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灾难尽消除

星云大师  2018/09/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灾难尽消除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心地观经》

这首四句偈是普劝天下的儿女要懂得孝顺父母,依顺母教。

儿女对父母有孝心很容易,不过,想要依顺父母之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例如想从事什么职业,最好先与家人商量,得到父母的同意;甚至要外出,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

像在佛教里,出家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父母没有同意就出家,不仅父母不欢喜,自己也不会安心。

不过,学佛不一定要出家,真想出家的话,可先到寺庙暂住一段时间,待适应了出家生活,再来出家。尤其,现在的台湾佛教,或者是世界各地的佛教,都已经开了好多的方便门,举办短期出家、八关斋戒等,可让大众体验短期的出家生活。

像在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甚至可以出家三个月、半年,任你自由选择。

“若有男女依母教”,希望天下的儿女不要忤逆父母,不依父母之教任意行事。就算父母的教示自己不能做到,也必须向父母多沟通、多说明,让父母渐渐接受你的想法。所谓“天下父母心”,父母都是爱护儿女的,只要是好事,父母不会不为儿女设想的。

因此,儿女依母教要“承顺颜色不相违”,要察言观色,不要违背。如果能做到的话,“一切灾难尽消除”,不但所有的灾难都不会降临到你身上,而且“诸天拥护常安乐”,即一切的善神、天龙八部等护法神,都会带给你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树与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

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宝瓶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冲突的可怕

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东西,就会有冲突! 两个国家会打仗...

【佛教词典】精舍

又做精庐。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即寺院之别称。经典...

【佛教词典】三觉

(一)指三种恶觉。又作三不善觉、三恶觉、三界。乃凡夫...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

贪婪的代价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你究竟在怕什么

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回答...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