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习无常

2011/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彻底思维无常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迅速地将心转向佛法。一旦知道一切事物多么容易改变之后,我们就晓得不可浪费时间。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无常只是佛陀用来吓唬人们立即开始修行的策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无常是生命本具的特性;我们的生命随时都会改变、随时都会毁坏。所以,无常并不是捏造出来的观念。

相信一切事物可以永久不坏是一项错误。觉知一切都是无常的,可以矫正这种错误。我们或许会认为观修无常是不愉快的,因为这意味着一切都将瓦解、消失。但是,确实如此,这是极度重要的体认。觉知一切的无常将不会令人感到欣喜及快乐。

假设我们去到一个有老虎的地方,但是先前并不知道那儿有老虎,所以,我们认为那是一个非常美的地方,并尽情地享受一切。然后,老虎出现了,但那时已经太晚了,我们必须经历突然看到一只老虎向我们踊来的恐惧,最后还被它吃掉。然而,如果我们事先就知道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们就可以避免去那儿。当然,刚知道那儿有老虎时,我们会有恐惧感;当我们想那儿有一只老虎并考虎如何避开时,心中会感到一股相当不愉快的恐惧。但是,由于我们觉知老虎的存在,我们可以避开危险。

通常,人们只是任由生命来来去去,只顾忙着日常的活动,似乎永远有许多事要做,而没有想到一切事物都会改变及消逝。因此若不加以思维,这一生似乎显得非常愉快,不为万物必定会破灭、改变或失落的念头所干扰。可是,我们是否觉知到无常的存在对万法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无常并不会由于我们的无知而停止。当无常发生时,它就如是地发生了;但是,如果毫无准备,我们将会感到很痛苦。然而,若我们对无常有所认识,将会有所准备,再藉由修持的力量,我们将能克服伴随无常而来的任何困难。我们应该善用佛陀及历代上师所给予我们的教导,深入观察周围的一切如何改变并落入无常。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没有任何事物永久持续不变。起初,这种念头也许会制造许多不愉快的感觉,因为这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想法。可是,如果我们有所准备,当无常突然袭击而至时,它将不会令人感到极度痛苦。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开展究竟的快乐——永远不会改变的快乐。

观修无常在修行的任何阶段都非常有用。当我们刚刚步入法道时,它非常有用,因为它使我们迅速地将心转向佛法。当我们已经修持佛法一段时间并开始怠惰时,它也非常有用,因为它能让我们恢复修行的愿望。所以,我们应该时常思维无常,藉此保持修行的热忱。思维无常对迅速达到修行目标极有助益,它像是一位帮助我们迅速达到目标的朋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想到这末世还有阿罗汉,我才不会孤独

前些天,我领着一个小朋友参访一座古寺,古寺历史厚重...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

已当浊世,正入斗诤,后之又后

已当浊世者,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释迦出时,人寿...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佛教报恩孝亲谈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

受完戒后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

就是说我们曾经造了罪业,当然我们应该要忏悔改过,重...

【佛教词典】所依不成

【所依不成】 p0739   因明入正理论云:虚空实有,德...

【佛教词典】无明盖与爱结

【无明盖与爱结】 p1080 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一页云:如...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出家与行孝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