅佐的助缘。比如说,你要了解这些大成就者,千百来年,修法护法的这些大德,他们付出的心血,他们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这个受用,甚至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断地这样的激荡得我们的这个宗教情怀,我们说,我才有点儿信仰。

所以,实际上,听法呀,为什么在菩萨戒里面都讲到说,如果有法师说法,四十里外都不去听,都有过失。因为它最终的相续终极目标,其实就是不断地长养我们的信心,不断地坚固我们的信心,不断地让我们的信心入到这个不退,能够入信位,直至我们所谓的证,证,最后证到的还是曾经信的这个法,才能持平。

所以,听经闻法,既是我们常说功德无量,但是也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这个需要莫大的福报。不管你是初学还是久修,不一定都具足这个福报的。我们大家要了解一下,特别是听不太懂的,或者是有一些云里雾里的。因为我们已经讲到第七讲了,有些居士同修,你不妨在网上搜一下,我曾经讲过《观无量寿经》,有二十多讲,听一下那个,辅佐的再听这个,可以进行深化和定解。

那么我们上一讲讲到,现在在正在讲这个一个部分,就是讲这部经的经题,《观无量寿经》的经题。上一讲,我们讲到说,人法呀,所观之境。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心里忆念,缘,不断地攀缘,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境。正报,就是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清净海众,这些也都是活灵活现的,就在人家极乐世界。依报,什么这个宝池呀,楼阁呀,种种的这样的一种云呀,化鸟呀,等等这些庄严。所以,说来说去呢,就在一个“观”上。

我们要跟大家讲,就是这个观法,我们说的这个法的这个模样,说的时候,好像它也有一些次第,那是因为我们的现在这个心呀,它是迁流变化的。但是,大家要相信,这个真心它是不生不灭的。不管我们的所谓的信解行证呀,止呀,观呀,止观呀,全部都在这个现前的一念心中,都是具足的。就看你怎么摆弄,怎么走向,怎么具足。

这个念佛法门呢,它确实是一个圆顿观法。你比如说,我们就讲到,因为天台宗呢,法师们比较了解,天台宗不是常讲说止观止观。虽然分开说“止”,“观”。可是,你看,我们不妨就是说一念起来,其实你只要一念观起来,它止的成分就在,止就是定,观就是慧。可能居士有的他听起来可能会涩一点。打个比方,最直白的讲,只要我们一念正念起来,就是佛法的正念起来的时候,你一定会马上就有一种什么呀,定的感受。只要你正念起来,好像这个定力就会出现。

所以说,其实这个正念就像观一样,这个定的感觉就像止一样。你有止的时候,也有观法在其中。你比如说,如果一旦是,你一直在正念住心,那你一定有觉照,否则你这个正念是起不来的,你肯定是投入到这个生活中,忘我地去眼耳鼻舌身意去了。

所以说,一念正念提起来,就一定又有觉照又有定力。所以说,照而寂,寂而照。这是专业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就不管你是懂不懂,都能操作。这就叫圆顿止观。因为,为什么要这么讲一下呢,一旦你能够悟到这个,净念的话,基本上,你念佛或者观佛的时候,你是,就是这种,我们只说信心吧,是满满当当的,不会有失,不会有缺,不会有欠。

如果说再从微细上讲一下,你比如说,诸位法师们,我们也常讲,你看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其实圆教里边,虽然讲它的叫不思议观,不思议境,不思议观法。我们一般,昨天还跟一个法师在商榷,就是一般说这得要多么专业的修行人,多么有见解的大德才能观起来。

实际上,你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已经就入在这个圆教的圆顿止观中了。这个是非常(不可思议)。真正的圆顿观法不是在于观,这是我个人意见,在于什么呀,就是观,为什么叫观,不思议观,重在不思议。这是圆顿止观。那这个观起来,确实和藏通别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家有看过那个天台宗也有一个《始终心要》,像《心经》一样短的这么一个著述。里面他讲到的,圆什么呀,圆伏三惑,就是同步就能把见思烦恼,尘沙惑,无明惑,同步能搞定。

这个说起来专业,我给大家细讲一下,你就明白了。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就内观,断这个见思烦恼,就是一点一点地,在自己的感觉上,断自己的这个妄想,起心动念。但是,大家要知道啊,你再怎么把它修得纯熟,你一定脱摆不开,无明惑还在,因为你有修有断的时候,已经就在无明惑中了,这个是一定脱不了无明惑的。

但是,你只要忘我的时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不顾的,就这样,一念念起来,念念相续,念念都是圆顿止观。就是念念圆伏,不仅仅是见思惑,尘沙惑,包括无明。因为你在上面没有启动无明,那就说明已经把无明给收伏住了。所以说,说起来这么深,大家也要知道,所谓的《观无量寿经》,就是你一念心,用在佛法上,信在修行上,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再讲,比如说,我们想一下极乐世界的这些依正庄严。实际上,你比如说,我们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黄金为地,七宝而饰的时候,它是一种什么呢,依照着经典里描绘出来的带质境,把我们内心就有这个功能,给它把这个功能给调出来。大家一定要听入到这个法中啊。就是说,我们现在在讲这个观法的时候,会觉得说,那是怎么一回事儿呀,我这么做对不对呀,或者我这么一直修是怎么,修的是到了哪个地步啊,都几乎是一种设想。

最佳的状态就是说,你只管想,不要设想,你只管想西方。看上去,虽然说,哦,想极乐世界的种种相,我们不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嘛。可是实际上,这个是什么呢,一旦你真实地入到那一念中,就是你的观法相应的成就的时候呀,实际上,就只有法没有相了,一定是这样的。绝不会出这个范畴,就是只有法,真实的受用,没有这个相的执着。但是,我们基本上平时在妄想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说,没有法,只有相,就只有虚妄之相,但是这个法你并没有入进来,这就是解和行的毫厘之处,差之千里。

所以,其实修行的诀窍就在那么一个关口上,就是我们根尘相对的时候,你只要现量就可以了。有触,虽然眼对色法,耳听声音,声尘,但是你只有触,不要在上面生想,不要再想。那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在上面的一个,所谓的这样的一个见解吧。但是,这个东西也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相应,我们只要圆满地来信受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可以了。当我们“心作”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刻意感,实际上,把这个刻意的去掉,就是“心是”,就是“心是”。

我们不断地这样的相续,就是《观经》里面讲到的,为什么他要要求你说,开眼闭眼,非常了了分明,实际上就是入这个三昧。我们现在讲的观法。实际上,大家讲到净土的诀窍,就是信是首当其冲,信也是止,信也是观。相信此时此刻就心作心是,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上一讲的时候,讲到第八页的第一段,就是讲到其中的所观之境,那么有依报正报。光前面讲了依报中,有三个方面进行了判断。后面还有一段儿,是说叫做,第二段,“又言依报者”,这一段就是从另外的,这种十三种观法上面呢,一点一点地作了一个判分。后面这两段论文,我们跟大家稍微这样贯一下,基本上就明了了,太讲开了反而会乱心的。我们知道祖师的这种判别,才能了解他的用意吧。

大家来先看:“又言依报者,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日观是第一观,就是《观无量寿经》一开始就教她说,观这个太阳,快要落山的这个太阳,什么状如悬鼓开始,到华座观,华座是第七观,都是观的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不是指的正报有情,就是那个世界的种种境相,物质性的东西,国土庄严。但是他这里又讲到说,光这个依报中,“总明依报”,就是总的依报中,物质中,又“有通有别”。

什么叫“别”呢?“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就是说从第一观到第七观的这个依报庄严中呢,有大家共同体现的,都在受用的,也有别,就是只有佛来体现的。你看这里,他就把这个华座观,就是阿弥陀佛所坐的须弥座,大家看一下《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那个心量广大微细庄严极了。那这里他,善导大师就把它判作说,这是观为别的依报,是只属于阿弥陀佛。

在华座观之前,“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就是前面的六种观法属于什么呢,整个法界凡圣,所有的往生者,来共同受用的,同步体现的,叫做“通依”。有点儿类似于咱们这儿讲的别业共业。共业就是反正地球上的人都在享受地球,但是如果从别业来讲的话,这个首脑,国家的元首,跟一般的老百姓,享的就不一样,他的福德有差别。所以这里,净土它不是业所成的,所以它就是观法所成就的,叫做通依别依。所往生的人,都能够所见到的,像前六种观法的庄严,但是呢,这个华座观独属于佛的庄严,这叫做“别依”。这是通别之别。

下面开始“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但是,这个真假呢,它不是我们说决定性的那个真的假的,它有点儿叫做借假修真的这个真假。怎么说呢,大家来看:“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为什么叫“假依”呢,就比如说看太阳,观到落日的这样的一个境相,再比如说水,再比如说冰,前三种观法,就是从这次第一步一步地观下去。

那我们要知道,你比如说这个,咱们这个世界看起来,比如说,太阳它好像是真的,这个大海水也是真的,冬天结冰了也是真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假的。我们此土的这些,我们以为的真相,实际上它是假的。但是它看起来,你比如说,太阳看起来,特别像佛菩萨这个背光,这个庄严相。那么水看起来,水呀冰呀看起来,它就是一个平的,极乐世界没有高矮不平,因为他的心,所有往生者的心都是平的,召感的国土也是平的,但是它又是无染的,是透明的。

那因为为了借这个我们这个国土众生眼根所可以见到的境相,借这个眼根所见到的这个假的境相,来成就,观成彼土殊胜的境相,就叫借假修真,所以叫做“假依”。就是告诉我们这么个道理。所以说,“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

后面什么叫做“真依”呢?“言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因为后面的水观冰观观成以后,再一个观,就是观极乐世界的国土叫琉璃,透明无染,下面又说有多少个棱的这种,就是我们说擎天柱一样的,把它给撑着,整个这样的,当然不会有地震或者什么。所以这里讲到的,从琉璃观,还有宝楼阁观等等这些。你看下面说:“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已来是其真依。

为什么呢?“由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境相故”,就是它已经脱离了我们此土的,陋劣的,日常所见的境相,而是把目光投向极乐的真境,用过来,用在我们的心眼上。所以大家看,这个合作是天衣无缝的。其实也是一种厌离,割离娑婆和欣求极乐的一种修法。先借娑婆中比较殊胜的,类似的这样,往那儿推,然后再把极乐世界日常的场景,往过来揽,这样无缝的对接。但是,它前半部分是“假依”,这半部分就叫做“真依”了,是极乐世界无漏的,可见的,真实可见的境相,就叫“真依”。

说实在的,其实这一段也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修净土,基本上我们一直在提倡说,要持佛名号,好好念佛,一心念佛。那这样,往往我们就基本上关注的只有它的正报。在关注它的正报,也只是一个模糊相,就关注着说,彼佛,有极乐世界,名曰极乐,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佛号阿弥陀,就是一个,很容易把它抽象化。

虽然《弥陀经》里面也讲到说“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只有佛号,只有弥陀,而且弥陀的庄严,我们也很少去观得来。这样实际上,当然持佛名号,是为什么,因为这个时代的众生只能这样修了,那么稍微有点观力的同修来讲呢,实际上缘的境更加的广大。这个也没办法,因为我们是凡夫的心力。凡夫的心力跟菩萨有一个反比例是什么呢?就是凡夫的心力,缘的境一旦一广,马上你的质量和定力都会下降,这是凡夫的一个,就这点儿水平。

可是如果是菩萨,他是什么呢?他缘的境越广,他的心越定。所以跟凡夫正好成反比。为什么在刚刚净土宗开始广弘广修的时候呢,几乎都是依着《观经》来成就的。那会儿《观无量寿经》非常流通之广。越到我们这个时机,基本上就是《弥陀经》,执持名号。所以大家有时候,因为有一些修净土的同修呀,他是口里有口称,他意业还要系念。那么不妨呢,就是说把这里,把它的境再稍微广一点,也许,或许在品味上,信心上,都会有所增进。那好,这一段,包括我们上一讲的前一段,都是在讲它的依报。

下面我们来看:“二就正报中”。大家来看,就正报中,还是在讲《观无量寿经》的“观”字。这是善导大师在注释这个“观”字。在“正报中亦有其二,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你看,前面这个依报中呢,他讲到了有三种,有通有别。这里讲正报呢,也总的有两种。一个叫“主庄严”,就是指的阿弥陀佛庄严妙相。大家有的看过这个极乐世界变现图,中间的本尊,主尊,几乎就是最大的这个,体相庄严的,就是阿弥陀佛。

其实应该修净土的这个行者来讲,就应该把阿弥陀佛看作是世界的核心。他是一切往生者的对境,也是我们往生以后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原动力。不堕恶道,必至灭度,一定住正定聚,得以圆证三不退,所有的根本保障,就是因为能够现见,常见,无间见阿弥陀佛。大家一定要明确,这为什么,就是完全仰仗佛,到极乐世界更是如此。我们娑婆世界来讲说,念佛就是不断地攀缘,到极乐世界的话,就是念念都是要跟佛相应的,才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说,“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

二者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这个就有意思了,大家听出来了吗?就是除了阿弥陀佛为本尊庄严之外,所有的海众庄严中呀,不仅仅有已经往生的。已经往生的,不论是新往生的,还是旧往生的,早就往生的,十劫前往生的,刚开始就往生的,还是现在刚刚到了净土的,我们的因缘中,六亲眷属中,昨天,前天,大前天,才去的,一直有。这里就叫“圣众庄严”。

但是大家要知道,还有一部分的,是我们现前,也许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有这个自信。说了嘛,“已发者已生,今发者今生,当发者当生。”所以说,有没有往生,只要你心行具足,决定往生,这里就叫做“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就在因中就可以体现这个果,决定往生。所以大家想一想,你看这个美不美。就光我们现在描绘极乐的圣众庄严的时候,其实已经就把我们的,正在因行具足的这个,将来感的果已经带进去了,这就叫圣众庄严。这是我们从正报来讲有两种:主庄严,圣众庄严。

其次,我们再往下看:“又就此正报中亦有通有别。”又讲到通别了。那么“言别者,即阿弥陀佛是也。”光讲别者,也是单指阿弥陀佛。但是阿弥陀佛中,又开始他又判到也有真有假。可是我们在听这个法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看作他是真假的假。一旦有的人一说,也有真有假,难道阿弥陀佛还有假的吗?到时到底谁来接呀?大家看那个十六种观法里边,随着你的品位高下,有真身,有化身,有报身,各种各样的来接,持的金台,什么银台,也都不一样。

但是我自己有时候也在想,难道弥陀佛的差别相这么大,实际上,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现前的修行功德了。你也可以这么猜测一念,就是在往生的前一刹那,这些分别丝毫不差,就是九品三辈。但是一旦往生以后,所受用的这个境界来讲呢,就是整个给你来一个天下大统。它就这么妙,就这么不可说,可以成功的反转,但是你也不可能,就是说以凡夫心来逾越,它就这样子的。

所以你看,为什么他这里讲到:“亦有真有假,言假正报者,即第八像观是也。观音势至等亦如是。”这是第八像观里面的内容,包括两位菩萨。他是因为凡夫的心太下劣,那么他一下子观佛菩萨的真身,他不要说观了,他设想都设想不起来。大家想想,我们有时候障重呀。障重的人,你就这样闭目去观阿弥陀佛,你有时候观着观着就成仇人就冒出来了,或者是你贪爱的人就冒出来了,有时候是一种凶相,有时又是欲心感召的赤身裸体,各种各样,修道人都有这样的,我告诉大家。甚至一团乌黑,或者什么,千奇百怪,等等,诸如此类的。为什么?就是“染惑处深”。

你看这里讲的:“此由众生障重,染惑处深。”染呀,染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你顾了这个,那个就顾不来。这边的份额太多了,那边的份额就起不来。所以一下子让你投入到这种真境中,咱们不是不想投,不是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庄严,不是说自己不想马上就得这个三昧,但是,你投不进去呀。

我们自己,我自己就是说,一个穷子吧,像《法华经》里面的,大富长者常在,钱一点都没有丢掉,就等着去继承。可是我们现在是一个穷子,这个显现他相应不了,没办法。所以说,故使,现在先假,假借这个真金像来用什么呀,用注心。把我们的心投入到那里。注就是注意的注,来注心。

所以大家来看,“佛恐乍想真容无由显现,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这里是安住的住。有时候大德们的解释也有注,就是关注,注意到的注,其实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想同彼佛以证境,故言假正报也。”就是你观想成了以后,跟佛一样,以这个所证的境界,是佛的真身境界,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假正报”。我们常说的,有一点借假修真的意思在里边。这是从通别中,又在别,通来讲且不说,就在“别”里面又开了两门:一个是假,一个是真。我们现在讲一个假正报。

下面,再往下贯一下:“言真正报者,即第九真身观是也。”大家翻开原典经书里面,你去看一下第九观。第九观把西方三圣描绘的呀,就是我们的凡夫心力,你不要说去运用,去观了,你的心跟着那个经典的描绘走,你都觉得可以说是很辛苦,也可以说是业消的简直就真是跟洪炉化雪一样,太庄严了。

所以说,这里是“第九真身观是也。此由前假正”,就是前面修行,借这个假的正报,慢慢怎么样呀,“渐以息于乱想”,慢慢把我们的凡夫心,妄想心,分别心,给歇下来了。慢慢这个心给练出来了,清净的这个止观定力了,再怎么样呢,大家来看,“心眼得开”。这非常微妙。

大家看,这里讲的“心眼得开”不是小心眼儿,说你现在突然间花花肠子多了,聪明了,哎呀,修行修得好。很多时候,我们现在修道人,本来应该木木的,拙拙的。但是这个社会容不下这样的人,最后就导致他觉得,我智慧不够呀,就开始学小聪明。但是这里的“心眼得开”呀,不是小心眼儿。而且也要告诉大家,也不是说看得更大更广了,才叫做“心眼得开”,有时候会误解。这个“心眼得开”是什么呢?就是说,心地打开了。可以说,是见性,闻性,本性显现了。也就是唯心所现的理,唯心所现的境,同步现前,就这个真身妙境现前了,就叫“心眼得开”。大家到不了,不要紧,你可以设想,你尽情地设想,就往那儿种种子,就攀这个殊胜缘。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典里面讲到的,就叫做什么呀,“粗见彼方清净二报种种庄严”。经里面讲叫做粗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根本的障碍已经把它给伏除了,就能见到极乐世界的真实境相。因为见到的是真实境相,所以叫做什么呀,叫做“真正报”,由假见真。所以我们大家,特别是法师们,可能会随着你所钟情的这个经论, 有时候尝试着心地上去试着去用一下功。这个法这么用一下,那个法,有时候会贪多的话,你用一下,再慢慢把它通,通通通,通到最后,什么禅宗,什么净土,真的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手法,无非就是这一念心地,就简单得不得了,这也算是一个法喜充满吧。

所以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见彼真实之境相也。言通正报者。”前面讲“别”,这不是有通有别吗?言别者,是阿弥陀佛。但是别里面又分了真和假。这里就说:“言通正报者,即观音势至等已下是也。向来所言,通别真假者,正明依正二报也。”就是总的前面的这些说法,总的这一种说法,只是依着经题作了一个对照性的划分,为了让咱们便于理解。就是无非告诉大家一个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厘清一下,或者听得多了就散掉了。

这段内容,总的从上一讲的这一段开始,到我们今天贯的这一大段,总的说明什么。一个,《观无量寿经》观所对境和内容,乃至功德。就是观,你到底是观什么,有多少种观,显现什么功德。第二点,就是它里面给我们讲了观的前方便次第,还有后面得了观,成就这个观以后,所显的真实所现的境相。这是告诉我们第二个消息。第三个,其实它也从中体现了观法成就的原理。大概就是这三个脉络,我们了解一下。其实总的就告诉我们,但凡我们,只要你有心,有眼,有想,有识者,就是这部经典,这个法门的根性。大家完全可以照着这个起修,皆能得到这个极乐现前的利益,往生西方的利益。这就是直白,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段就算我们贯完了。

为什么说都能够得到这个利益?何以故呢?就是因为全部的作用过程就串联在这个观的力量上。观,又见。从娑婆又见极乐。这个又见就是说,我们本具的功德,我又要见到它。又见就是说,换一重我们整个的对境系统。所以,你怎么理解都行。只要是为我们的信心修持服务就可以了。

大家再往下看这一段:“言观者,照也。”还在讲这个“观”的意思。“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就这句话,总结得就如此的精辟。大家读一遍过来,就我们怎么讲呢?你说祖师爷说的这些话。“以净信心手”,就一个绝对的信心嘛,纯净的信心。怎么样呢,“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就说绝了,真的是说绝了,这就是过来人的圆满见解。你看,所以说,这一句话虽然短,好像内容不丰富。大家要知道,实际上操作起来,实践起来,它是非常丰富的作用和内容。所有八万四千法门都在里许。

他这里解释说,“观”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照也”。那“照”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什么叫做“照”?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我记得讲《心经》的时候,就说这个“照”,太妙了,就跟灯一样。噌地开了以后,了了分明,但是它就不挨着你,就不粘住你,绝不会执着你。你也挨不着它的边。它这整个前后左右,一览无余。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换一种说法,就叫定慧等持。你如果处在一个照,观照这个照的之际,一切的外法都无力干扰,而且你自己又能明了显现万法的真相。说白了,照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

所以,善导大师这里解释为“常以净信心手”。“常”就是说一直相续,处在这样的状态。大家知道为什么每个菩萨的功德不一样,每尊佛的名号不一样。我刚刚我们去菲律宾,也参加了一个千佛拜忏法会。这个法,我还发愿,我说以后在微信上我想每日一佛,把这个所有千佛的名号功德,都给他会到无量光寿上来。

当时我还发了这个愿,为什么。那么多尊的佛,他为什么功德尊号不一样呢,就是过去他持的法不一样。他在持什么法,你看这里说,为什么叫“常以”,就是一直要持,相续。“常以净信心手”,净信,不怀疑,这是第一个条件,纯信净土不怀疑。第二个就是不杂,第三个不能退不能断,第四个不容动摇,唯此一味的之信就叫做净信。

一旦你有这个净信啊,为什么这里他讲到“净信心手”呢,这个净信一旦你入到这个净中啊,它既是根本,就体现的是我们的心地,一切众生的心地。既是根本又是智慧,包括我们对于佛法的见地,也是这个净信。而且所有的修行手法,包括妙用、作用,还是这个净信。

所以说正当你以这个净信观照之际,就是我们用修行手法通心之际,就叫做相持,“以持智慧之辉”,遍照极乐依正之事,全体都在我一念心性之中,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个语言太苍白了。总归,反正就越信越净,心清净,越净就不由自主地越照,越照就越信。反正就是其实就是一体心同、心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没有错了。就只能这么说了。

好,我们大家来再看下一段:“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这是善导大师讲这个经的字面意思。他老人家讲“经”倒是没有像那么按部就班。那我们听经的时候,这个经那个经,把这个“经”字也听了不少了。光我那会儿讲那么多经的时候就头疼,说一会儿说《大佛顶首楞严经》,一会儿《般若波罗蜜经》,一会儿《无量寿经》,《弥陀经》。这个“经”字怎么讲呢,讲来讲去都,真的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推陈出新,这就是妄想。

什么叫做“经”呢?解释这个“经”字,实际上,我们常说的解释解释,最根本的解释就是不解释。为什么,因为有一种境界有一种法叫做顾名思义。你一看这个经,你马上就顾名,顾这个名,马上就思义,心里就马上知道它,经的体现,它的内涵是什么。“经”是什么呢,“经”,它就是经呀,经就是经呀。好比我们现在说,哎呀,一撇一捺写了个人字,说人是什么呢?阿弥陀佛,天老爷,我怎么跟你解释人呢。就顾名思义,人就是人,什么是人,人就是人呀。

所以大家,真正认识“经”就这么就得了,不要那个再出幺蛾子了,一会说什么贯摄常法呀,一会什么绳墨呀,楷定,当然这些都是它的种种功德。那实际上经就是经,没的说,不容商量,只有随顺,欢喜信受。所以这样的解释法才叫做什么,叫做法说,就直白地把这个法直通给你,叫做法说。后面才开始叫做譬喻说,这个法告诉你,你一愣,这是什么说法呀,没有听到过,理解不了。

那他给你打个比方,才开始说,“经”是什么意思,它能持纬。什么叫做“纬”呢,大家见过那个,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知道,上一代,上上一代人中,那个年代他没有穿的,叫织布。织布是什么呢,很多的棉线一条一条地把它排在那儿,然后拿个梭子穿来穿去,把它穿在一起就叫“得成匹丈”,一匹布纵横交错。一条一条的义理把它摄在一起就形成一部经。

所以这里讲到的,你看:“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就是前十三观属于定善,后面的三观属于散善,十三观,三观,一共十六观,把它一串穿起来形成一部,就叫做“经”。定善也罢,有这么十三条线,散善也罢,又有这么三条线,三条线里边还有好多的微细线,一缕一缕,总归用这一股绳子把它穿起来就叫做“经”。“经”是能说的言教,那么它讲的法呢,是所说的这个定善散善,就是让你怎么观极乐世界。所以才说“定散随机,义不零落”,义不零落啊。

那么,“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这就是说,开始你就修嘛,修行就往那儿走嘛。那修成功了一定能到那儿,就叫做“趣”嘛,趣就是趣向的意思。起行,当我们的修行启动的时候,就开始就,能令修者。那么一旦你启动了,那你心就安在净土法门上,这就叫做“趣”。实际上在座的诸位,如果现在你的心已经彻底落停在净土上,这个法喜皆只有自己知道,这个心安只有自己知道它多么的安。很多修行者还在苦苦追寻,还在百思不得其抉择,我到底怎么修?法门怎么样?能不能成就?很担心,落不了停。

所以才叫“一切恐惧为作大安”。那如果我们的心行修成就了,心行就叫做“修”了,一定能够往生成佛,就叫做“趣”,“修趣之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是教法,就是缘嘛,我们今天听到了这个法,知道这个方法,这就是给我们很大的增上缘,提供给你了。借这个法来成就这个什么呢,成就我们的修行,行就是因,教就是缘,以这个教缘之行因,得将来往生之果,就叫做“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因为我们往生一定是什么呀,主要靠的是佛的愿力,所以叫“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

你看在《无量寿经》里面讲到了,所有的往生者那个快乐仅次于什么呢,无为泥洹之道,仅次于无为泥洹之道。里面劝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说,哎呀,反正你这辈子呀,你就辛辛苦苦修吧,你舍了这辈子,临终成功地一跃,就鲤鱼跃龙门就跃过去了,叫舍弃今生。说你这个苦哈哈的一辈子,你在这儿吭哧吭哧的有什么劲呢?大家都在互相欺骗,欺瞒,大家都在互相作乱,什么臣欺其君,子欺其父,所有的这一些陋劣的,都是说我们娑婆世界的苦趣。

但是你看:“既生彼国,更无所畏。”所以说学习善导大师的这个论典呀,真的是也是难为大家了,你要对净土法门就等于说你已经心安在净土上了,现在只是百尺竿头,想更进一步而已。你刚刚来听净土的几乎还是很难入。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生死间隔,所以没有怖畏。没有三途之险,所以没有怖畏。任运长时起修行,自然增进,即证佛果,所以叫“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给我们透露的法界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修行手法,告诉我们将来能得的利益,就这点。这善导大师已经把它全盘托出了。

后面再来看“言一卷者”,他讲得很细,前面讲到的是《观无量寿经》,那么这里又讲到说一卷。《观经》不太长,很短,比这个《无量寿经》要短得多,稍比《弥陀经》长一点。那么虽然《观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典是在两个地方讲的。一个是在当时的王宫,阿阇世王太子要杀父的这个王宫。另一个呢,后面就是最末端有一小段讲到说,世尊回到灵鹫山以后,又告诉大家,《观无量寿经》,又讲了一遍。所以说在两会、两处所说的,叫做“一卷”,就说的这个内容。

当时在灵鹫山啊,大家设想一下,就不只是王宫里边的这些,韦提希夫人呀,或者宫女呀、国王呀、太子呀、大臣们听了,那就是不但有凡夫,还有圣众。所以大家想,这个有可能当时世尊回到灵山以后,大家有去过印度的,上过灵鹫山,还有说法台,现在还在。现在的那个山形就真的是特别像灵鹫山。

到了那些圣地呀,想想说这些圣言量,像祇树给孤独园呀,竹林精舍呀,全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心性中,从这个法界化现中呢,流淌出来的圣言。那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斗转星移,似乎已经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普陀名山的白华庵斋堂来讲,实际上也没有离开灵鹫山当时的一念。所以说这一卷经,实际上再要把它往上会一下,就是这一念法而已。一卷经就是一念法。所以“故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此即释其名义竟”,到这里就把《观无量寿经》的经题讲完了。大家要知道不是我讲完了啊,是善导大师把《观无量寿经》的经题讲完了,我们把他讲经题的内容给讲完了,学习完了。

下面开始第三个版块,就是要“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所以你看后来天台宗的五重玄义的讲经方法,其实也有很多继承和集大成。你看善导大师唐朝人,虽然他在讲这个《观经》,实际上这几个内容点,也差不多就是五重玄义的这种核心介绍。但是它这里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大家看,它后面的内容是:“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这是什么意思啊?

首先我们来看,你看为什么他这里讲到“辩释宗旨不同”。大家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当时讲法的时候、讲说的时候,他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他今天要讲一个什么核心的修学法门,他讲以什么角度来契入这个宇宙的真相,那么它就是一部经典可以说是一个路子、一个套路。所以每部经典都有它的经眼所在。经眼是什么意思,法就这么一个法,看引导你怎么看,往哪儿看才能看清楚,给你瞅准一个角度,这就叫“辩宗旨不同”,一部经的宗旨。

所以我们看这个“宗旨”的意思,“宗旨”什么意思啊?“宗”嘛,你看我们说宗派,你所属的哪一宗。那什么宗,“宗”就是我最瞩目最抢眼的这个地方,在这部经典最抢眼最瞩目的地方在哪儿,就是它的“宗”。所以也可以理解成尊贵的“尊”,大家万众瞩目,主要就是这个点。说句罪过的话,就这部经典这个法门的卖点在哪儿,博眼球处在哪里。

那么“宗”也是它的一个主要的,就是核心思想在哪里。所有这部经典的语言一定是把它推向这个核心思想,让你读完诵完以后,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的心地总结在那里,趣向在那里。从始至终护持你,趣向这个法界,这就叫“宗旨”。

所以像以前的法师们在辩这个经的“宗旨”以后,他也会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比如说“宗旨”是什么呢,叫做“独尊义”,这一部经典主要讲什么。就像天没有两个太阳,国没有两个国王一样,它一定是围绕一个核心法门,这叫“独尊义”。第二个叫“统摄义”,就是它所有的这些言辞,这部经典不管它纵横交错,就横看成岭侧成峰,好像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它都是给你讲庐山真境的。你得要记住我们想目光锁定的是什么,庐山真境。你不要在这个是峰那个是岭上面大做文章,“统摄义”。再一个叫“归趣义”,归趣呀,众星拱北。虽然这个水不断地在流,它一定是往东流就好,这就叫“宗旨”。

但是大家发现了,为什么他这里举了两部经典,一个是《维摩诘经》,这是在当时非常流通影响甚广甚广的一部经典。维摩大士现在很多经典里面的,像不二法门呀。大家看到不二法门,你随便到庙里边有时候转一转,就转到不二法门。一个月门上面有个牌匾,不二法门,那就是出自《维摩诘经》。那每个庙里边都有方丈、丈室,也出自《维摩诘经》。

我们说的不思议呀,专门讲不思议的境界就有一品,叫不思议品。所以这部经典当时流行非常广,所以大概是为了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某种意义上说为了顺应时代性,当时不是解这部经嘛,那总要博引旁证。所以大概这里,善导大师说,把《维摩经》拿出来说:“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不思议解脱”就是真如实相,就是说不起心动念了,不去起心动这个分别心了。那么这个心念一旦与这个真如实相相应,那么现前一切法都是解脱的相貌,而不是贪着的相貌、执着的相貌。所以他说以这个不思议解脱为宗,这是说的《维摩诘经》。

那么“大品经”是指的什么呢,指的《大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通常来讲,我们现在来看应该是指的罗什法师翻译的《大品经》。因为后来龙树法师著的《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就是解释这个《大品般若》的。但是他这里讲到的宗旨是以什么呢,以这个空慧为宗,“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

那他讲这两个啊,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它“牵强附会”一下,也很有意思。大家要知道往生净土法就叫不思议法,净土还有个异名叫做摄受一切有情之不思议之究竟不思议净土。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信就信,你不信就拉倒,不跟你多说二句话,就这么铁,就这么个法。但是往往有福德智慧的人直接就从这儿上道,就得了天下,就买了乖。只有说受不了这种法的,才跟你再进行思议的对接,怎么个好,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信愿往生等等诸如此类。如果你真的相信净土就是阿弥陀佛摄受,你去不去,就这么一念法。所以你看他这里讲,“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实际上净土法门也是不思议法,往生即是解脱嘛,所以也可以说是不思议解脱。

那么《大品般若》以空慧为宗,实际上往生净土这个法也是建立在毕竟空义的基础上。论典里边讲到“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一切法就包括信愿行法、往生法、圆证三不退法、一生补处法,和“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之法,所有这一切法都是因为“以有空义故”。这个根本我们也不要忘了。就往生净土啊,亦复如是,所以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此例非一”。就是大概这个意思,不思议空慧。

那么就如同说,这两部经典它们都有自己的宗旨一样。我们“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那么引出来一个什么呢,就是现在的《观无量寿经》,它是以这个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为宗的。因为前面的十三观里边呀,是韦提希请而说的十三种观法,它是以观佛为根本的修法。

但是后面的三观呢,是佛无问自说的,它里面又立了说,这个就是说你持阿弥陀佛名号,持无量寿佛名,那么你是以什么呀,又以念佛为宗。这两种行法,都可以入什么,入三昧。言观佛者就是摄心观佛嘛,摄心观佛的色身相嘛,言念佛者,就是出声,称彼佛名嘛,总归无非就是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制心一处。

所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三昧。观也是佛,念也是佛,念就是观,观就是念,总归就是见佛成佛,最后就是入这个三昧。所以“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前面的这两个宗旨呢,念佛三昧,观佛三昧,是属于因;那么我们成功的往生呢,是属于果,所以往生净土是本经的根本归趣。这就是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这部经典所要主导的修行体系。得以往生,最后就是为了往生,这就是佛说这部经典的本怀吧。

所以大家,听法听到这里,你也听来听去,听到了这是干什么的,我们要搞明白。这个宗旨要是一旦吃透了,很重要。否则我们听来听去,老是抓不住重点,大家要知道。有时候,我自己讲法也是,你这讲法要撒开网,还要收网,你带着闻法者,你可以说撒开了把它谈玄说妙,但是你说着说着,自己都跟着走了,那大家,你说怎么来洗耳恭听。所以听着听着,一定要,也是要收放自如,有广法,有略法,有进法,有出法,就是看我们怎么,总归就是为了做这个梦幻佛事。所以大家听着也要,听到哪里,就是听到宗旨为归趣,到底学这个法是干什么的,就让你干这个,念佛、观佛、求往生,就这一件事情。

那好,我们再往下看,前面的是辩它的宗旨,后面开始呢,是辩它的教之大小,也是不同的,就是净土属于大还是小教呢。一般大家学习一下佛教史的时候呢,都会关注到当时不是有几次结集经典嘛。结集经典的时候,我们现在往往容易喜欢判点史实,实际上史实我们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何况当时诸佛菩萨的神通妙用,罗汉的这种发心,我们更不知道。

实际上当时啊,阿难、迦舍尊者着手组织人员,去结集经典,五百个人结集的是什么呢,在王舍城的七叶窟里面结集的是声闻藏。同步,阿难有多少,阿难有这个八不思议法呀,同步,阿难跟文殊菩萨在铁围山结集的是什么,是摩诃衍,是大乘法,叫做菩萨藏。

那么这里讲到的说:“言教之大小者,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就是说这个《观无量寿经》到底是属于声闻藏,还是属于菩萨藏?那告诉大家,这里是菩萨藏收,是纯大乘法。为什么?因为在小乘部经中呢,从没有说到净土,你大家去看一下。那大家看到这儿,哎呀,我们能够生在大乘法的流通之地呀,大家设想我们现在的佛教,三宝,你说在以什么法来广摄大众?几乎念阿弥陀佛是学佛的标志,是佛教的代表。

以什么法我们来广结佛缘?那合掌一下,阿弥陀佛。诸位同修,阿弥陀佛。大家感恩法师,阿弥陀佛。以什么法来个得一生解脱,得不退转?只有这个法。就是说很多现在我们净土法门达到的指标,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虽然口口声声也在宣扬,在受用,还意识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小乘经部中呢,就是整个翻遍这个贝叶经里,没有一个字说净土的,因为当时受不了嘛,讲《华严经》吃了亏了嘛,所以就完全在这讲阿含里边没有一个字说有净土,何况说劝人往生呢。

在小乘部类中从来不谈还有另外的佛,还有药师佛,有阿閦鞞佛,有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字说有阿弥陀佛。所以大家要知道,净土弥陀这个名词概念只要我们一入耳根,即刻你下的种就是大乘佛种,就是大乘佛种。这学佛也很要命的呀,开始下种就看你下的什么种嘛,对不对。这跟那个,这跟买股票一样的呀,你下手,你下的,买的什么股呀。大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我们确实有时候觉得我们的行持好像天天吹牛,说大乘玄妙,行持连小乘都够不着。可是要大家知道,在缘起法中,不可同日而语。貌似我们就我常说就跟盖楼一样,你下的这个种,你盖楼盖的地基打得好,面积非常宽,你起来它起来的是什么概念?你下种就下的地基就这么点儿窄,你起来你再怎么高你也粗不了呀。好像现在盖得慢,好像这个面积广,好像不如那个嗖嗖地搞得一层又一层盖得快。但是呢,一旦成就了以后,就这个地基小的就要后悔,悔青了肠子了,还得从头来,还得回心向大。

所以说这里讲到的说:“菩萨藏收,顿教摄。”因为在修行法门里面呢,有大乘小乘,那我们现在说净土是唯大乘,在修行法门里有顿教渐教,净土法门叫唯顿教。大家要体悟这个顿是什么呢,它不是说,我们一般习惯说,禅宗不是直指人心嘛,好像是顿教。什么叫做顿,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渐,渐次的渐,渐渐的渐。你是从小慢慢地入大,这个叫什么,叫做渐教,渐法渐修。你直接就入的大,从来就没经过小,这就叫做顿教。

韦提希夫人她就是个凡夫,气得要死,都想自杀了,活得已经彻底没法活了。这个时候她找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直接就劈头盖脸就把这个法讲给她了,最后她就摇身一变,就彻证无生法忍,这经典里面说得非常明确,这就叫顿教。没有让她说你先修个小乘,慢慢地从几地几地怎么怎么样,从来不说,就直接,这就叫做“顿教摄”,顿教摄。所以我们圣道门里边凭借自己的修持出离,那么净土法门借着他力的这种摄受来出离。就好像我们现在呀,春天呀,大家也知道,把原来那些枝枝末末全给它削掉,剪掉了,直接就留一个主干精华,就给你透露出来,这就是净土的一脉修法。

这是我们辩到这个第三个,宗旨和教理大小,在讲《观无量寿经》。

后面我们再看这一小段,就是第四个版块,就是说“辩说人差别者”,说人差别者。你看,他首先讲到说:“凡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仙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这个内容呀,有好多论典里边,《大智度论》里边也讲的非常明确,就是说经典,讲经的呀有五种情况,但是后面的四种啊,就是佛的弟子,佛的圣弟子就是指他的菩萨罗汉弟子。你像《法华经》里面有一个品阶叫做转教付財,就是讲般若的时候呢,让罗汉给菩萨讲般若法,转教付财。那么像《维摩诘经》也是菩萨说。

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这一段说的啊,说这是佛自说的这个明确呀,它从义理而言,好像没什么重要性,但是大家,不代表说,它因为没有讲什么深奥的法义。但是为什么在这里侧重要讲了一个版块呢,是因为从劝化起信而言,它有根本性的重点,透露了一个什么信息,《观无量寿经》是佛说的,不是其他弟子以下的人说的。

为什么呀?因为净土之难信之法呀,假如果是佛以外的几种情况说的啊,现在是佛说的都没人信,很难信嘛。你想想要是其他的几个情况说的话,谁能相信吗?因为只有佛才是这个实知、实解、实见、实证者,我们常说的正遍知,无上士。有这样的名号加持,才能让我们凡夫,所谓的信心百倍,信心十足,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加持。

如果没有这一句话,没有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你看着吧,完了。为什么我们说有四依,叫做依了义教,什么叫做了义教,菩萨以回说的都有可能不是了义教,不圆满,因为他觉行还没有圆满。所以这里就这一句是佛所说,就确定不是说菩萨以回,有的他还是自己心还是疑惑心,他怎么说决定法吗?大家想想。菩萨以回的众生,九法界还是都是处在疑惑心呀,没有彻底扎到底嘛,所以我们心里就得不到这样的一种加持。你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有一种修饰语说,哎呀,有可能吧、也许吧、大概吧、应该吧,你一旦用这几个词,一加持实际上就是不负责,不敢担保嘛,不敢拍着胸脯子担保疑惑心就是飘忽不定的。

你看有的祖师们在开示的时候讲到说,净土法门特别害怕还有一个什么,被他宗知识所转。这是什么意思?被他宗就是说被其他法门的知识,知识来讲,其他法门宗门下的知识,他人家也是真正的善知识,是善知识。但是呢,他弘那个法,有时候就不能够偏赞这个法。所以由这个角度来讲,他是那个宗的善知识就未必是净土的善知识,所以专修很重要。

这里说是佛自说的,其实就是让我们安心专修,没有问题。判定这个就是佛说的了,不存在半信半疑了,就根本底气就给你了。为什么?因为如果佛都不可信了,还有什么可信的呢?诸位同修,大家设想一下,这个话是实在话。你现在想想如果都佛都不可信了,还有什么可信的,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信的了。

那我们再看一下,还有一句讲完就今天结束。“问曰:佛在何处说?为何人说?答曰:佛在王宫为韦提等说。”太浅白了吧。这么浅显的问题,问答,是给谁说的呢,说给韦提希说的呀,经文里面明目标写的嘛,说在哪儿说的,就王宫里面说的。可是大家知道,一体悟就皆有深意。为什么啊,你看我们分析一下,剖析一下啊。

这两部经实际上有两处,刚才讲了,一个王宫为韦提希说,一个灵鹫山为大众说。那如果我们一定要注解一下,立足于净土的修法来注解一下,换句话说:这部经典什么呢,在苦处说;为谁说?为苦人说。大家要悟到,为什么说在苦处说?呀,我们想想王宫呀,这是人间第一尊贵地呀,大家不要忘了,依然是八苦交煎。我再次地讲过,实际上就是缘于一场宫庭政变嘛,宫庭政变就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生老病死,就全部占全了,这宫庭政变这场戏演的,所以就是八苦。这个韦提希虽然已经贵为皇后了,依旧是怨亲逼迫,做不了主,所以典型的就是什么,就是苦处嘛,王宫,就是为苦人所说嘛。

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净土的根本思想,就是欣厌思想,就是以苦为入道根本。当然另一方面也提出净土的三根普被。你看,上至王宫贵族,下至里面讲到了有五百侍女,跟着韦提希的五百侍女,这算卑贱的了,同时证无生法忍,所以说这三根普被。那我们一想想,那王宫算是苦处了,这灵鹫山是大圣地。我告诉大家,依然,虽然在灵鹫山为大众,有罗汉有菩萨众,还是什么呢,还是苦处,还是苦人。

大家在学《弥陀要解》的时候,就应该还记得,灵鹫山再怎么人间第一圣地,可是依旧还是什么,还在娑婆世界呀。娑婆世界是一个苦道场,这些圣弟子们修得再已经达到了这个修证不凡之地,非凡之地,问题是什么呢,哪怕他修到等觉菩萨还要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不圆满之苦,还是属于什么,苦人。所以灵鹫山依然是苦地,诸圣弟子依然是苦人,这部经典就告诉大家,一个什么呀,了苦之法。

我们要知其说处,知其为人,则知道尽娑婆无一处不是苦地,无一人不是苦人,包括菩萨示现到这里,依然如故。所以说我们学修净土,要看清楚这个苦趣,发这个真实心,你要不发真实心了,菩萨就真实地让你苦,实际什么时候你苦得受不了了,自然而然就发起来了。

今天呢,就给大家法供养到这里。

好,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佛教词典】魔事

【魔事】 p1462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魔事?谓...

【佛教词典】回向

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