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圣严法师  2011/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即于此言下大悟。

这是说,六祖惠能传承五祖的心法之后,即离开五祖道场,去了岭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将军出家的弟子惠明,追著惠能想把法抢到手,惠能跟他说:「你既为求法而来,那么,心中的一切念头皆应放下,不可向外攀缘,不要思量或善或恶,当这时候,看看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惠明用了这个方法后,当下就开悟了。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练习,当境界在面前出现时,心中不要产生喜欢不喜欢、好或者不好、爱或是不爱等的反应,当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实上,未悟的人,当你的念头认为已是如此这般地不去管它时,你已经在管它了。不过,若经常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即使未必能够开悟,你的烦恼总会减少很多的。

如何能明心?

《忏悔品》中告诉我们有两种方法,能够达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修定: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修慧: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修众善法,自心无碍,心不执著。

修解脱: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修解脱知见:自心亦不沉空守寂,并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无相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骄诳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忏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门,还是不能明心,便是因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无相忏悔法门。《六祖坛经》告诉我们,要不断地使自己的心,对于善恶的境界,尽量不以自我的观点或自私自利的立场,产生反应。当你生起愚迷心、憍诳心、嫉妒心时,要不断地忏悔,愿这种种的念头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断它、执著它。

如何能见性?

《坐禅品》云:「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又云:「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见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又云:「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能见性的办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

闲神野鬼

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究竟是谁在烦恼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佛教词典】三昧

(一)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

【佛教词典】观军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人民反叛,王领六...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要画成垃圾,或是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