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吃素

2011/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人引发的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而且出院的病人,如果能继续吃素,那以后回院“报到”的次数少,相距时间也长。

过去,台大医学院教授陈瑞今,也曾经为许多台湾的比丘、比丘尼作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由于素食,所以他们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比率最低,而这些疾病正是肉食者最常见到的。

依照人体的构造来看:人跟一般草食动物,像牛、羊等有相同的特征──肠子很长、犬牙退化……等等;而老虎、狮子等肉食动物,不但有尖锐的犬牙,而且肠子很短。这是避免肉食在消化过程中耗时太久,而引起食物腐败。

吃素并不致于体力不继,而且更具有耐力。不信请看跟人一样同属草食动物的牛、马、骆驼,不但能负重而且能行远;反观老虎、狮子等肉食动物,追逐猎物通常跑不到一百公尺,就气喘如牛了。

“梵网经”说:“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素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慈悲心”。在动物界中,草食动物较温和;而肉食动物则凶残成性。

人与其他动物,虽然在外表上不同,但是在“佛性”上平等。所以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人有亲情、友爱;动物也有,不但“慈乌失其母”,会“哑哑吐哀音”;带领小鸡的母鸡,在老鹰来袭时,也会拼死保护孩子。

佛家认为生命是循环不止的(轮回),所以百千万亿劫以来,所有的生物都曾经是自己的六亲眷属(骨肉亲人)。因此杀生害命,只为饱腹,却变成了悲惨的“骨肉相残”,这是天伦的悲剧。

每一位修道者,在证得阿罗汉果时,常常忍不住掩面悲啼,因为他透过“宿命通”的观察,过去所杀过、吃过的无数生命,竟然都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兄弟、姊妹……,岂不悲哉!

愿德禅师有一首劝人戒杀素食的诗:“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指出的就是:一幅冤冤相报的悲惨世间图。

再举一则有关动物的亲情故事,来劝告大家不要杀生吃肉:

联合报副刊曾经登过一篇韩国和尚的自述,谈到自己未出家前是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

傍晚时,猎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獭。再仔细察看,才发现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迹,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

猎人探头往洞里瞧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只海獭忍着脱皮之痛,挣扎回到自己的窝。为什么这么做呢?等猎人拖出这只早已气绝的海獭时,才发觉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正紧紧吸吮着死去母亲干瘪的乳头。

于是,这位猎人放下屠刀,出家修行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善待动物

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拜经后有什么感悟

问: 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认输不是自甘消沉

认输,就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见地正确地...

【佛教词典】海岸国

(地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

【佛教词典】见所断

梵语 dar?ana-prahātavya。于见道所断者之意。又作见...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髓瘤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难关头,...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如何为儿孙谋划久远的福利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

地藏菩萨给我的恩泽

1946年夏天,我在上海楞严佛学院读书,一夜由于晚睡而...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