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

宣化上人  2017/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

你若能会得,就是百草头上祖师意。

末法时代,就是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互相唯利是事。

为什么这么争呢?人就是把利益看得太重,把钱、权力看得太重,把道义都忘了,把互相尊重的德行都忘了。这是现在佛教很可悲哀的事。所以我们身为佛教徒,一定不要做佛教里的虫子,不要做“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这一类的佛教徒。

我们要学习“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性尽人己”,你尽人性、尽己性,又能尽物性。所谓尽性,明理就尽性。能尽性,就能立命,也就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到那个最好的地方。你能尽人性,明白对方。尽己性,也明白自己。并能尽物性,天地间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在演说妙法呢!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沙一尘,都是第一义谛的表现。你若能会得,就是百草头上祖师意。你若会不得,就是尽摆乌龙,以为是有妙计。所以我们若明白,就不要做糊涂人。你若是糊涂人,想明白,也是不容易的。

互相争、互相夺,这都是一般世俗人所有的。我们修道的人,不应该见利忘义,不应该背道而驰,不应该不顾道德仁义,一意孤行。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得到的事情,不要加到旁人身上。我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为什么要给旁人呢?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学妖魔鬼怪的邪说,说:“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不要这样子,这样子是邪说,是不正确的思想。又有说“矫枉过正”。矫枉不应该过正,可是他说“矫枉必须过正”,这都是邪说。所以,邪说就是差这一字,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

我们现在在万佛城,要学尽量吃亏、忍耐,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就要回光返照,要想:“哦,这是我的德行不够,感化不动他。或者在往昔的期间,我对他也是有这样的行为。”或者你想:“这真正是我的善知识,他是想要我好。若不想我好,他为什么说我坏呢?我坏与他没有关系啊!他说我坏,是想我再往好的做。” 所以这样一想,无论顺逆,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切记,不要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把志士之谊就忘了,就做一些颠倒、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这是不可以的。

“性尽人己参天地”,“参天地”就是与天地合而为三。天、地、人,这是三,参天地的“参”,就是当“三”字讲。“心同日月”,心像日月那么光明。“耀阳春”,总是在春天的时候,照耀万物,万物得到阳光都生长。心要像日月那么光明,不要有一些黑暗,不要尽装一些妒忌、障碍、嗔恨,满腔子都是那些比什么都臭的东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祝福

一只蜜蜂和一只黄蜂正聊天,黄蜂气恼地说:奇怪,我们...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宣化上人:无尽意菩萨名字的含义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

宣化上人:吃肉是灾劫的罪魁

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这皆是众生的业报所感现的。...

宣化上人:淫欲火灭邪心除

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

为何用功却与道不相应

太上老君《清净经》上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

【佛教词典】圆谈

(术语)谈诸法实相圆融之理。金光明玄义上曰:法性之...

【佛教词典】二种灌顶

(名数)一,传教灌顶,对于如法积行之人,传受秘法,...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

问: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