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密参老和尚  2024/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当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过去许多人出毛病,多出在轻安,贪着轻安,贪好过,即是欲界生死。身心暂时休歇,轻安自在,话头忘记提,不求进步,住在无事甲里,久后退失功夫,现境界出毛病。

欲界生死,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不可贪,心里想用功,习气毛病不能改,又如何能把功夫用上去?无论轻安烦恼境界,都不能住,只顾话头。

色界境界在色相光明,不贪光明色相。用功人静中光明贪着它,不觉身心世界,空空洞洞。要空掉放下,保持话头;用功路头不搞清楚,仍然是生死,空、乐、明三种境界打不过去,仍然还是生死。也不求光明,不求空、乐、明,一切时都不离话头,离开话头都是岔路。

空即空境,乐即禅乐,明是光明。功夫要检点,不要被境界转,转则生死不易了。如若住空,即堕空无边天,一切都不能著。路头上差别境界,一定要搞清楚。不要以为自己有深功夫,但要知深功夫有深功夫的障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你执着什么,就对治什么

咱们经常讲无我。无我它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让心定下来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佛教词典】劫初有情

【劫初有情】 p0705   瑜伽二卷十三页云:如是器世间...

【佛教词典】九食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九食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父母恩 你报了吗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星云大师《为丈夫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要诚心诚意地告诉您:小的时候...

老来无三昧

我说几句话。我是说过,年轻人发心修行是容易一点,但...

【推荐】您也一样很渺小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

星云大师《为误入歧途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由衷地诉说:我们的世界充...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

大安法师:不要怕自己根机愚钝浅陋

省庵大师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对这些正面来劝勉,不要怕...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问: 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证严法师答:...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