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圣严法师  2011/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应该把所有期求、期盼的目的暂时忘掉。

工作时应该只顾耕耘,不管收成;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也不可揠苗助长。以种田为例,风灾、雨灾、旱灾、地震、战争等,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我们自己只管尽力而为,却不能期待一定可以得什么果。“尽人事”是自己能掌握的,“听天命”则看因缘了。因缘福报好就会丰收,否则可能欠收甚至荒年。农夫除了尽心尽力耕作之外,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不过,那些辛苦耕种的经验确是最宝贵的。

因此,要以修行的过程作为我们的目标,才是最牢靠的。

吃饭时,不以贪心吃,不以嗔心吃;打坐时没有贪求心,不起厌烦心;工作时不可老在念着每一分钟能赚多少工资,做了多少功德。吃饭时只管吃、打坐时只管坐、工作时只管工作、用方法时只管用方法,心无旁顾,这就是禅法的修行。若是个自私鬼来参加禅七,要他出坡工作,他却说“不行!我还未开悟,打坐要紧。”让他打坐时,却又不用方法而老想着早点开悟。像那种人,我对他便没有办法了。要晓得,如果能以专心去砍柴、扫地、打水、切菜、煮饭等,便无一样不是禅的修行。只要心是平坦、平实、平衡、平常的,就是最好的修行。当以修行的过程为目的,即便是察觉到妄想,感觉到不自在,也全是修行的成果。因为当你不贪取成果而只管修行之后,好的成果才会出现。

这次的禅七道场中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其间难免有人会哭、笑、病、倒、出怪声、有异行,这发生的一切,全与你无干。任何时间,任何现象,你是你,他是他,绝对不要受外境的影响和牵动。

今天是第二天,也许你已比较习惯了,但打坐过程中的疼痛也许更麻烦,更难适应。痛的时候由他痛,随他痛,神经放松,不要动它,也不要忍痛,痛得很难受时,不必数息,但注意痛点,渐渐的痛感就会消失。

打坐时的昏沉有两个原因,一是缺氧,一是疲累。

若系缺氧,当把腰挺直,头、颈与脊椎成一直线,收下巴,放松小腹。调整好了,呼吸自然畅通,便会清醒过来。

若因体能一时补充不及而引起的疲累昏沉,依情况轻重,可用下述方法对治:

轻昏沉时,瞪大眼睛,平视前方,不眨眼直到泪出为止;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鼻梁上端、双眉之间),观想它放光发亮,昏沉也会慢慢消失。若是头脑因为血液不上升而糊涂了,便转转头、低低头、摇摇头,或是跪在垫子、地板上,因双膝直接触到硬地面,促进血液循环向上,产生新能源,昏沉便会减轻、消失。

如果重昏沉已经到了头疼的地步,便把身子坐直坐正,让头脑完全休息,放任它一片空白。五到十分钟后,体力便会恢复。

今天开始有小参,也就是个别谈话。有话就谈,无话就不说,我不管你过去的历史,不和你谈未来的展望,不要问我理论上及佛学上的诸般问题,我只回答你“现在”修行上的困难。入室、问讯、顶礼、离开,动作宜舒缓,但要俐落,切忌拖泥带水。进出小参室的门,也深有禅意,不要用力推、拉、抬,禅的精神是绝对不能用蛮力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

问: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心念与疾病的关...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圣严法师: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时,听过一部电影《阿里山风云》...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

【佛教词典】一切皆成

指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之意;系一乘家所倡之说。又作一切...

【佛教词典】问一切去上座白

亦名:问上座白 子题:一切去长老、阎浮提最上座、上座...

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