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调伏人生

证严法师  201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示人生二十难,有心对治就不难;

佛心师志慈济路,携手相伴好因缘;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长养不退转;

恒持刹那戒定慧,调伏人生种种难;

慈济路上会佛法,心静行正念虑定;

身行心念不退转,妙语如莲子妄言;

真善美德身品意,会善知识并不难;

菩萨心地如净土,人间净上在身旁;

身体力行菩萨道,坚固道心事无难;

人士哪有二十难,人生哪有二十难。

这段是「人有二十难」偈诵的终曲,将二十难的精髓总结为简短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只要心念一转,人生什么都不困难;只要有心,知道人生原来是无常,就没有什么好执着。

人人如能提早存有无常观,凡事就没有困难,所以这段文字云「佛示人生二十难,有心对治就不难」。有心对治,就是要透彻无常之理,平常如果能透彻无常,知道人生种种的问题,面对考验就不会不知所措。

「佛心师志慈济路,携手相伴好因缘」,人生既然这么无常,到底我们要如何对治?就是要先培养慈悲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然后要坚定志愿——承继师志,推展慈济志业,既然发心,就要立愿行菩萨道,这就是「师志慈济路」。

我们都是有因有缘才能在此相会,彼此同心同志同道。所以要「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长养不退转,恒持剎那戒定慧,调伏人生种种难」,要看清「身体并非我所拥有,人生没有所有权」。

身体的生老病死,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此身非我有」,因为生命无常,出生的一刻,同时也就走向死亡,所以身体并不属于我们所有,再分析身体的结构,心是心、头是头、脚是脚,并没有哪一个是「我」,这是身体各部位会合而成假名的我。不过,虽然生老病死不断地变迁,我们仍有长养不息的慧命,所以最重要的,是认清楚自己的慧命。

既然了解我们有永生不变、无始无终的慧命,就要恒持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以保持慧命的健全,剎那之间都不能有所闪失。戒,是我们的规矩;定,就是不动摇、不退转的心,如果能恒持戒定,清净无染的智慧就能显现,如此,面对世间万事万物还有什么困难!所以说能「调伏人生种种难」。

心静行正念虑定

「慈济路上会佛法,心静行正念虑定」,我们有缘同生在这个时代,又能同心同志愿走在慈济路上,由世间善法而会遇佛法,这也就是从善入门。其实佛陀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慈悲喜舍,这是世间的善法,若以无着之心去做,也就是佛法。

我们在慈济道上会遇佛法,面对芸芸众生,内心要时时保持那分宁静,这叫做对境不生心,也就是「心静行定念虑定」。我们的心很静,化为行动便是「信实诚正」,心不受外境诱引,则举手动足无不是禅;「虑」就是定心,「心静行正念虑定」即是清净宁静的境界。

「身行心念不退转,妙语如莲不妄言」。心净,佛法与世间法就能平行,面对一切世事与人事观念毫不偏差,所说的话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句句字字都能度人向善,这就是学佛,除了自利,还要兼利他人。所以「身口意」业一定要守好,开口动舌要很注意,因为每一句话都是代表自己的心意。

「真善美德身口意,会善知识并不难」,真善美的德性,就是从身体力行中展现出身心的善。不只是在口头上说「我的心很真,我的心地很善良」,心地真善当然好,但你要怎样表达出美而圆融的人生?必须靠身的行动、口的表达,好的意念才能落实在生活中。

会遇善知识并不难,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事,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想要和他人结好缘,需在身口意之间表达真诚的关怀;假使一不小心,身口意失态的话,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事物就会变成恶缘。所以,周围的环境,人事物的因缘是好是坏,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假使我们的身口意表达出来的是真善美,那么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我们的善知识。

人间净土在身旁

「菩萨心地如净土,人间净土在身旁」。佛陀说:「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地时时都要保持干净,这才是菩萨的心。我们既然学佛就要成佛,有决心成佛,便得时时清理心地,不要受到污染。心地清净,人间净土即在身旁,哪个地方不是净土呢?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菩萨、善知识?

菩萨、净土,要由「身体力行菩萨道」而得。只是看着别人同心同道行在菩萨道,自己若不去走,还是不能实际感受到那分真善美。所以说「身体力行菩萨道,坚固道心事无难」,若能身体力行,坚固道心,世间的事物就没有什么困难。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同样是讲身体力行。如果我们愿意身体力行,坚固道心,每一时刻都在菩萨道上精进,人生绝对没有什么二十难。

学佛,不只是「我心好」就行了,其实人人心都很好,只是因为世间有很多欲念诱引,容易使我们的心念顾守不住,在世间奔驰,受到很多不净念所污染,因此佛陀要弟子们好好修行,才举出这二十种可能对修行者有所阻碍、困扰的情况。

这二十难,我们应该要好好面对。困难与阻碍现前时,要学着去克服。比如从第一难开始,就是布施。我们修学菩萨道,六度万行,第一要从布施开始。布施的意义就是舍,舍去一切烦恼,舍去一切人我是非,舍去我慢我相、我心所欲;布施,不只是指物质,如果做得到真正的舍,就可以蠲弃一切烦恼。

为道舍身治爱欲

在《阿含经》中有一段经文——佛陀说在远古时代有位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独觉」;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他能无师自通,成为辟支佛。

这位辟支佛长得非常庄严,又有充分的智慧,他的修行方法是以舍与布施为目标。他看透一切,所以能舍去一切,内心毫无挂碍、一片清净。

当时的修行者同样要托钵,要到外面游化。有一次,他到一位长者家中乞食,长者有个女儿长得很美,但是性情骄傲,很多人来说媒,她都不喜欢,却偏偏对这位辟支佛起了爱念,不管怎样都要她的父亲促成这桩婚事;如果不顺她的意,她就寻死寻活。长者因此非常烦恼,明知道不可污染修行者的身心,这件婚事是不可能的,要他开口,实在也很困难。

这件事让辟支佛知道了,他想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为了不忍心长者受到这么大的困扰,所以就来到女孩面前问她:「你到底爱我的哪一部分?」

女孩说:「你的全身我都爱,因为自从看到你,就没有分秒的时间能忘记你。」辟支佛再问:「在我全身之中,一定有你最爱的,是什么?」女孩想一想:「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你的眼神,你的眼睛很美,我很喜欢,不论我到哪里,你的双眼都在我的心中。」

辟支佛就说:「好,只要你认为喜欢的,我就给你。」于是伸手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一颗,一时整个手、脸都血淋淋的。女孩看了,吓得花容失色。这位修行者紧抓住机会不放:「你看,平常健康的时候,你感觉我什么都好,尤其特别爱这双眼睛,其实它就是这样血淋淋的,有什么可爱呢!这是一种败坏一污秽的东西,我今天舍给你,这样你应该可以把内心不清净的念头去除了吧?」

女孩感到很惭愧,也很忏悔,心中的迷雾顿时散去。「是啊!人身就是这么无常、污秽,这么血污的东西,到底我爱的是什么?」剎那间,这个女孩觉悟了,辟支佛也就安心了。

为道舍身,这也是大无畏的布施。所以,去除人生二十难的烦恼障碍,必定要从「舍」字开始,如果人人有舍心,面对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放下?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对治一切就不难!

「人有二十难偈诵释义」在此要告一段落,也许有人会说,人生道上的挫折困扰层层叠叠,哪里只有这二十难呢?其实道理总是相通的,仔细归纳一下就会发现,任何问题都只在一个「心」字,多用心就能在这二十个妙法中,找到适合你的一帖特效药。

医者慈悲无私,已将药方昭明于世,服与不服,就要看每个人的心了,所以请大家必定要多用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

慧律法师《保持24小时念佛的秘诀》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佛教词典】无遮会

梵语 paca-vārsika maha。音译般遮于瑟会。无遮,宽容...

【佛教词典】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这个净土法门: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这一点一定...

理财十事

谈情、做人、理财、处事,似乎是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

曾黎的素食心得

曾黎吃素源于偶然。食素之后,曾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水牛王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